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重视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3375
周光明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验证和探索规律的能力,是其他任何手段不能替代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问题;改革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以“突出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实验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而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生获得各种能力的源泉。教是要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一、实验教学要求

  1.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努力体现“探究”的过程性。实验探究重点强调的是“探究”而不是验证,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学习的情感和意志,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教学实践会面临着探究时间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总是匆忙做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思考、发问和批判的时间。我们体会到教学中可以根据探究的内容设置两课时或多课时。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提出猜想、假设,充分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使他们在相互间的否定与肯定之中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其他课时,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讨论,并引发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发现新的问题。

  2.要恰当地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课堂讨论是实验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

  3.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努力体现课堂的民主性。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新要求的教学过程要素。

  二、实验教学策略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而物理又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因此,物理教学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物理教学的主模式。在物理课程改革中,物理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物理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在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将这个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其研究方法:①边学边做实验:首先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做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初步认识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及它所受外力F有关。然后,笔者再演示课本上的实验,规范操作,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而且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注意发现研究对象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使学生对a和F、m的关系获得感知。②探究知识: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处理实验数据、列表、画出a—F、a—1/m的图象。③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这样,让学生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法自我进行推证,在推证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对核定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搞得一清二楚。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究自然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2.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只能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替代物理实验。但是课堂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作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对于“LC电磁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笔者应用电脑的动画功能,展现了随着电容充放电的进行,LC回路中的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安全逼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对于可见度小,不易观察,且只能水平演示、观察的内容,例如水波的干涉、衍射现象,用发波水槽借助投影仪演示,既起放大作用,又使其有动感,使学生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对学生脑子里形成正确概念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还有部分同学对波的叠加原理难以理解,又缺乏想象力,为此笔者又用电脑模拟制作了一条直线上两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的叠加,可十分形象直观地表现波的叠加,学生也容易理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应用多媒体可以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

  3.发展科学思维素质

  学生实验的“灵魂”是实验原理,只有把实验原理放在处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位置,才会使物理实验教学“活”起来。若能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对实验原理进行挖掘和探索,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按科学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在基本实验教学中,必须抓好以下两点:(1)对实验原理的正确理解。要知道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那一种做法更好,更可行。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一个关键。(2)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使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实验仪器有以下十三种: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对这些常见实验工具不仅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甚至要知道实验仪器的原理。

  总之,在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实施中,我们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将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