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7282
袁飞

  摘 要: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早已成为网络新时代新兴的语言现象。本文以从网络中选取的几例较为大家熟知并广泛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进行了简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原因并更好地使用这些流行语。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隐喻;认知

  隐喻是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动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根据Ortony(1979),所有语言都具隐喻性质,那么网络流行语同样也存在着隐喻的性质。

  Lakoff 和 Johnson (1980)认为,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概念体系(conceptual system),其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感知和体验某一种事物”,“另一种事物”指的是源域(source domain),“某一种事物”指的是目标域(target domain)。目标域所代表的事物通常是抽象的、陌生的,而源域所代表的则是具体的、熟悉的事物,隐喻就是源域向目标域映射(mapping)的一种过程。隐喻是人们大脑对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机制或方式,而建立联系的基础就是不同事物间的隐喻相似性(metaphor similarity)。

  一、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的认知功能

  隐喻功能与隐喻机制密切相关,已有不少学者对隐喻的功能做过不少研究。Low(1988,转引自刘先宽,2008)以文本的范畴归纳了隐喻功能:借助喻体讨论喻题;证明现实中的许多事情在我们理解的范围内是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的;扩展思路;通过戏剧性的喻体让人们注意喻题;回避和否认对喻题的责任;允许说话者讨论充满情感的话题。束定芳(2000)认为,隐喻的功能有修辞、语言学、诗歌、认知、社会和文字游戏。然而针对网络流行语这些研究对象,笔者根据罗丹、曾洁(2012)的论述,简要归纳出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的认知功能为:提高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符合大众认知、增加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

  例1 金钱、地位,神马都是浮云!

  “浮云”意为不值得一提,所指代的是飘渺、虚无的东西。与其说金钱、地位都是“虚幻飘渺的”,不如“浮云”二字来的简洁、经济。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遵循最省力原则(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而且,隐喻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描述陌生抽象的概念,用熟悉的经验去体验不太熟悉的事物,便会将这些不熟悉的事物生动地展现。

  例2 怎么我躺着也中枪啊。

  “中枪”的字面意思是被枪击中,而躺着中枪就是当事人什么都没做却遭言语攻击。躺着这个姿势已经很低了,居然还能被子弹击中,表达出当事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心情,所以可以理解为伤及无辜,符合大众的认知。

  二、网络流行语的隐喻使用的意义

  隐喻在网络流行语中的使用对这些语言的生动性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在比如下面的几个例子中,“晒”的意思都已超出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原始意义,

  例3 发帖,晒照片,大家最近都在忙着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

  “晒照片”即公开展示照片,类似的还有“晒桌面”等,可“晒”的不仅有网友们想要公开展示的一部分东西,另一方面还可是一些消极的、黑暗的一些事件或者事物,以此接受大众的监督或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晒账单、晒议案等。

  例4是因为临近七夕情人节的缘故吗?怎么最近各大网站都在大晒各种恩爱活动呢,让我们这种单着的情何以堪!

  例4中,晒的是开心的事情,目的是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另外,网络上还出现有大量的晒结婚照、晒囍等。

  例5初中同学晒宝宝,高中同学晒工资,像我这样还在上学的只好晒被子了......

  不论是“晒宝宝”还是“晒工资”,都体现出炫耀、攀比心理,只有各自显示出自己的所有,才能一比上下,还比如“晒学历”等等。可以看出“晒”的流行搭配可为具体事物,可为抽象事物,而且一般情况下,网友拿出来“晒”的东西都是个人私事。“晒”的流行用法虽然超出“晒”的常规语义搭配模型,但这又合乎情理。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可以把一个常见的、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认知域,两个认知域之间存在相似点(郭琼、罗雪红,2011);据此,“晒被子”是一般认知模型,而“晒孩子”和“晒工资”是特殊认知模型,三者都具有使动作对象公开的相似点。这类动宾短语是典型的动词隐喻,核心语义是把个人物品拿出来公布于众;识解时,核心语义成为凸显的认知要素,从而是大众顺利理解“晒+ X”结构。

  三、结语

  从隐喻角度出发研究网络流行语,可以帮助人们探索网络语言的交际理论、所蕴含的语言认知方式和所包含的隐喻机制,可更好地理解、研究相关的语言现象及社会文化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看似非正常的表达。通过观察和解释网络语言中隐喻也必定推动网络语言的发展。所以,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的相关研究一个相对有意义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琼,罗雪红.隐喻视角下的网络新词晒+X语义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1.

  [2]刘先宽.基于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的隐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罗丹,曾洁.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特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8):89-92.

  [4]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