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主义文学犹如万花筒,各种流派层出不穷,本文从情绪、印象、认识、表达、个性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共同特点,并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情绪、印象、认识、表达、个性美
文学发展到现代主义,打破了一种流派垄断文学创作的格局,而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各种各样的文学流派层出不穷,犹如万花筒。
那么,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有没有共同性呢?进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有没有一个大的纲领呢?下面就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选取了五个方面,来进行一番探索,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情绪、印象、认识、表达、个性美。
[一]情绪。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文学是对情绪压抑的宣泄。情绪是情感的低端,常常埋伏在潜意识里,而不是在意识和理智里。闹情绪是不理智的,但是,情绪却也最接近内心真实,没有伪装。
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是建立在柏格森的直觉和冲动理论上的,而情绪恰恰是情感冲动,作家试图将情绪从潜意识里挖掘出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心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事,在啮咬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压抑、忧伤、孤独,甚至歇斯底里,这些神经质的情绪往往引发创作冲动。许多杰出的作家都是神经质的,过于敏感,但是,他们艺术化地释放出了自己的情绪,写出了杰作。
尽管文学创作很难接近内心真实,但尽可能不要过滤太多,以表达生命的真实为首要目的,而不能远离内心真实,变得圆滑和虚伪。
网络中也有很多表达情绪的文字,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那些情感日志表达的也是过滤过的情感,并非情绪,并非内心真实,而是一种矫情,用来撒娇卖乖的。这些就像情人节的花,是用来哄人的,而不是一颗真心。
释放出真实的情绪,说起来容易,写起来却很难。一般而言,在写作时,最好不要压制情绪,而是要顺着情绪写,情绪就像不规矩的水,它往哪儿流,你就跟着往哪写,服从于情感冲动。这样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产生共鸣,因为我们都有情绪,从作者的情绪中能读出感觉来。
但是释放情绪不等于直抒胸意,文学是艺术化的创作,而不是唠叨。文学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追求的是一种微妙之境。文学家要捕捉那种微妙的情绪,把它表达出来,而不是直说出来。因为越微妙的东西,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越是微妙的情绪,越难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描述出来,只能借助于客观形象来展现,通过意象的组合来传达不可捉摸的心境。
我们来看看萨特《恶心》结尾的几句,这就是一种表达微妙的情感冲动方式:
“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书将会写成,它将在我后面,它的微光会照着我的过去。那时,通过它,我也许会回忆自己的生活而不感到厌恶。也许有一天,当我想到此时此刻,想到我弓着背等着上火车的这个郁闷时刻,我会感到心跳加速,我会对自己说:“正是那一天,正是在那一刻,一切都开始了。”于是我终于会接受自己——过去时,仅仅是过去时。”
“黑夜降临。普兰塔尼亚旅馆的两扇窗子刚刚亮了。新车站工地发出湿木头浓浓的气味。明天布维尔会下雨。”
这段话只能去感受萨特的情绪,而难以解释清楚他为什么这样写,他想表达一种从虚无到达存的激动的心情,却又否定存在。而黑夜,亮了的窗子,湿木头,明天会下雨,是一种诗意的散漫的情绪,充满了惆怅,有长长的余味。
这种说不出来,又解释不清的语言表达,就是情感冲动的意象组合,很好表现了情绪。这种方式看似无头绪,但有条有理是表达不出情绪来。因为情绪是自由流动的,情绪能够点燃灵感。在闪动的灵感前,作者需要放弃理智。卡内蒂有的“在词语开始闪耀之前,他把自己削得更短。”“留存的群山,恐惧的空碗。”就是一种很妙的不理智的情绪表达。
[二]印象。
印象派在美术创作中是一大流派,而文学也汲取了其中的营养。在印象派画家的眼里,物体是没有颜色的,一切都是光造成的。那么文学创作也有一束光,不是我们目光,而是心灵的光。心灵的光照射在社会现实上,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因人而异,因情绪而异。
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正是要借着那带有情绪的心灵之光,捕捉世间微妙的印象。哈代曾经说过,文学是一种印象,不是一场争论。
哈代说:“没有整理过的印象自有它们的价值,而通向一种真正的人生哲学的道路,似乎在于把偶然和变化强加于我们的生活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解释谦逊地记录下来,”
写作是下意识的,而不要怀着多么崇高的理想,我觉得,怀着某种动机而写作,哪怕这动机非常高尚,也是宣传手册,而不是文学艺术。
任凭你的情绪冲动支配,才能够写出真实的内心,真实的人生。哪怕这些印象混乱地叠加在一起,也如哈代所说,它有它的价值,甚至是真正的人生哲理。因为人生是偶然的,大量的随机事件埋伏在我们身边,难说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无序、混沌、随机才是宇宙的真实,宇宙不受数学公式约束。
同样,我们的内心是自由的,也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行动上我们处处受约束,如果心灵上也处处受约束的话,那么,人生真没什么意思了,生不如死。而文学的价值也恰恰体现在这里,从文学里可以读到某种不受约束的心灵享受。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是受时代制约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作家也很难跳出时代主体的审美观,而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们生活的每一秒,都是印象,没什么规律。这一秒你看一棵樹是欢欣的,下一秒也许你就是厌恶的。而不同的情绪所折射出来的生活现实也是变形的,带有不同的色彩,文学家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散乱的印象挑选出来,发现美。
竹子是绿的,可韩其源画竹,有蓝的,有红的,以蓝竹画得最好。尽管不符合客观真实,但你能在欣赏画的时候体会到一种震撼的美,这就是艺术。齐白石画梅,梅花在冬天开,那时是没有蝴蝶的,但白石老人非要在梅花上加上一只蝶,这是他的心中之蝶。
所以,文学艺术要表达内心的真实,而不是复制观真实。在文学的印象里,天空可以是金色的,月亮可以是蓝色的,树可以是紫色的,一切都可以改变。
[三]认识。
文学艺术的认识与社会学家、科学家的认识是不同的,后者是探索客观规律,揭示客观真实的。而艺术的认识,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真实。
主观有真实成分吗?通常我们只把客观存在作为真实存在,而主观存在却视为虚的,不真实的。但是,既然意识是存在的,为什么不是真实呢?比如,在一场盛大的晚会上,别人都感受到欢乐,而你却感到忧伤。这是你的真实,如果你觉得应该按照公众意识去写欢乐,岂不是违背你的心理真实吗?文学艺术是以个体意识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属于个体认识,而不是公众认识。
个体认识与个人成长经历、环境、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些人认识的浅,有些人认识的深。越是大作家,认识社会就越深刻,往往一针见血。许多作家具有哲学家的思维,能够透过现实看本质,揭开生活的表面,一层层地把内核挖掘出来。
比如法国作家菲利蒲·德莱姆,他观察美国的快餐模式,觉得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看似合理,实则失去了人情味,失去了个性,每天就吃那几样东西,很单调。如果德莱姆的认识就到这个层次上,那是浅的,但他折射的是整个现代化,一切都被规范了,整个世界因此而单调起来,失去了生活情调。这样挖掘就深多了。
生活中的事物,无论大与小,都有可挖掘的余地,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皆可入文,但认识一定要深刻。写小事物的文章,认识深,就是杰作;反之,写大事物的文章,如果认识浅,会流于平庸。
筱敏的《捕蝶者》,從人文的角度来观察捕蝶者,重新认识捕蝶这个行动,得出了不一样的深意,强烈谴责了对生命的杀戮行为,对弱小生命寄寓了深深的悲悯之情。但如果仅是站在动物保护主义的层次上考虑,那还是浅的,但筱敏是针对社会而写的,蝶象征的是人,用诗人劝说捕蝶者,另有深意。而用帝王来暗隐捕蝶者,很值得读者去反复思索。从蝶到人,从自然界到社会,这样层层递进地联系,就把内涵挖掘到了一个很深的境界。
苍耳的《墙上的墙》,从墙这一普通的事物说起,联系到路,联系到门,最终联系到社会现实。他重新审视了墙的功能,发现墙不仅是保护利益的,还有阻碍路的作用,也就是阻碍发展的作用。而门看似是通的,实际是也是一堵墙,门是“墙上的墙”,具有更复杂的性质,涉及到明规则和潜规则,比墙还要难进入。
反复地挖掘事物的意义,呈现“小切口,大主题”,以开阔的视野和精深的思考来重新认识事物,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可以说,你能写多深,取决于你的认识有多深。
[四]表达。
文学的使命是表达,通过你的情绪,你的印象,你的认识表达出个性的美来。
表达通过语言来完成,语言是创造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机械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语言能力被削弱了,运用现成的语言系统来表达独特的思想,往往表达不出来。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有创新性,创造全新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因循守旧。
托妮·莫里森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剥夺的语言与语言的剥夺》就很好地阐述了这个问题。她指出,公文式的语言是最不具备创造力的语言,那些头脑幼稚的国家首脑和商贾巨子往往使用这种语言,而放弃了语言多层次的、复杂的、生发性的特性。
语言是一种材质,在文学家那里,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揉搓、压扁、拉长,塑造出不同的意义来。修辞作为表达手段,是具备创造性的。比如,阎连科在《年月日》中有一句“一串串的太阳,不见尽头地悬在头顶。”太阳只有一个,阎连科只所以用一串串,因为他在旅途中,所以到哪里都是毒辣酷热的太阳,这样形容非常妙。
再如,莫言写父亲打了他一记耳光,是这样写的“我的脸没回位就听到空中发出一声爆响。这声音初如圆球,紧接着便拉长变宽变淡,像一颗大彗星。我认为我确凿地看到了那声音。”声音是听来的,不是看到了,而莫言巧妙地利用通感把无形的声音形象化了。
在诗歌里,语言是最具备创造性的,比如维维的《街》中有一句“阳光被百叶窗/删节成断续的记忆。”再如李琦《乡场上》“操劳把青春/扯成了一张破旧的渔网。”
还有勒·克莱齐奥的《战争》“所有的词语,所有的肌肉,所有拥有生命的触角都会加快步伐,在探索,在开辟一条道路。”
这些独特的语言都属于认识性的辞格,认知性辞格来源于思维、直觉和想象,由常规意义去探索新的意义,辞格总是在探索不可能,而不是可能。当然,在创造中也不能太离谱,新的辞义要具备可释性和可感性。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辞格,都是为了表达出心中的那种独特的意象,而这种意象也只能去感知,去意会,不能做出清晰的解释。
通常情况下,表达是要有个主题的,我们总是说“立意为先”,要先有全局,胸有成竹,才可以动笔。
但现代主义正好相反,主题不是重要的,细节才是重要的。埃米尔·米歇尔·齐奥朗是这样说的:“一本书的内在价值并不在于主题的物质和重要性。否则,神学家就会成为最优秀的作家了。”
“本质并非文学的关键点。可以认为,对一位作家而言,重要的恰恰是他呈现偶然和细微的方式。艺术中,要紧的首先是细节,其次才是整体。”
现代主义文学追求细节,认为只有写出细节的美感来,个性化的美感来,才能得到整体的美感。如果只有整体,没有细节上的完美表达,依然是一篇失败的作品。
[五]个性美。
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个性上,个性化的审美才能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千篇一律的东西,熟悉的东西很难产生美感。
很多爱好者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错,因为他的圈子小,如果放到一个大圈子里,就会发现像他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没什么特别的。一个大刊的编辑,一个月能收到几千篇稿子,如果作品没什么新意,很难入编辑的法眼。
在文学创作上,必须追求新意,追求独创性,追求个性美。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抽象品。”
换言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他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世界向外界打开。在传统文学中,个性讲究的不多,而是讲究立意,讲究主题。文以载道,讲究的是道。在过去的年代,讲究的也是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所有的文章都要经過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这样就产生了审美偏差,往往是思想好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只从思想出发,而不是从审美角度出发,背离了文学的艺术价值取向。
而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审美是第一位的。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那些阶级的、国家的、民族的狭隘观念已经淡化了,只剩下一个大的主题,这就是生命本身。个体化的生命,而不是整体的生命。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存在有什么意义,活着为了什么?生命不过是个过客,在匆匆的旅程中怎样实现内心的完满?这是对每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话题。
研究个体化的生命,张扬个性,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那么个性如何体现出美来呢?
在传统的文学中,美是通过生活的距离来表现的,写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没有见到过的事物,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从而得到美感。现在也有大量这样的文字,写边远地区的生活。但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东西往往产生不了美感,因为大家都了解不少了。
现代方义文学中,美是通过心灵的距离来表现的,写的就是你我都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但是,作者的认识不同,理解事物更加深刻;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到了平常人所观察不到的一面,想不到的一面,从而给人以启迪,产生美感。
而要产生心灵的距离,就需要作者在情绪、印象、认识、表达上都展现出个性的一面,与众不同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感。
最后,以里尔克的一段话来作个总结:
“因此,艺术家永远是这种人:一个舞蹈者。他的动作破灭于他的小室的逼仄。他的步伐和他的手臂被限制的挥舞无从表现的一切,使得他的嘴唇疲惫不堪,或者他还得用受伤的手指在墙壁上刻画出他的身体未曾体验过的线条。”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抽象品。”
换言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他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世界向外界打开。在传统文学中,个性讲究的不多,而是讲究立意,讲究主题。文以载道,讲究的是道。在过去的年代,讲究的也是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所有的文章都要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这样就产生了审美偏差,往往是思想好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只从思想出发,而不是从审美角度出发,背离了文学的艺术价值取向。
而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审美是第一位的。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那些阶级的、国家的、民族的狭隘观念已经淡化了,只剩下一个大的主题,这就是生命本身。个体化的生命,而不是整体的生命。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存在有什么意义,活着为了什么?生命不过是个过客,在匆匆的旅程中怎样实现内心的完满?这是对每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话题。
研究个体化的生命,张扬个性,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那么个性如何体现出美来呢?
在传统的文学中,美是通过生活的距离来表现的,写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没有见到过的事物,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从而得到美感。现在也有大量这样的文字,写边远地区的生活。但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东西往往产生不了美感,因为大家都了解不少了。
现代方义文学中,美是通过心灵的距离来表现的,写的就是你我都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但是,作者的认识不同,理解事物更加深刻;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到了平常人所观察不到的一面,想不到的一面,从而给人以启迪,产生美感。
而要产生心灵的距离,就需要作者在情绪、印象、认识、表达上都展现出个性的一面,与众不同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感。
最后,以里尔克的一段话来作个总结:
“因此,艺术家永远是这种人:一个舞蹈者。他的动作破灭于他的小室的逼仄。他的步伐和他的手臂被限制的挥舞无从表现的一切,使得他的嘴唇疲惫不堪,或者他还得用受伤的手指在墙壁上刻画出他的身体未曾体验过的线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