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处于绝对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良、不注重教学气氛的调整等,都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十分压抑。而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见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气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营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特别压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不够,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本该充分迸发思想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都难以提升。为改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活跃、积极的课堂气氛呢?
一、通过小情节或小活动来为语文教学铺设良好的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始的阶段,教师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因为这个阶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如果在该阶段,小学语文课堂的气氛未能有效的营造出来,那么小学语文的整堂课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初始阶段课堂气氛的营造。具体的办法是,教师在步入教室后,可以通过小情节或小活动来快速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朗诵或起立背诵的方式来快速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小学语文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拉歌,类似军训拉歌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是替班教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被教师所吸引,教师如果不采取任何行为直接开始上课,那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将难以跳跃,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于这类教师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自我介绍、逐一介绍等方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来。
二、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难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那么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中,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活动教学是实践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将实践活动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扩展小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大量的实践活动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活动,通过动手训练来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通过实践动手操作,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植入本身就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开端,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将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如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外阅读上的诗句剪下来,与相应的诗歌意境图片相对应,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更多的诗歌,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诗歌意境的分析方法。
三、教师要面对微笑营造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新课标虽然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注重从中引导,但教师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和发起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服装、语气、面部表情,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首先就服装而言,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服装的搭配,教师的服装不可过于鲜艳,否则容易扰乱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服装应该以素雅为主,黑色或白色最好。其次就教师语气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语气是低沉的微弱的,那么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也将变得十分压抑。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切忌不要带着情绪来上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气,始终保持积极的洪亮的声音,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确保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精神面貌,以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精神状态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最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面部表情,如果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呆滞的是僵硬的,那么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将变得呆板,学生害怕教师发脾气而不敢盲目地回答问题。相反,如果教师始终面带微笑来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在上课途中同样会保持轻松的心态,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能够得到发挥,学生踊跃的回答教师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强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课堂气氛,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服装、注重自身的语气,尤其要注重自身的面部表情。教师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緒,始终以微笑的乐观的精神面貌来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
四、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提升教学效率,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进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到课文“黄山”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声影并茂的优势,通过让学生直观的观看黄山的纪录片,通过让学生直观的聆听黄山清脆的鸟声、哗哗的流水声来提升学生对黄山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黄山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多媒体屏幕上,极大地促进教学进度的提升。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还可以实现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语文课文中的相关文献,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均可,在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来充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进度。课前活动的引入、实践活动的增设、微笑授课、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入等都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2]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语文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