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改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4528
邵晶 许志丹

  毕业生就业难,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更难,这是摆在艺术类专业毕业生面前一个现实问题。随着艺术热的兴起,一些学校降低专业标准大量招收艺术生,再加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就给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想解决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解决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学校、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原因

(一)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轨

艺术类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专业理论和社会需要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发展。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艺术专业,但受办学模式、水平的影响,使艺术类专业结构难以与社会上实际接轨。再加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和一般专业的教育模式一样,都比较重视理论教育,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或是实践经验,这就使得学生的就动手能力较差。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的认识,使得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在社会上很少应用。特别是对艺术类专业来说,其是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但学校教育中却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这与企业要求艺术类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专业性、复合型能力是相悖的,这就使得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更难。

(二)艺术类专业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随着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数量不多增多,一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不得不降低生源标准,招一些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或是专业素质较低的学生,这就使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下滑现象。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只是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很少利用课外时间用在艺术练习、专研学科内容或是将学科内容延伸上,而是将时间用在上网、谈恋爱、展示个性上,等到即将毕业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会。一旦遇到专业知识或是解决实际难题的时候,处于迷茫的状态,甚至放弃。再加上艺术类专业学在进学校的时候很多方面就不够完善,经过几年的学习,由于受主观、客观原因的影响,使得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都不突出,一些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其水平还不如刚进学校使优等生水平。

(三)用人单位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要求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常以社会经历、技术能力作为标准进行招聘,这就给一些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困难,并经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专业水平也只限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应届艺术类毕业在竞争中常处于劣势。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会选择那些有一定经历、技能的艺术类往届毕业生,而不选择缺乏经验、实力的应届毕业生,即使选择应届生,在薪资水平上也有所限制,要求毕业生作为实习生半年,半年内实习生的工资只是几百元,甚至没有工资,即使涨工资,其幅度也不是很大。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实践能力,使得艺术类毕业生在公司半年期间,不能享有和其他员工同样的待遇,企业不但不和毕业生签订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企业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度,还会影响企业长足发展。

二、改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策略

(一)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为依据,对教育进行改革,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艺术类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普通专业学生,艺术学科是随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以社会经济需求、学生自身需求及用人单位需求为依据进行。要想使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后能顺利的找到工作,就应该加强其基本功练习,并不断的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查阅相应的资料,不断的完善自己。还要创建校内外实践基地,使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学校有专业的实践基地,利用课内外实践进行练习,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学校应与企业强强联合,为毕业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学生时代,就能掌握企业现状,真正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回来后能以企业的需求,不断的努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学校还应该在学生综合素质上进行培养,不仅要对技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也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使艺术类学生将来能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学校也应该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同能也能使其视野得以开拓。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性格、能力等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择业能力,使学生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二)艺术类毕业生要不断完善自己

大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时期,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时代就应该树立职业理想、就业目标,应该多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相应的活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视野。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社会需要为目标进行专业练习和相应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也要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能因企业单位比较小,就不考虑,应该知道能使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就是好单位、好职业。

(三)政府大力支持

要想解决艺术类学生专业就业难问题,就需要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进行支持。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想保证艺术类毕业生顺利的就业,就应该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政策,并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基层或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工作。要改革管理体制,特别是户籍管理体制为艺术类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使艺术类毕业生能得到相应的保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想使就业市场得以规范,就需要政府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信息人才就业市场,并以联网的形式向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提供网上求职、网上自助式就业提供服务。政府要以网络形式定期向毕业生发布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相关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

(四)用人单位应转变观念

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学生本应该是平等的。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一些企业为了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力地位,常常以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为理由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进行限制。要想是艺术类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还需要企业企业转变观念,发挥其主体作用,摒弃各种高要求及性别歧视观念,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的录用人才,协助政府做好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和学校进行合作,去学校做演讲,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就业形势,以便使学生更好的择业。

结束语

随着高校艺术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的提高毕业能力、获得政府大力支持及转变用人单位观念等对其进行解决,以保证毕业生就业。

  [1]孙杰.对我国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反思与启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

  [2]于洋.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3]郝鑫.关于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

  [4]仲夏.从主观原因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及解决方法[J].才智,2011.

  [5]高翔.浅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