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香:聊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
壁画的产生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的露天岩壁上、居住的洞窑内壁,人们有意无意地涂抹和雕刻着一些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内容,这些都是壁画的雏形。建筑壁画既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又兼具建筑的装饰作用,是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一、建筑壁画艺术与建筑空间
壁画就装饰的环境意义来讲,它是从属于墙壁的,在装饰环境的同时,它必须要保持墙的特质,而不能任意改变它。建筑艺术本身决定着壁画的形式以及壁画艺术风格的选择,室内外的建筑壁画,受形体的局限,自然人文环境影响,因而壁画的形式选择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壁画艺术的本身源于建筑,并高于建筑,是建筑的深化,并以其深沉的意念而独立存在。壁画艺术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建筑艺术得以升华,使人与自然相融合。壁画设计中,无论建筑师是用主观还是客观的思维来设计空间艺术,都离不开“壁”这个空间意念,而壁画能使建筑的本体更具有悬念与美感,具有变化与深度,具有神秘与虚幻。壁画本身存在于建筑空间的环境中,它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形式,不可随意移换,是一种具有相对固定形态的绘画。因此,不能忽视周围建筑物的风格,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形式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壁画是与建筑浑然一体的组成部分,活动在空间中的人就是壁画的动态部分,壁画是建筑空间与人对话的艺术载体和媒介。
在当代壁画设计中,设计师们利用各种特殊的表现手段去改变建筑的空间形态,对空间进行了优化调节,使其产生了良好的空间效果。① 扩大空间。当建筑室内空间过深或过小时,通过影视壁画、灯光壁画等加强壁画空间层次的手法来扩大空间的感受。② 缩小空间。墙面过长,空间过宽时,采用缩小空间的手段,使之形成节奏序列。将墙面空间分成几个部分来进行装饰处理,可用壁柱等形式将画面分成中心和两翼部分,中间做画。这样,视觉上两边向中心收缩,从而产生缩小的感觉。③ 整理空间。壁画积极适应建筑的构造关系,建筑构造空间过于繁杂时,可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到壁画画面中去,使零乱的空间转化为整体空间。④ 升降空间。壁画可以改变壁画建筑空间的高度效果,当在低矮空间中设计壁画时采用竖向分割和增加画面竖向形体结构,或将壁画主要形象安排在上部,或提高上部明度,这样,在视觉上就可以达到升高空间的目的。反之亦然。
壁面装饰是和建筑相融合的艺术,它可通过各种构成形式与观众共同综合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交叉,提供给观众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以它特有的装饰性,营造出建筑物的文化环境氛围。作为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意念的向导,它具有鲜明触目的形象、一目了然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与建筑物协调一致,成为人们解读建筑内容和文化内涵的注释。建筑壁画运用艺术的语境,营构出室内外特定情景的空间氛围与情调,增加了建筑环境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壁画艺术在建筑环境中的组合与情景创造
壁画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因素。具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内容的同时,又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整合的境界。壁画艺术融合客观、理智、美感为一体。就建筑风格而论,它又具有独立的思想内容,瞬时的内心体验,隐秘的灵性意念,体现着创造主体的精神世界。传统壁画观认为壁画作为建筑装饰的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必须保持壁画的二维性和建筑空间的整体效果,而不应该破坏统一的空间秩序。而当代壁画艺术打破传统的二维空间的平面装饰性,更多地采用具备三维立体空间感的材质、形式、手段等构成与建筑空间的和谐与协调。壁画在建筑装饰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协助建筑风格的艺术再现、协调人与建筑的亲和感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壁画是建筑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为特定的环境而存在的,并不是外加工的附属,因此,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协调作用极为重要。①色彩环境。壁画的色彩处理必须与建筑环境的色彩形成有机的整合关系,壁画的色彩可以不完全受主题内容的真实性限制。壁画的用色可以说是主动的、主观的。②明度环境。壁画的明度设计主要依据它所处的环境明度。倘若壁画的位置处在较暗的环境中,就应强调画面的明度反差关系,当然为了表现特定的环境气氛,也会有意强调某种明度氛围。③质地环境。当代壁画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手法和程式的限制,对形式感要求提高了,质地设计已出现在重要位置上。④空间环境。壁画的尺度大小取决于观赏者与墙壁画面的距离。倘若人的视点距墙壁高而远,那么壁画的形体尺度就要相对放大,色彩要相对加强。壁画的风格也宜于简洁明快。
壁面装饰艺术是集合于建筑知识、环境意识、工艺设计、工艺材料与制作技法为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壁画艺术必须从环境艺术的高度去考虑它的价值,从整个环境氛围、建筑风格与功能、空间特点、色彩、采光等诸多因素做出有机整体的规划。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场馆或者纪念性的室外壁画艺术,更加需要对环境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深层内含的挖掘。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个展馆的造型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大师们是如何依据特定的建筑、特定的实用功能、特定的内容和主题、不同的欣赏层面和对象,以及建筑空间、墙面、采光和色调等诸多环境因素,采用恰当的材料、工艺和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从而设计出与环境完美组合的艺术创作。
《周易》讲求“天人合一”,其灵魂是讲求“顺其自然”,要做到装饰与环境的水乳交融,则要符合“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易学思维审美观。环境空间的哲学思想,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意识,提倡装饰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放置于建筑环境中的壁画艺术,将所处环境空间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加入精神内容,从而获得创意感十足的当代壁画艺术。
三、壁画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和创造性
虽然壁画的存在需要和建筑中的“壁”产生一定程度的依附关系,但从艺术上讲,壁画却具有独立存在的审美品格。建筑的空间环境是一个整体形象或一个区域符号,区域性环境符号也为设计的独特语言和深化环境的审美语言提供了方向。因此壁画艺术并不是整体环境的依附品,它拥有自己的个性语言,在整体环境中恰到好处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从构图、内容、比例关系、色彩等方面,壁面以一种画的形式存在着其独立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品性。当代建筑的开放性,要求壁画不仅为公共环境而作,而且还要成为沟通、联系环境和人之间的重要媒介。要求在整体造型设计和空间整合设计上适应特定时代、特定空间和特定人群的需要。同时,又能与大范围的环境空间形成互动关系,共同营造精神性的和物质化生活氛围。还要满足多视角、多层面的视觉要求,即适应审美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特征。当代壁面装饰画设计的创作是综合性的,设计者应综合考虑作品的功能性、环境性、公共性、材料使用等诸多因素进行创造。这种综合性创造不仅受艺术审美的制约,还涉及材料科学和材料美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问题。
总之,壁画艺术与建筑环境空间的紧密结合,在建筑结构和环境空间的视觉审美上,使单纯的物化空间变为丰富的文化空间,甚至升华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标志和灵魂。当代壁画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它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文明水平,起到了美化环境、文化传播、缓解现代城市人们紧张心理和生活压力的作用。因此壁画艺术与建筑环境的关系在当代城市文明建设中备受重视。
[1]唐鸣岳,赵松.壁画设计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张新荣主编.建筑装饰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彭克伟,刘强主编.建筑装饰与物理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