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几年了,随着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的成长,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不断的丰富。最让我欣慰的,也是收效最好的,是我养成了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教育机会,来教育我的孩子们。不知不觉,这个习惯也带到了家里,对于自己刚上小学的女儿,我不仅在生活中随机对她进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进行了励志成长教育。
今年正月十五,我心血来潮,买了个大鱼缸,里面养了七条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热带鱼。它们整天在水草里自由自在地穿插、游动,快活极了。有两条特别小,小到让我有种想怜香惜玉的感觉。它们大概只有拇指盖那么大,是白色的,身上黄黑相间,条纹十分美丽,我的女儿可喜欢了!每天一放学,就来到鱼缸旁边,高兴地看它们游玩嬉戏!恨不得变成一条鱼和它们在一起。其它的鱼都比这两条大的多,有这两条差不多两倍那么大。
这天中午,女儿一放学就兴致勃勃地去给鱼儿喂食,可一到鱼缸旁就发现,那两条最喜欢的小鱼被咬死了。“肯定是大鱼干的好事!”女儿气愤极了,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便跑去跟我告状,让我评评理。我听后不但不生气,不为那两条死去的小鱼打抱不平,反而说这很正常。女儿疑惑极了,甚至认为刚刚我幻听了,一向热爱动物的妈妈怎么会这样说呢?
看到女儿满脸不解,我这才解释说:鱼儿就是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只有强者才能高高在上,才能生存下去。无论什么生物都是这样,强者生存嘛!
也许道理太大了,女儿虽然没有说话,但好像在思索我的话,我继续抓住时机往更细处引导:小鱼被咬死,只能是因为它太弱,受不住攻击,就算专门保护,也活不了多长时间的。它只有自强不息,学会保护自己,凭借自身的努力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从而不被其它鱼欺负,不被其它鱼吃掉。女儿若有所思,我继续引导:鱼和人是一样一样的。人也要生存,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自强,特别是弱者,如果天生没有别人健壮,就要想方设法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强,要知道,改变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站立起来,从弱智变为强者!
这时,女儿恍然大悟:“妈妈,我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没有雨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没有雨伞的孩子就是弱者,努力奔跑是他的法宝。是弱者就要奋斗!我明白这个道理了!”
第二天,我女儿用她那正在练习书法的毛笔给自己写了个座右铭:“强者生存,弱者自强!”,粘贴书房的墙上。我欣慰极了!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么努力,多么成才,但多数家长都是喋喋不休的唠叨教育,“你要多么多么用功啊”“你可要努力学习啊”“你长大一定要坚强啊”……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只会让孩子倍加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我们做老师或者家长的,要学会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当然教育契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可以拿来借鉴的参考。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想,去观察,去寻找,去创造,就一定能把握住它。
让我们对我们的事业,对我们的子女更多一分爱心,更多一点责任感,充分地利用教育的契机,我们的教育就会更顺手,更有效果。而我们的孩子将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