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千山文化的产品设计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大家 热度: 14545
高原 吴丽莉 刘圆圆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这是明朝学者张鏊笔下的千山。千山,地处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125平方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 素以奇松、怪石、古庙、梨花而著称,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有“东北第一名山”的美称,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美誉。古往今来,千山这片富有历史文化的宝地,被千山脚下的广大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装点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千山文化的研究和创作层出不穷,有千山摄影、千山楹联、千山诗词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作品问世,千山浓厚的文化氛围、浑然天成的佛像壁画、一代帝师的琼岛虚舟,迫使人们去思考、传承和保护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笔者仅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试探千山文化产品的拓展,尝试着将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入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在千山的文化氛围中塑造本土的意境,缔造和谐的旅游氛围。希望以此提升千山旅游园区的文化氛围和品牌形象,打造东北的旅游圣地。

一、千山文化之历史悠远

世界著名学者费孝通老先生曾题字赞美千山曰“南有黄山,北有千山”。这不仅仅是在称赞千山的风景之壮观,更是在称颂千山的文化底蕴。早在1461年出版的《大明一统志》,就已经对千山的五大禅林、仙人台和龙泉寺等名胜古迹做了介绍。1982年千山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0年代曾有电影人根据一代帝师——王尔烈的事迹编排成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王尔烈的书房就坐落在千山龙泉寺西阁,剧情主要反映王尔烈当嘉庆皇帝老师时,曾历尽艰辛在千山找到了木鱼石的故事。

二、千山风景之文化元素繁多

千山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规律是一脉相承的,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便是多样性,这也是自然和谐相生的基本条件,实际上,保护自然就是要保护这种多样性。在千山风景区里,有儒、释、道的文化积淀,有一代帝师为人、为学、为官的典范,更有山脚下朴实亲切的民风。园区内的旅游产品也应该独具特色,而富有多样性。我们尝试着将千山文化产品分为四大类,从四个方向开展设计:

  (一)佛教用品:我们把千山旅游产品的开发定位在精神与信仰的崇高,挖掘千山原滋原味的风光,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将千山的一草一木以艺术的形式作为旅游的纪念。其中,寺庙、道场离不开烧香膜拜。佛教用品是佛教信徒日常供奉佛、菩萨所需的吉祥物品,以及佛教信徒日常生活所需所用物品及一些佛事用品。其中供佛类的用品主要包括有:佛像、佛龛、佛画、舍利塔、佛塔。佛事用品主要有:佛教书籍、经书、念珠、宝石、佛香等。烛台是佛教圣地旅游纪念的着眼点,小小的烛台,质感高贵,无疑可以增强信仰的凝聚力。基于东北佛教圣地——千山的特征,旅游产品选择佛教用品开展设计是必要的。

  (二)电子导航设备:科技的结合应用是必然,回归自然不是排斥高端科技,也不是简单的晴耕雨读,电子导航设备作为园区导游、方向识别是必不可少的科技物品。同时配套搭建网络千山网站,采取3D虚拟空间设计技术等,从多方位让人们直观地认识千山,感悟千山。目前千山风景区目前只有纸质地图,需要现代科技的融入。今年,天津五大道被正式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街”,全国首批高端GPS卫星定位旅游景区导航仪正式启用。游客携带此类高端导航仪在五大道范围的30所特色小洋楼参观时,都可享受到“边走、边听、边看”的人性化服务,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三)文具用品:结合千山孕育的一代帝师——文压三江王尔烈的传奇故事,书法是王尔烈书房里的瑰宝,王尔烈的文章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多是寺庙碑记,但他的文章笔法简练,文辞质朴而义理明晓,如《校刻常理斋看吟草序》、《辽阳关帝庙重建东殿碑记》等篇,叙事真切感人,说理明晰透彻。王尔烈的书法宗法二王,尤以王献之为多,造诣甚为突出。张学良的老师白永贞修《辽阳乡土志》时,称其“书法堪为辽城第一书家”。《辽阳县志》称“至今中外人获其墨迹更加拱璧”。传统的文具——笔砚的设计是千山旅游产品的重要特色部分。与书法绘画用具相关的笔洗、笔架、笔筒都是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方向。

  (四)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盛行的社交活动。如今,品茶更是修身养性、提升品位之举,海纳百川,天地圆融,中国茶道就是通过饮茶,引导个体完成品格修养,实现生活的和谐之道。所以茶具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分类。

三、千山旅游之心境释然

(一)园区公共设施设计:自古以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们一直奉行着“清贫自守”的道德境界,从孔夫子的“安贫乐道”到陶渊明的“陋室铭”,直到现代的“神马浮云”,人们在喧嚣的都市中总是在不断寻找属于自我的一块清静之地,千山为当今浮躁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氛围,步入千山的正门就已经远离了浮华与虚荣,这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绿树苍穹、郁郁葱葱,宁静的连鸟儿落在枝头都能听得到,回归自然的同时,人们也在渴求回归自我,将现代技术的融入与和谐应用,我们为园区设计了富有创意的公共设施,将它们和现代科技悄然融入纯粹的自然,在特殊的使用情境中,使用象征符号的形式,开展了公共座椅的设计探讨,拓展了人机工程学的范畴,将设计因素深入到人心和精神层面,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用特殊的、富有文化气息的符号来指导传递设计思想,使得人们在游览名山的时候还能与现代文明保持一丝紧密的沟通。

  (二)园区交通工具设计:目前的千山园区限制私家车的驶入,园区自有的是公用电瓶车,游客需要等待公车的到来,不能满足自主旅游的需求,环保租用单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旅行同时,给游客增加了自由度,节约了时间,方便散客的自主参观游览。

  总之,文化产品的设计必须遵从地区的特色文化,深入挖掘特色元素,不能一概而论地“拿来主义”,只有结合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示地方文明,借助地区丰厚的文化宝藏,开展旅游产品的设计,对其深邃的文化思想进行发掘、提炼和传承、整合,用现代的产业方式开发文化产业,进而带动地区的经济繁荣。

四、展望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带来的新思想、新思潮对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除了形态上的象形外,产品语意学当中的象征手法在此得到很好的应用,诸如大象、山羊等跟儒释道相关的学说中提到了这些富有灵性之体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设计创意,也为园区的文化形象增添一抹生机,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儒家的谦逊、道家的归真以及佛教的博大精深。

  藉由产品的使用情境发掘设计的线索,可以使产品轻松地融入其使用环境,高科技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意指引着正确的操作和富有乐趣的使用享受。为辽东地域文化的形象展示带来一片清晰。相信这些设计会有助于游客了解千山的文化,提升千山文化产品的亲和性,更有助于用户理解千山文化产品的内涵,确立千山文化的可靠性。

  [1]张凌浩.产品的语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炬.产品形态语意[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刘明省.千山龙泉寺[M].鞍山市铁东区印刷厂,1991.

  [5]鞍山市城建志编委会[M].辽宁省旧方志 鞍山卷《千华山志》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