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纳西语存在句存在动词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1509
摘 要:纳西语存在动词有以下几类:“有”字类;部分表存在的动词;名词叠音做存在动词;“”字作存在动词。

  关键词:纳西语;存在动词

  一、有字类

  纳西语里有4个表示“有”的存在动词,即。这四个不同的存在动词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分别使用。这个和即仁、姜竹仪在《纳西语简志》中已有分条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二、表示存在的动词

  一般在动词前加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在其后加含有动作完成之意的助词“”,表示事物是以什么样的动作或状态存在。此外,还有动词后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作纳西语存在句的存在动词很常见。其中V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如:等。例如:

  椅子上坐着妹妹。

  椅子 ?上 妹妹 (助词)坐

  第二类是及物和不及物两用的动词。如:等,例如:

  屋顶插着一面红旗。

  屋顶 ? 红旗 ? ?一 ? 面 (助词)插 (助词)

  第三类一般是只作及物动词。如:(写)、(漆)、(绣)等。

  例如:.墙上写着字。

  墙壁 ? ? ?上 ? ? 字 (助词) 写

  这些句子中的动词都表示动作行为,而不是静止状态。“”的作用在于表示动作进行。在有动态意义的动词前,“”表示动作持续,而在静态动词中,表示事物存在的持续状态。也可以在动态动词后加“”,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天上飞着一只乌鸦。

  天上 ? ?乌鸦 ? ?一 只 ? ?飞 (助词)

  这个句子转化为“”的句子:

  .天上飞着一只乌鸦。

  天上 ? 乌鸦 ? ?一 只 (助词) 飞

  三、名词的叠音部分

  名词的叠音部分可作動词表示存在的这类名词通常是末尾音节叠音的多音节名词,这一部分需要变化调号。这样的名词又可以分为植物名词、事物名词等。

  1、表示植物的存在

  植物名词末尾音节的叠音部分用作动词,用来表示植物的存在。

  (1)有(花)

  .园子里开着花。

  园子 ?里 ?花 (助词) 开

  .田里的麦子出麦穗了。

  田 ? ? ?里 ? ? ? 麦穗 (助词) 出

  (2)有(芽)

  .桃树发芽了。

  桃树 ? ? ? ? ? 芽 ? ? 长

  (3)有(笋)

  .今年, 山里长着竹笋。

  今年, ? ? ?山 ?上 ? 竹笋 ? ? ?长

  这一类存在句中的存在动词可以用表示植物存在的有来替换,基本意义不变,替换的时候,动词“”前须加表持续的助词“”。如例43转化以后:

  .今年,山里有竹笋。

  今年, ? ?山 ?上 ?竹笋 (助词) 有

  2、表示某些事物的存在

  某些名词的末尾音节的叠音部分用作动词,可表示某物以某种形状存在。如上文中的表示是圈起来的,类似于圆状。

  (1)有(篱笆/栅栏)

  .家里围了一个菜园。

  家里 ? ?园子 ?一 ? 个 (助词) 围

  (2)有(蛋)

  仅限于表示动物的蛋,如鸡蛋、鸭蛋、虱子蛋等。例如:

  .衣服上生着虱子蛋。

  衣服 ? ?里 ?虱子蛋 ?下

  (四)是)作存在动词

  “是”作存在动词时,它的判断义弱化,突出存在义。纳西语存在句中“”(是)也可以用来表示存在。张军曾对纳西语存在句的存在动词和判断系词做了比较,认为:“纳西语中的它作存在动词时,表示人或物存在于某处所。”“”可以用来表示判断,有时作存在动词,但常常可以省略。“”作存在动词的纳西语存在句基本结构为:。例如:

  .

  墙 ? ? ? 上 (助词) ?图画 ? 一 ?幅 ? 是

  墙上是一幅图画。

  在纳西语中“”前面的事物是说话人想强调的事物或典型事物。比如在上述例句中墙上和门口可能不止有图画和小河,只是为了突出这两个事物,含有强调的意味。人们为了表示整个处所都是某事物,往往在存在事物名词前加表示范围的副词“”(都)、“”“”(全部)等。例如:

  .墙上全是图画。

  墙 ? ?上 ? ? 全 ? ? ? ?图画 ? ? ? 是

  “有”类字存在句和“”字存在句的语义和用法大体相似,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语义上看,“NP处所+有类+NP”只表示某处所存在某物,“NP处所++NP”除了表这个意思外,还有肯定和强调的意味。

  其次,“NP处所+有类+NP”中有字类存在句“有”前一般不出现副词“”(都)、“”(全部)等,却可以出现数量词后接“”(只有),而“NP处所++NP”中,存在事物名词前可以加“”(都)、“”(全部)这些副词,不能出现“”。

  参考文献:

  [1]黄成龙.羌语的存在动词[J].民族语文,2000(4).

  [2]金鹏.藏语拉萨话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的用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作者简介:杨夏梅(1989–),女,纳西族,云南迪庆人,硕士,云南大学,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西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