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就要转变管理思想,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直接的文化道德传承中走出来,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要怎么,该怎么,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这样。要重视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打造,不止是着眼于当下一时的得失,而应该追求学生终身的发展。
关键词:转变管理思想;转化师生关系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我始终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做有声有色的班主任,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好奇之心,一个创造之脑,一对智慧之眼,一双勤劳之手。一颗好奇之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一个创造之脑——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一对智慧之眼——学会观察生活,扑捉生活中的灵感用到班主任工作当中来;一双勤劳之手——要勤动手,不要轻易的说我不会做,我不想做,这样你永远也只能看着别人做得更好。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中,转变管理思想,重视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打造,却显得尤其重要。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改中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
我想首先就要转变管理思想,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直接的文化道德传承中走出来,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要怎么,该怎么,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这样。要重视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打造,不止是着眼于当下一时的得失,而应该追求学生终身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从传统的班级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的观念中走出来,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走下来,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来设计,组织、管理班级,而且更多的时候不是要学生怎么做,而是问学生该如何做,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参与,自己规划,自己执行,班主任只要把握方向,同时,还应树立“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等观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敢于破旧立新、开拓进取,使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日新月异,方法不断改进,制度日趋完善,以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其次,要学会转化师生关系,和谐管理,和谐发展,打造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一种“命令——服从”型的关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要求学生时时处处“唯教师是瞻”,以致于将自己的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这些观念及做法将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创造思维及多方面才能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學生的目光平视,将自己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并最终让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主人。最后,班主任要学会处理新课改下的各种关系。班主任作为课改宣传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接触的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各种管理人员、社会上的各种人士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学生的关系,其他课任教师和班级学生的关系,要协调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等。只有把这些关系理顺了,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各项工作,真正放手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
总之,新课程改革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班主任在新课程改革中走向成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班主任,就一定能做“好”班主任,做有声有色的班主任,做与时俱进的班主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