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空间艺术。)
所谓生长特效,就是运用3D技术手段展现物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离到合的构建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然后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诠释着建筑动画中各种建筑场景特有的“肢体语言”。 它赋予了场景中钢铁、水泥、玻璃、砖石、竹木等无生命的材料以生命特征,从而成为建筑动画画面舞台上的主角。在建筑动画场景的制作与表现中,生长特效强化了各种主体建筑和景观的运动过程,将凝固性、不变性的场景空间动态化,让空间的表现层次丰富,从而使动画节奏富有变化。
生长方式的多样化让生长特效的艺术效果从多方面感染着建筑动画的视效呈现。这种特殊的表现效果取代了最初单纯的摄像机运动模式下的空间浏览,让观众能更清晰地观赏到场景中建筑及景观的构建原理和演变过程,让整个动画视觉效果更具趣味性、生动性。
一、生长特效的多样化在场景制作中的体现
在建筑动画里,生长特效通常经由模型、材质的变化来完成生长的全过程,并通过生长的演示来实现主体物体的介绍。相对来说,模型变化的视觉效果要远远胜过材质的变化,因为在动作的夸张性、戏剧性方面都更具感官冲击。(一)直接生长效果带来的直观性展示
直接生长效果是建筑动画场景制作与表现最常用的手法。该方式让生长对象直接从自身的局部开始,按照其生长规律进行生长,直至结束出现完整的对象。如建筑动画作品《百年南艺》开篇场景中的建筑物从地面开始往高空方向进行快速地垒砌,以及从白模过渡至真实材质场景效果,都是生长特效带来的动画魅力,将建筑拔地而起的宏伟气势一展无遗。(二)洒落生长效果带来的游戏趣味性展示
洒落生长效果对模型量的要求比较高,需将表现的建筑模型单体构件分散布置,最终合并成完整的建筑。在建筑动画短片《西座》中,就是将一整块的玻璃打散为漫天的碎片,仿佛星云一般悬浮在宇宙中,然后汇聚并滚落,完成整栋建筑外墙玻璃饰面的装饰。这种方式将建筑的建设从堆积木方式中寻找游戏的乐趣。(三)翻转生长效果带来的动势化展示
翻转生长效果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翻转:场景物体以整体进行快速地原地翻转,在翻转过程中实现旧貌换新颜的效果,达到瞬间的震撼。另一种方式较繁琐些,但表现力也更强。它对单体建筑物的每个零件进行翻转变化。建筑动画作品《南京——明朝》中,空旷的地面上,铺天盖地的地板以各自为单位进行360度翻转着并扑向远处的地平线,动感十足。(四)渐隐渐现生长效果带来的强调性展示
渐隐渐现生长效果也分成两种:一种是通过对可见度的调节来实现场景中物体的隐藏和显现的效果。运用这种方式对所展示的主体物体充满神话色彩。短片《诺德中心》中,对室内的沙发、茶几等家具逐件显现,这与普通的统一摆放整齐的室内介绍相比显得重点突出,有条不紊。第二种是运用一些粒子插件,将场景中的建筑物逐渐幻化成粒子元素,由分散重新聚集而最终组合成整体的效果。建筑动画短片《鼓楼》中太极八卦的出现,就是由金莲花消散成粒子再转变形成的。(五)拼装生长效果带来的科技化展示
拼装生长效果就是将建筑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小部件组装成完整的建筑,也可以是建筑本身产生零件变形,这就要求每一个单体构件的制作都要非常精细准确。如短片《诺德中心》中,钢架结构的搭建过程就是四散的小零件聚集组合而成进行演示的。当然,配合材质的变化就能让这种变化的动作更加突显,让前后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六)交错生长效果带来的多元化展示
交错生长效果综合了多种生长方式提供了相当出色的视觉效果,但工作量的巨大也超乎寻常,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从骨架交错,室内外构件穿插并行搭建。这种组合的方式多用于对单栋建筑的表现,既可以展现其建筑结构的形成,又能体现出了建筑工程的浩大气势。二、生长特效的综合运用在场景表现中的作用
生长特效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使得建筑动画能够更清楚地解析建筑结构,展示建筑空间,并且赋予建筑以灵动和活力的生命奇迹,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建筑作为画面主体的领导地位。当然,不同的场景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的剧情要求来进行取舍,这样才能起到有效地表现场景的作用。(一)解析场景的构建程序
生长特效将我们场景建造的过程做了完整的展示。在建筑动画短片《南京鼓楼》中,将南京鼓楼区的城市规划用直接生长的方式按片区对建筑、交通、植被等进行分块介绍,用渐隐渐现方式简单明了地对各大功能板块进行动态演示,弥补了地图式的杂乱的平面图示化。生长特效让整个展演过程分步进行,将复杂的规划程序简洁化。(二)解剖细节构造的组合原理
生长特效将建筑的局部构件如何进行拼装组接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建筑动画作品《营造法式——保国寺》中将形制复杂的斗拱外形、种类、用途作了详细的解析,其中包括榫卯结合起到的抗震原理也是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三)增添画面的感官刺激
生长特效的使用为场景的表现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让不变的、僵化的建筑物活跃起来。建筑物一旦拟人化、动作化,那么它的塑造力是很惊人的。我们可以将人物所有的表情和动作寄寓在建筑场景中,让场景中的建筑物体形象鲜活、更具观赏性。三、生长特效在场景制作与运用上的规律
生长特效的使用必须与节奏、构图、灯光等各个方面进行配合才能使建筑空间展示时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才能让场景空间更具生命的气息。(一)节奏与生长特效的配合
节奏的快慢缓急,起伏变化能直接牵动观众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控制是以影片表达的主题和整个动画的风格为基础的。这就对音乐和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可调节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展现建筑动画的风格,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将每个音符都配合着镜头中建筑单体的旋转、构件的穿插,会让影片音画合拍,节奏紧凑。短片《诺德中心》中,室内家具伴随着一连串音乐的节奏点一件件的展现出来,动感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二)构图与生长特效的配合
生长对象在画面中所处位置是影响人们视觉注意力的首要因素。正如把目标物体放在画面中心的位置会比较有稳定感,而偏离中心位置则会富有动感。这些心理上的审美感受,在作品中被赋予了语言的功能意义。这样可以使场景物体在画面形成的平衡与失衡的状态:平衡状态营造安定及均衡感;失衡状态则使生长中的画面产生跳跃的活力。拍摄角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不同的角度如平视,仰视,俯视,斜45度角等都能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各种角度相互配合,让空间的观察全面且丰富。诸如要展现整个大场景拔地而起的气势,可能就会运用大俯视,加上一些仰视的特写镜头,强对比对气氛的烘托,起到促进作用。而斜45度角能够使主体物体在生长时的立体感更强烈。
(三)灯光与生长特效的配合
灯光是营造气氛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灯光的明暗、冷暖、照射面积的大小,都影响着动画的主题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下的生长动画散发着不同的气质。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配合相应的光影,加强生长特效的主题表现力度。现代化建筑的生长,打上明亮的冷光,配合玻璃幕墙的反射,更具时尚感;古代宫殿建筑的生长,配合金色的暖光,使得画面更具皇家气息。明亮的大厅的生长,给人宽敞、大气的感觉;起居室的生长,配上从窗户射进的一缕阳光,显得更加温馨。机械、管道的生长,则最好用暗调的冷光,突出对象的工业质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