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秦东陵田野文物安全保护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6369
郝娟 侯瑞洁

  摘 要:田野文物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深刻地记载着文明古国的发展进程,也是推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田野文物较之馆藏文物有着明显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分布于不同地域、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中,且在自然状态下,风化损毁严重,监管不力造成不法分子盗挖盗掘,人们生产、建设、生活的人为损毁,田野文物安全形势堪忧,加强对田野文物的保护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文物;安全

  一、秦东陵田野文物安全保护现状

  (一) 秦东陵简介

  1.秦东陵地理位置及规模

  秦东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办,骊山西麓的坂塬之上,西距古城西安约15千米,属战国晚期的秦王陵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保护面积约24平方千米。

  秦东陵地表现存封土10座,其中探明有“亚”字型墓葬3座,“中”字型墓2座,“甲”字型墓葬5座,陪葬坑3座,陪葬墓区4处,地面建筑遗址7处。四座陵园都完整地自成一体,且有壕沟环绕。

  2.秦东陵历史地位

  秦东陵的发现使春秋早期至秦始皇时期的秦国陵园首尾相接形成序列,从而把秦国陵园制度的完整性全部昭示出来,为研究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二)文管所田野文物保护现阶段工作

  巡查工作是文管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直接制止不法行为的发生,最有效的保护田野文物,日间巡查弥补夜间巡查视野差、范围小等缺陷,在巡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在巡查中要求带着探杆,对可疑地点进行重点取土查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工作人员需克服恶劣天气等因素,坚持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以确保地下文物安全。

  二、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存在的阻力

  (一)陵园保护范围广、保护经费不足

  秦东陵四座陵园排布分散,地域分布较广,巡查耗时长、难度大。近年来虽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给予部分资金的支持,但由于工作量大,巡查任务重,及办公设施简陋、巡查工具滞后等问题都凸显出保护经费的不足。

  (二)基层文物保护机制不够健全

  基层的文物管理机构负担着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等职能,承担着区域内文物调查、文物保护、文物遗址的抢救性发掘等繁多的工作。尽管国家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制定了诸多政策,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保护机制不健全,使基层文物保护在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方面受到严重制约。

  (三)文物价值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文物行情大涨的影响,文物鉴宝热潮以及文物拍卖会上动辄上千万的成交价格,不仅增强了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也使文物犯罪分子怦然心动,而分布在田野间的文物极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少数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盗取田野文物。

  三、 秦东陵田野文物安全保护的措施

  (一)落实保护措施、开展业务工作、争取保护资金

  1.开展业务工作、落实保护措施

  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保护区域内田野文物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文物法律、法规编制秦东陵保护规划。通过规划将保护的总体目标、近期目标、保护措施,乃至维修顺序,资金投放等都作出详细安排,以便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地实施田野文物保护

  2.及时抢救田野文物,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文管所将文物保护经费使用落到实处,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逐年增加文物保护项目,申请经费,加大田野文物保护力度。

  (二)健全基层文物保护机制

  由于田野文物保护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有些还较为复杂,仅靠文物管理部门往往是杯水车薪。因此,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也就势在必然。

  1.加強与其他机构的联系

  我所与斜口街办、枣园村委会等合作成立文物保护工作委员会,以便协调、解决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到了文物保护与人民生活相协调、文物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

  2.建立业余文保队伍

  文管所根据田野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在行政村选拔思想素质好,热心文物事业的人员担任业余文保员,并定期培训,建立文管所与文保员定期联系制度。

  3.加强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秦东陵文管所把文物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维护文物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确保田野文物安全,文物管理所完善了文物执法制度,配置统一巡查制服,加强了文物巡查工作。

  (三)利用舆论力量,加大正确宣传,提高群众文保热情

  文物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众参与文物事业的程度,往往决定着文物事业的发展面貌。当前由于众多媒体对文物价值的宣传,使公众对文物比较关注,然而,公众对于田野文物的保护热情却迟迟没有升温,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强宣传。

  1.利用考古进行宣传

  对于考古,人们总有着诸多猎奇心理,我们在秦东陵进行考古发掘时,通过发放宣传纸、张贴标语等方式向参观群众宣传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效果颇为理想。

  2.加大舆论正面导向

  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文物保护法》,我所在文化遗产宣传日,利用临潼新闻、《西安日报》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秦东陵文化,增强人们文保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

  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全面且长期的工程,“恩泽今世、惠及后人”。为更好的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在实战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只要我们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落实新措施,正确对待每一项工作,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延续田野文物生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