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现状及成就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4394
彭馨莹

  我国词典编纂历史悠久,《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词典,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20世纪50年代,《论语译注·附论语词典》(杨伯峻)开创了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的先河。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汉语史专书词典逐步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汉语史专书词典的编纂工作也在发展探索中前进。

一、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现状

向熹先生在《专书词典与训诂》文章中,将现有专书词典大致分为三种类型:选释型、综合型、全释型。他谈到:“选释型,不是收集并解释专书中出现的所有的词,而是有选择地解释其中一些比较难的词语。如胡竹安先生的《水浒词典》;综合型,指这类专书词典除了解释专书中的主要词语(不是一切),还收录与之有关的知识、要籍、研究学者等内容。如张善文先生的《周易辞典》;全释型,指的是这类专书词典收录并解释专书中所有的词和词义。《诗经词典》《世说新语词典》属于这一类”。选释型和全释型汉语史专书词典针对专书语词进行编纂,综合型汉语史专书词典则情况复杂,本文试图讨论针对专书语词进行编纂的汉语史专书词典,涉及选释型、全释型两大类汉语史专书词典共54部,综合型词典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二、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成就

如前所述,现有54部汉语史专书词典,所涉专书覆盖上古时期、中古时期以及近代,专书类型涉及传统典籍、史书、小说以及佛经文献等。汉语史专书词典的编纂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填补了汉语史专书词典研究的大量空白区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章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论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成就。

(一)从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时代和数量分析

从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时代和编纂数量分析,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除七十年代以外),每个年代都有一定数量的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并呈现出递增趋势。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汉语研究的深入以及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越来越受到普通读者以及研究型读者的关注,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的数量越来越多,每个时期的编纂规模也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共有3套成系列的汉语史专书词典出版,即是“十三经辞典”、“二十五史”辞典系列以及“先秦要籍词典(从书)”。我们也可以发现,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的系统性也开始受到编者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并将这种系统性运用于汉语史专书词典的编纂,这也是汉语专书辞典编纂取得的又一成就。

(二)从汉语史专书词典所涉词汇分析

从汉语史专书词典所涉词汇分析,汉语史专书词典收词全面、数量大、收词类型丰富,是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取得的另一成就。共有24部全释型汉语史专书词典,涉及汉语专书全部词汇,同时,29部选释型汉语史专书词典也收词丰富,不同程度涉及各类词汇。如胡竹安(1989)《水浒词典》涉及“一般词语、俗语、俗谚和歇后语”,其词目列举如下:

  有首尾、有的、死命、好看钱、好事、过府冲州、眼饱肚中饥、一不做,二不休

  同时,他也收集了其他类型词目,例如:

  1.两个语素虽未凝固成词,但已构成双音结构者,如:歇卧、推补等;

  2.双音词中间插入其他成分者,如:大请大受、打什么鸟紧等;

  3.助词附于实词之后,已成习惯用法者,如:坐地、特地、可怜见等;

  以上只是列举说明了一些收词类型,其他收词方式由于篇幅原因没有一一列举,但他们都有一个原则,即是可以看作“固定搭配”的特殊“词目”。

  金瓶梅相关词典如李申(1992)《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白维国(2000)《金瓶梅词典》,则明确说明收词涉及“方言语词”、“俗语”以及“口语语词”,“词条”如下:

  鬼胡由: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鬼花活。

  放倒身:不加遮掩地;明白地。

  刘乃和(2001)《晋书辞典》 则收录:“人名、国名、朝代、民族、年代、著作、典章、制度、职官、名物、天文、历算、科技、医药、动物、植物、音乐、成语典故、历史事件等名词术语以及疑难语词。”如:

  【服冕之数】关于戴冕之礼制。《礼志下》:“《周礼》虽有服冕之数,而无天子冠文。”

  【洪飚】强劲的风暴。《袁宏传》:“火德既微,运缠大锅,洪飚扇海,二溟扬波。”

  王延栋(2001)《战国策词典》还“间或收录一些词组和固定格式”,如:

  【填沟壑】(1次)填尸于沟壑。指死。用作婉辞。“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讬之。”

  【有所……(者)】(21次)表示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事、物、处所。“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

(三)从汉语史专书词典“语法”和“词汇”研究相结合分析

1993年,是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发展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张双棣先生等编纂的《吕氏春秋词典》出版问世,这标志着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模式出现新突破。现以《吕氏春秋词典》为例,阐述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在“语法”和“词汇”研究相结合的新成就。

  “为了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吕氏春秋》词汇的面貌,我们采用了词义描写与用法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即不仅对《吕氏春秋》全部单音词、复音词的词义作出归纳概括,而且考察每个词的用法,考察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地位,词的结合能力,词义与语法功能的关系等,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词的用法作全面的,较为详尽的平面描写。这在专书词典编写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到目前为止,也仅有《吕氏春秋词典》采用这种“语法”研究和“词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编纂汉语史专书词典词条。这种汉语史专书词典词条编纂模式,不仅考察了词的意义、结合能力,它还能反映出词在具体专书中的真实使用面貌,每种用法都详尽地展现在用户面前,避免了编者抽象概括词义的主观性,更科学地为普通用户服务,更全面地为汉语研究提供更为详尽的共时描写资料。如词条“具”:

  具 (25)jù 其遇切 群 遇韵

  [动](18)【一】准备,置备(13)。

  1作述语,带体词性宾语(10)。《孟秋》:“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桎梏。”《贵当》:“故贤主之时见文艺之人也,非特~之而已也。”

  2作中心语,受状语修饰(1)。《季春》:“乃告舟备~于天子焉。”

  3作宾语(1)。《大乐》:“成乐有~,必节嗜欲。”

  4构成联合结构(1)。《仲秋》:“乃命司服~饬衣裳。”

  【二】具备、完备(5)。

  1作谓语(1)。《本味》:“天子成则至味~。”

  2作述语,带体词性宾语(1)。《本味》:“君之国小,不足以~之。”

  3作助动词宾语(2)。《本味》:“为天子然后可~。”又:“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

  (活)用如名词,完备的情况(1)。

  构成联合结构(1)。《仲秋》:“乃命宰祝巡行牺牲,视全~,案刍豢。”

  [名](7)【三】器具(7)。

  1作宾语(1)。《具备》:“夫立功名亦有~。”

  2作中心语,受定语修饰(6)。《节丧》:“诸养生之~,无不从者,”《听言》:“某国饥,其城郭庳,其守~寡,可袭而篡之。”

  其次,描写分析“复音词”是《吕氏春秋词典》的又一创新,也是汉语史专书词典词条编纂模式的又一成就。词典先分析“复音词”的结构,采用“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述语,然后再分别“词性”,解释词义,分析其在最小结构中的句法成分。如“主人”词条:

  主人(6)偏正式

  [名](6)主人(6)。

  1作主语(3)。《音初》:“孔甲迷惑,人于民室。~~方乳。”

  2作宾语(1)。《分职》:“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

  3作定语,借助“之”(2)。《必己》:“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

  就以上词条而言,这种编纂词条的方式为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提供了新思路,它不仅告诉读者“词语”的意义,还详尽地分析了在这个意义下,它所有的用法以及使用情况,为汉语史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单音词、复音词使用情况,弥补了大量复音词使用情况的空白,突出了“语法”研究和“词汇”研究相结合的新成就,也增强了汉语史专书词典对汉语史研究的重大价值。

三、结语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汉语史专书词典已编纂选释型和全释型共54部,从所涉专书时代分析,涉及上古、中古以及近代三个时期,从所涉专书类型分析,涉及传统典籍、史书以及佛教文献等。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不管是从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的质量、编纂的模式还是编纂的方法,汉语史专书词典的编纂也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从目前已有研究现状分析,汉语史专书词典的编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释义有误、立目不当等,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汉语史专书词典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汉语史专书词典编纂服务、为汉语研究服务。

  [1]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李尔钢.现代辞典学导论[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3]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宛志文.试论专书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86.

  [5]戴木金.专人专书辞典的释义及其他[J].辞书研究,1987.

  [6]陈海伦.论专书词典编纂的若干问题[J].辞书研究,1995.

  [7]伍宗文.一部独具特色的专书词典—评《吕氏春秋词典》[J].辞书研究,1998.

  [8]向熹.专书词典与训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