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口号下,自主学习更加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引发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具有科学的思维头脑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会学习会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为提高我国的数学教育质量和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投入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中去,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把自主学习作为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之一,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我们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使命,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战场是在课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我们不容忽略的现状:
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状
如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其原因有:
1.从学生方面而言:(1)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2)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情况严重,缺乏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3)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从教师方面来看,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教育观念陈旧,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2)整个教育过程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开发和个性的培养;(3)教学方式单一,不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等。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必须让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轨道上来,使学生不但掌握学习结果,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些与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它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但好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也就只好“满堂灌”了。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
1.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压抑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扼杀。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老师是“指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就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通过老师热情的唤醒,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想,去做,欢迎提出不同于老师、书本的看法。
2.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赞可夫曾说过:“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的话最好,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索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提要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
3.引发学习动机,建立和强化学生自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4.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 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像让学生收集零花钱的情况、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学生的体重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我们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将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性学习。
5.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组成至少两人的学习群体,各成员间进行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学习探究,这种体现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不仅有益于探究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发挥,更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陈述已见,达成共识,分享成果。在小組合作学习中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发展。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是策划者、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为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设计周密的教学程序,设疑激趣,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体现学生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国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理性思考之一》.
[2]张玉民.《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
[3]李明华.《“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述评》2001年12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