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舞蹈编排如何选用素材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4060
杨萍

  摘 要: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是人体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神韵再现。现代舞基于古典芭蕾舞的表述方式,以人体的自然运动方式进行演绎,表述个人观念,并将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个人观念作为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运用现代舞的编创手法,对选择民间舞蹈素材进行创编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舞;编创手法;民间舞蹈素材

  认为现代舞是西方舶来之品的人不在少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舞逐步成为中国舞蹈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现代舞在创编过程中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老艺人们都曾与名师学习过纯正的西方艺术。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他们各自的艺术实践中,既有现代舞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又将民族精神不断的探索与发扬。因此,由先驱者们发起的舞蹈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就此拉开帷幕。

  一、现代舞的创作观念及发展趋势

  1.现代舞创作观念。当今社会,舞蹈已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可以说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舞蹈的存在。而舞蹈作品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养的形成。精神文明即道德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文化内涵。舞蹈作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观念具有指向性作用,同时也承担着民族的精神动力之源。通过舞蹈创编出的作品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更作为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而存在。随着社会中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攀升,人们所需求的精神文化质地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舞蹈的呈现手段与种类也愈加丰富起来。现代舞兴起于 20 世纪初的西方,是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简而言之是“反芭蕾",是 20 世纪初美国舞蹈家邓肯创造的新型舞蹈体系,当时世界流行的是古典芭蕾,主要是以腿部训练为主,强调优雅、旋转、跳跃,强调克服地心引力,但往往上肢动作变化较少。而现代舞强调挣脱束缚,运动方式先对自由,强调呼吸与韵律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强调舞者内心的细腻感受与想法的独创性。艺术创作中,现代舞把感情表露作为艺术创作的本领之一,它非常强调舞者自身的专业水准和素质,在不断探索与开发肢体潜能的同时,经艺术创作而表述的个人理念与思想,有些近乎于行为艺术,作品往往很难被理解。

  2.现代舞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至今,大多数舞蹈编创者都会为如何提取舞蹈素材、如何使舞蹈作品更具独创性而感到烦恼,他们通过各式生活进行观察和尝试并创作出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人们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从舞蹈作品中感受到和理解到的情感会影响人们的精神活动过程。舞蹈作品是否具有价值,是需要观众的审美“再创造”后转化为从自己视角出发而形成的作品效果,并综合舞蹈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进行“再评价”。对舞蹈作品产生共鸣的同时就会在娱乐中接受教益。这才是一次完整的舞蹈审美过程。舞蹈作品应该为观众提供的是场精神文化盛宴。在当今的舞蹈创作环境中,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舞蹈创编者要兼顾传统的同时,还要创作并发展具有独特性元素的舞蹈作品,使中国的舞蹈作品在祖国的沃土中不断成长。在中国现代舞编创发展过程中,那些从生活中提炼的创作元素,既能够反映人民所关注的社会现象、又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西方现代派艺术体系的“现代舞”,从创作理念到外部显现都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现代舞创编选材

  1.现代舞创编的前提。当今我国提倡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强调文化艺术作品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还蕴含着我国的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生存环境、人文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精神、宗教传统信仰等因素。对于舞蹈作品创编者而言,民族文化作为我国的素材宝库,是丰富的,多元的,无比珍贵的。

  2.现代舞选材。舞蹈创编中的素材选择,把握着舞蹈作品的命脉,只有熟知艺术文化的内涵并不断与时俱进的学习,才能在民族民间舞这一中国文化宝库中,为舞蹈创作提炼大量的素材。每个不同的民族中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选择空间,对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中,观察到的劳作或生活习惯性动作都有所不同,在充分学习他们的生活形态、劳作规律、环境性格等人文地理因素后进行分析,在共性中选个性因素进行美化提炼,并使其具有独创性。如《浪里人》的创作,作者深入到渔民中,观察渔民的劳动生活,如织网、拉网、撑篷、摇橹;渔民习惯两腿分开站立,走路步伐沉稳有力;战风斗浪形成了他们勇敢、豪爽、憨厚、直率等性格特征等。作者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典型化的表现,创造了生动丰满的舞蹈型像。

  舞蹈作品的最终呈现是各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体。因此,创编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要求能对人文地理有所熟知,还要通过艺术手段,对人物的形象与情境等方面做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并且在舞蹈音乐、舞蹈结构、舞美灯光、舞美化妆、舞蹈服饰等基本能力素养的创作上都要综合考虑并运用。

  3.现代舞创作。舞蹈作品具有独创性是舞蹈作品的源泉。创新意识孕育着艺术生命并使艺术生命进行延续。创新意识作为舞蹈创编者审美观的根本动力,是舞蹈审美观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停滞现象在民族民间舞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已变得迫在眉睫。因此,舞蹈创编者们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形式、新的手法以及得以长期共存的媒介进行缺失性的互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完善。“精品”的诞生也应该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断地寻求新的素材源泉。所谓“精品”正是拥有独具一格的创作理念并显现在作品之中。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几乎都具有创新的艺术风格。

  三、结语

  通过舞蹈创编所完成的舞蹈作品,是要不断吸取新的血液注入作品之中。民族民间舞具有浓郁的风格性,舞蹈语言绚丽多彩,但是语汇的单一与一成不变等原有的舞蹈语言问题不断凸显,新的舞蹈语言体系又应该以怎样的渠道进行创新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是否适宜借以现代舞这一渠道发展并发扬。在此基础上,舞蹈创编者作为舞蹈作品创作的主体,创意的灵感来源,内容的新颖独特,都能够在中华民族这一文化海洋中得以寻求。作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之一。舞蹈创编工作者深入民间不断地学习心态和行为,挖掘民间百姓内心世界所隐藏的“话语”,通过对事物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不断的探索,舞蹈创编要天时、地利、人和,以最佳的渠道和方式进行沟通。还要研究民族民间舞的艺术规律,并从其他艺术门类的各个特性中反馈到舞蹈门类中,以不同特性本质来促进舞蹈事业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毅. 论维吾尔族舞蹈的课堂教学[J]. 戏剧之家. 2015(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