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历史电视剧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上旬 热度: 34038
邹懿臻 潘竑历

  摘要:时代的发展使得媒体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很有效的工具,而历史电视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基本形成形式思维,但是历史剧所带来的“史学史事”给高中生的冲击也会给历史课堂教育带来诸多问题。部分学生会把历史剧中虚构的事件带到课堂当中来讨论,部分学生还会因历史剧与课本中相关知识而产生联想将课堂注意力转移到历史剧中,还有甚者会怀疑教材真实性。为了解决这些课堂教学问题,历史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同时还需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克服历史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历史剧;高中生;课堂教育;教学方法

  一、历史剧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首先应该承认的是历史电视剧在剧情上是吸引学生的,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但是更要看到的是历史剧为了吸引观众而人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改编,所以其对历史事实做了很大的抛弃,在很多历史事件中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例如:金韬导演的《井冈山》中有中央特派员周鲁为了建立在井冈山的威信而开除毛泽东党籍的虚构事件。至于其它如乾隆皇帝和和珅、纪晓岚的这些故事就更加荒誕不经不可取信了。

  虚构的事情对真实历史事件有很大的歪曲,学生很容易被电视剧带入其剧情之中,从而影响历史课堂上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电视剧对学生学习的误导作十分明显:例如《芈月传》中芈月原本是楚国人,在楚的剧情丰富,学生会更加把注意力放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而在战国时期学习的重点难点都是秦国。由于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差异,映射到学生个体上会体现如下问题:同时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容易把电视剧剧情和历史课本史实混淆,影响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正确的历史观形成。发散型认知风格的学生会因为历史剧里相应存在的历史知识而出现注意的转移,不利于学习效益的提高。

  二、历史课堂的自我反思

  当前我国的历史课堂依旧处于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传授-接受模式依然是历史课堂上的主流模式。历史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本身就相对乏味,基本所有的课程都离不开时间、人物、事件、内容、影响这一条线索。中学历史教材也备受诟病。有人认为虽然历史教材做了多次调整,但大体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历史更新内容远远比不上时代文化的发展。[1]所以整个课堂没有活力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在当前的教学观念里面“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也没有改变,很大部分历史教师认为历史课只要学生能够记住历史教材里面的东西,在考试中能够取得不错的分数就可以了,所以通常一堂课下来,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迷迷糊糊。有的学生因为接触课外知识而在课堂上提问,部分老师不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的疏导,反而抱怨学生是抓不住重点,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两种极端的效果,有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打击,不再愿意接触课堂外的知识,也不愿意在课堂上继续发言。而有的学生则会刨根问底,既然在老师这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就在课外花时间去学习。这样既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自然而然历史剧就会来“钻空子”。

  三、教师应对的教学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引导

  《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越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心、探索性和创造性越大,学习效果也就越好。[2]首先学生主动去了解历史剧里面的历史知识,善于在生活中学习的学习态度是要给予肯定的。当教师接触到学生所提而自己又没有学习过的东西的时候,教师本本身的态度就要先端正,不能把这样的学生归于捣乱、胡闹、存心让自己下不来台的那一类标签中。如果教师真的不懂可让学生在课堂下来讨论。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把历史学习的重点放到教材中来。可以告知学生历史剧为吸引观众而对历史事实做了很大的改动,而我们学习历史知识是学习史实而不是坊间加工的趣事。

  (二)提高自身知识素养适当带入史学前沿研究成果

  历史学科教师应该有主动学习历史学术前沿动态的意识。杂志期刊、网络推文、学术网页都是学习前沿历史知识的阵地。教师要把对学生有帮助功能的知识带入课堂。但是由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毕竟非学术型教育,所以教师在这里需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包括史学研究的角度、深度、信度。角度就是带入课堂的这个知识是利于该堂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深度的意思是不能把带入课堂的知识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不能超出课程标准。信度是指选取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基调相符合的,能够被主流媒体所接纳的。

  (三)指导学生历史调查

  在历史教学中,强化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方法体系建设时历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的一大趋势。[3]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作为历史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部分与历史剧中相对切合的知识在周末交与学生一个学习任务,叫他们找出那个事件中历史剧和史实相冲突的地方,用一次课堂来讨论这个问题,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也可以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公正的看待历史剧。

  参考文献:

  [1]武文静.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发展途径[J].学科教育,2017(3).

  [2]叶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洪芬.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教学实践,2017(2).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历史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