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言中的审美元素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6294
江艳梅

  摘 要:语言是一套有声的符号系统,语言教学自然不应是无声的语言知识的传递。在大学英语课的教学中把握住语言是有声符号的这一特质,结合课堂实际内容,适当地融入审美元素,让学生在审美活动所带来的愉悦中学习、理解最终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有助于让学生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学习这门语言,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言教学;大学英语;审美元素

  一谈到要在大学英语的语言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有老师便认为这是“可望不可及”,“天方夜谭”般的美好愿望。产生这样具有浓郁悲观元素的看法,其实确有不少的道理,那就是:课时紧,内容多,班级大,学生基础不尽理想,再加上学生有考级需求,这就使事情难上加难。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来思考这个问题,转换一些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增加一些看问题的层面,那么,我们就可能会改变看法,并自觉地在自己的语言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融入审美的元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探索实验,其结果证明,在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教学效果比原想象的好,学生的积极性也比原想象的高,说明事情是可以办好的。根据这样的情况,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结合上,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分享,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一、理论思考

  那么,转换视角,增加层次,究竟指什么具体的内涵?这是涉及到本命题的理论基础问题,即理论思考。鉴于文章篇幅限制,笔者仅谈下面三点:

  (一)语言学原理

  语言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一套有声的符号系统。作为符号,即文字,主要承载信息的交流;同时,语言又是有声的,即有声的符号,因此,它必然具有声音的各项特点,如:节奏、语调、音频、音质、长度等等,人们靠不同的声调、不同的节奏等元素,就可以从心所欲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这种有声的特征,一方面使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享受到音乐美,享受到快乐(这种美丽是无国界、无民族界限的,人类是普遍相通的),另一方面,这种美又能反过来强化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这就为我们充分发挥语言之美而强化语言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语言的这两个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的语言教学绝对不能“为语言而语言”,即从符号到符号;绝对不能把语言教学搞成一套符号系统的无声识别,让语言自身的美被认人为地抛到九霄云外。语言学的这个原理,其实并不深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可以得到印证。我们有时候能够见到这样的情况,一篇课文讲下来,过不了多久,学生(有时甚至我们教师自己)连课文的内容都忘得一干二净,原因何在?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串符号在教,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效果反而不理想。反过来,如果我们把这篇课文以内容为主,把承载这些内容的符号(文字)当作桥梁,让学生去充分理解内容,并在理解中体验、品味、鉴赏、审美(包括文字的美和语言音韵的美),那么,学生得到的印象,就是立体的,就会长久、深刻而不易忘怀。

  (二)美学原理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讲过一个故事:对同样一棵树,科学家研究其植物学上有何特征;木材商琢磨怎样砍下来卖钱;农夫考虑怎样用这棵树来盖房子;只有画家去欣赏这棵树的形象。这些人中,科学家体现的是科学上的精神追求,属于事业层面;商人和农夫体现的是谋利或者生活方面的务实追求,属于功利层面;画家体现的是事业与美学追求的统一,属于欣赏性的美学层面。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三个层面的原理,木材商和农夫的需求属于“俗物”的层面,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必须的;科学家的需求属于第二个层面即精神追求的层面;而画家的追求属于第三个层面,即审美层面。美学追求是超越功利的(当然,超功利不能孤立存在,与前两种追求必然相联系)。上述原理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有三个层面,而不是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当人的需求暂时还没有达到审美层面时,他的审美意识是处于隐形状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没有这样的需要。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审美要求的。忽略人的审美要求,其实就是忽略他作为人的精神追求。笔者认为,这个原理或者这个理念很重要,在教学中具有很实际的指导作用。某个学生,无论他的英语成绩多差,但他内在的这种审美要求总是存在的,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处于“潜意识”状态而已。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发现、提升他本来就有的审美要求,那么,我们实质上就帮助他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尊严,这时,你不想他学好英语,反而还可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时,他作为人的需求、视野、精神境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价值取向更趋于理性,所以,我们不能让功利把审美赶跑。

  (三)课程要求和学生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过程。笔者理解,大学英语教学,不是停留在让学生学会并记忆尽可能多的语言符号,不是去考取高分,而是要在学习、识记这些语言符号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升华人性,塑造自己的人格。这样,就必须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考虑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和情绪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时注入审美元素是我们教学中的“必须”,也是我们教学中的“必然”,切切不可忽视。对于那些出现在每个教学单元里的语言简单、情趣盎然、寓意深邃的诗歌、谚语、绕口令等语言材料,虽然编者也声称“仅供参考”,但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语言教师来说,却是不可缺的好材料、好帮手,千万不可“忙而不顾”或者“不削一顾”,否则,语言教学就会重返“为语言而语言”的老路,就会在教学生识记符号的无趣课堂中丧失英语学习本来的快乐和美感,就会在这种丧失中丧失教学质量,最终丧失课堂。这不是危言耸听。相反,当师生对审美的需要一旦发生碰撞、理解、融合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插入文化审美,学生不但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顺理成章”,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合进来,最终激发学生的真正学习兴趣。

  二、实证个案

  笔者的实验主要围绕外教社《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文后所附诗歌来进行的。例如:该《教程》第一册 6 单元后面配的E-Yeh-Shurre的短诗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实例:

  Beauty

  Beauty is seen

  In the sunlight,

  The trees, the birds,

  Corn growing and people working

  Or dancing for their harvest.

  Beauty is heard

  In the night

  Wind sighing, rain falling,

  Or a singer chanting

  Anything in earnest

  Beauty is in yourself,

  Good deeds, happy thoughts

  That repeat themselves

  In your dreams, In your work,

  And even in your rest.

  美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既具体也抽象。我们对美的感受主要来自于对审美对象所进行的心理审美活动。可一旦让我们解释什么是美,我们往往会一时语塞。而E-Yeh-Shurre通过几个既能让孩子、也能让成年人识别、理解、喜欢的简单意象:阳光、树木、鸟儿、玉米、劳作的人们、风、雨,从视觉、听觉和精神层面将“美”场景化了,将读者自然而然地带入审美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诗歌所传递的美,实践证明,是可以启迪、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潜在追求并产生交融的,因为我们的学生,都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事物,一般也热爱诗歌:我们经常发现,即使语文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平时也时不时地“有感而发”几句“歪诗”。其实,这就是它们潜意识中对诗歌的热望和欣赏;做老师的我们,就应该注意到这些潜在的东西,并加以发掘、开发、培养,使之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中稳定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再说,这首诗词汇很简单,句型也很常见,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而且,诗的音韵、节奏非常富有音乐美:只要一念,便可朗朗上口,味道无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编者是煞费苦心的,我们任课教师不应该视而不见、随便跳过。

  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笔者大体是这样进行的: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trees and birds,corn fields, working people, wind and rain 四个词组,然后请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这四个词组发表“遐想”式的感言,要求是,发表的感言(汉语)必须要有文采,有“诗意”,要有个性。刚开始这样做,有难度,学生怕达不到要求或者闹笑话而不敢贸然开口;但是,经过教师的主动示范,经过几次耐心训练以后,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学生终于出现了,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想“显摆”的冲动总是在青年的心理意识中“蠢蠢欲动”。这就给教师提供了机遇,提供了开展具有这样创新特色的课堂教学的条件和基础。学生的发言,大多会说到树木摇曳的身姿,鸟儿婉转动听的鸣叫声,玉米田里丰收的喜悦,人们劳作时热火朝天的场景,风雨中各种难以表述的和声;有的学生甚至把这首诗来了个创造性翻译。一个学生的描述,往往会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也往往会引来一串串笑声,然后,就会出现补充、“纠正”、新的描述等等。在这样的气氛和基础上,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机会,可以很快地把学生的鉴赏积极性逐步引导到最后的语言学习上来,而这个语言学习,其实就是在鉴赏中、在表演中(表演之前先小组演练)、在背诵中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直到下课时,学生仍然“意犹未尽”,往往还会延续到他们的课后生活之中。现在,经笔者做过这样实验教学的班级,虽时过境迁,但仍然有不少的学生能够记住当时的场景,记住当时的语言,甚至能够正确地背诵出来。笔者认为,这样的积累,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无疑是有巨大益处的,只是多需要一点时日才能表露而已。

  三、结语

  现在,我们的学生对英语课堂的诉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中国社会与国际接轨进程的日益加深也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课堂上,将英语作为符号系统的无声识别无疑既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也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元素,激发、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审美需求,有益于学生以更人性化的认知方式学习英语,也有益于提升其人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C].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吴晓真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