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的不断转型,就业压力较大的现象逐渐突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同时还可以使社会的就业形势得到改善。创业型应用型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应用型大学教育工作就要具备国际的视野和人才特定的定位,在国际化、全球化教育的环境下,教育的相关部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要对视野进行开拓对教育机制进行创新。
关键词:国际化;技术人才;教育机制;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的现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渐趋于大众化和国际化,相关专业和运用型大学均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我国还要对发达国家经验进行吸取和运用,去粗取精,不断研究和探索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和教育经验。对于我国的应用型大学的不断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和职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到制约的原因就是应用技术人才的紧缺,因此,必须要运用国际化视野来培养创业型应用技术人才。
一、准确定位人才类型
1.明确国际形势
直接反映教学理念的就是教学观念,有效的结合教育环境和教育实践。对于教育观念,必须要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并且对市场需求进行回应。因此,当前形势下,很多高校都在认识市场和观察市场,尤其是应用型的大学,必须要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进行明确。同时,在人才定位的市场下进行培养。在对应用技术不断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大我國高等教育的发展范围和规模,使高等教育能够实现大众化发展和市场化发展。在应用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较多的学校已经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所以,要对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充分的考虑,走出传统的办学思路。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应用技术发展水平和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国内的教育机构开展和国外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且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对于国内的应用型高等教育院校来说,不仅是重要的机会,还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高校不仅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对国外先进观念进行吸取,并且对国内联合办学经验开展认真的学习。还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不断实施创新。近些年来,虽然在国际人才市场中,我国并非在主导地位中,我国的经济、社会以及综合国力发展,对于科研人才创新能力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同时,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对人才培养的类型及规格进行准确的定位,对产品的特点和优点加以熟知,毕业生必须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适应国际性的工作环境,提高本职岗位上的发展。
2.区分培养的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家和民族的不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也有所差异。要对人才的培养定位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和人才教学的良好发展,很多欧美国家均如此。例如美国的职务聘任委员会已经对技术工程师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技术工程师必须属于典型实践者。此外,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人才具体需求进行明确,并且将其和我国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进行充分结合。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人才运用外语的能力,鼓励人才开展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使人才具有国际化的见识和视野。还要保证人才具有很强的信息能力,人才可以自行运用技术工具,进而对信息实施加工。另外,还要注重分类培养人才,并且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订单打造。我国应用型大学要按照国际人才市场的需要,树立与国际教育趋势相对应的人才观,特别是新市场需求以及跨国公司需求。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1.应用型技术师资建设情况
应用型大学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竞争力和国际化视野。教师是高等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都要求教师来进行传授。目前,我国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在一定的结构上出现失调的现象,传统理论课的教师比较多,对新技能新技术掌握的实践课程的老师比较少,具有国际性技术培训的师资更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对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方计划和方案产生限制,与此同时,还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培养出符合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从整体角度出发,当前形势下,必须要不断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院校实践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尤其是实践能力。其中,很多教师都缺乏参与国际教育的经验和背景,也缺乏国际技术培训的相关经验,无法熟知和洞察外企的人才需求情况和世界各个国家的新技术。因此,要求高等院校要注重引进外籍或国外学成归来的人员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这些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和知识背景,业务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的提升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这已经成为高校最为根本的办学方法。
2.对教师培养途径进行创新
创新和打造教师队伍属于长期、持久的工程,需要高等教育院校长久投资和长远规划。因此,要求应用型技术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对教师自我教育实施严格、及时的监督,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不断完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的实践技能以及理论得以有效结合,综合提升,并且塑造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队伍。此外,教师还要站得高看的远,对国际工程项目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座进行积极和热情的参与,对学科最新的动态和最为前沿的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同行业者之间还要不断交流和沟通,互相吸取经验和教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正因如此,高等教育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于教师培养的投入,并且致力于开展国际合作中。与此同时,为教师营造进修环境和学术环境,这样能够从本质上促进教师开展自主研究和自我学习,对教师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提升和培养。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准确的操作方法,提升学生的钻研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还要不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中去实践和学习,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三、优化和完善教学管理
1.定期开展市场调查研究
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得到高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先进,应用技术教育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需求和发展需求,更和国际应用技术不相符合。因此,高等教育院校必须要定期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应用技术教育的相关制度和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外语的教育教学,学校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因此,我国的应用技术教育必须要对国际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还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充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2.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对政策进行充分的优化,对高等教育院校的自主办学进行分类的指导。目的在于,为我国的应用技术高等教育进行宣传。要求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地方政府要对社会各界进行宣传,使社会各界能够明确应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应用技术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样便可以引起人民群众和社会的注意,进而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应用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创业型应用技术人才。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建设实践教育基地贡献力量。因为职业能力教育会转变地区人力资源的局面,此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要出面进行协商,为企业和学校进行牵线搭桥,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和职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对于社会和对于企业的职责,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人才培养,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实习项目已经逐渐被替代和淘汰。正因如此,要求高校必须要及时和企业取得联系,结合科技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对实习项目进行开发。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必须要为学校提供帮助,帮助其落实实习单位,做好学生实习的工作安排。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形勢下,我国的人才紧缺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该问题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伴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呈现出大众化和国际化趋势,我国各级教育机构和主管部门充分重视应用型大学以及相关专业。对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大学成功发展的经验和措施进行借鉴,对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措施和发展途径进行创新。这样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提供保障,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伟,翁默斯,王雪洁. 国际化带动产学研合作的创业型大学案例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2015,04:18-23.
[2]郭广军,龙伟,刘跃华,游新娥,胡治民,陈育新. 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70-76.
[3]曾咪,陈丽敏,吴向前.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示范性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99-103.
[4]鲁艳霞,吴迪,张奇松. 后ERP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2015,06:144-147.
[5]杨慧瀛,张金萍. 基于创业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3:64-66.
[6]曹珊.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