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淡看死亡

时间:2023/11/9 作者: 前卫文学 热度: 19477
如今社会上不少的人怕谈死亡。有一个故事:某君听说老友得病住院,便到医院看望。见老友病床空,便问,他哪去了?同室病友答,他走了。意思是,他出院了。可是某君却按如今的俗说,把“走了”理解成“死了”。于是,他回家后闹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来。

  一个人降生之后就伴随着死亡。即使是活过了耄耋之年,也总有死亡那一天。这种谁也绕不过去的生命终点,都知道谁也要去。可是如今人们变得避谈死亡,净说些故意让人肉麻的吉利话儿。我原以为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生死有了科学认识,会平静地视死如归。其实不然。怕死倒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状态。可是据我观察,人在堆起财富和握有权力之后,也同时潜蓄起对死亡的恐惧。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历代皇帝没有不怕死的。说古人不懂科学自然是情有可原。但是如今有些人越活越怕死,这却是一种对科学的悖逆。由死亡带来的厚葬死者,不但继承了埋葬多年的陈规陋习,而且发展了花样纷繁的“现代葬仪”。为此,不但浪费了大量钱财,而且已经毁掉了某些握有权柄的人们。问题是,虽然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天天有大量的人死亡,我们就要淡看死亡。

  说到淡看死亡,必然要说到战争。前些年我见过一个统计说,人类有史记载的5560年的历史中,大小战争有14531次之多。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说,在这些战争中总共死亡了多少人。但是大小战争中必有军人的阵亡,十三亿中国人的幸福里流动着军人的血,这确是个不争的事实。预备死亡,这是古今中外军人必有的心理准备。济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战前预计我军阵亡人数,有一个规划安排:

  预计南北线伤亡五万人中,阵亡约占20%,共一万人(北线4000人,南线6000人),每人包尸布五丈(一尺二寸阔土布),共需土布五万丈(北线20000丈,南线30000丈)。另需准备10%的干部棺材,计1000口(北线400口,南线600口)。

  这个史料中深含的战争悲壮,是如今的年轻人不会知道和无法理解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令人信服的是那个预备死亡人数,被战后的最终结果证明相差不多。因为南线国民党三个兵团未敢北援,双方基本上没有伤亡;而北线我军攻城部队阵亡3764人,比预算人数只少了二百多人。

  多少年来我总是难以忘掉“白布裹尸”的悲壮场面。心中总在回荡那些描摹中国古战场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常把这种古代将士悲壮豪饮,与“马革裹尸”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中人”“古来白骨无人收”的悲凉情感归并起来,去追溯“白布裹尸”的历史渊源,解释战争。

  那时,人的生命很便宜。我所在的部队阵亡一个战士不是五丈白土布,而是一丈二尺或八尺。阵亡者的后事处理都是在匆忙中进行:白布一裹,往土里一埋,堆起一个小坟包,插上一块木牌,写上阵亡者的姓名、部队番号和家乡住址,之后,再往他的家乡发一份“阵亡通知书”。到这里,这位阵亡者的后事也就办完了。至于那些无名烈士的后事处理,也就更为简单了。“一丈二尺白布”原是战士死后的一种埋葬方式,我们也把它看作一种待遇。要打仗了,大家总要说些谁死谁活的玩笑话儿,“赚它一丈二尺白布”,则成了一种笑谈死亡的口头禅。这种看淡死亡的壮士豪情,默默地潜入我的心灵深处,悄悄地驱赶着我对死亡的恐惧。我也就在这种不惧死亡的笑谈中悄悄地成长。这年我16岁。

  有一次战斗,我们连有两个战士在送炸药包去炸敌人地堡时,炸药包被敌人的子弹打响,他们的身体被炸飞了,收尸时无法分清谁是谁的。从这以后,大家都翻开自己的衣襟,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家乡住址。我学着老兵的样子,在自己的左腿右腿、左襟右襟上,都写上了“丛正里独立一团警通连战士山东省招远县第七区丛家村”。我之所以写这么多,因为怕自己的身体也被炸飞了,别人收我尸时分不清。这些预备死亡的想法和做法,是那时战争生活的重要内容。那时的军人几乎都在这种生死难卜中锻炼成长。这是我的军旅生涯中,十分珍视的一段永生难忘的历程。

  当然,人都怕死,我也怕。“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珍惜生命这是人的本能属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战争中你要是怕死,大家会把你羞得无地自容。所以,大家都把不怕死作为炫耀自己的本钱,去挖苦戏弄胆小怕死的人。“越怕死,死得越快。”这种有点宿命观点的生死预测,还常被哪个怕死的人的死亡证明是对的。所以,那时我相信。

  我们班里有个姓栾的战士,因为怕死跑回家了,这叫“逃亡”。国民党军队处置逃兵的办法常常是枪毙;而我们则是动员归队。因为我和小栾要好,连里就派排长带着我到他的家乡把他动员回来。巧的是他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就去打仗,小栾因为恐惧,跑进了我们自己的重机枪“射界”里,身中6颗子弹,死了。连长指导员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死有力地证明了“越怕死,死得越快”的无比正确。而我哭小栾的眼泪中,却暗含了那么多的痛惜与悔恨。我当时或在此后多少年来,心里总在说,如果他不归队,抑或是晚一天归队,他就有可能躲过这次死亡。战争应该放过他,他太年轻,才16岁。这种心灵深处的痛楚,一直伴随着我的生命走到今天。

  然而,使我的心灵稍安的是,小栾的父亲在到部队来认尸拉灵时,所表现的看淡儿子死亡的凛然大度。这位父亲在极度悲伤中,对部队没有提任何要求,只说了句:叫孩子回家吧!团里派运输连的胶轮马车,由我和排长赶夜路送小栾回家。马车在山路上颠簸,马灯在细雨中摇荡,那位父亲一直那么轻声地喊着:孩子,回家吧!

  我终生不忘这个细雨中的悲凉夜晚,也终生不忘我也可以称他父亲的那个伟大的父亲。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还有我们连二排的姚排长。令人特别伤心的是,姚排长年轻的妻子从家乡到部队来探亲,她刚赶到,姚排长的尸体也从战场上抬下来了。姚排长的妻子扑到丈夫身上那撕心裂肺的痛哭,把我们一连人,把我们驻地一村人哭得泪流不止。等到团里来人问排长的妻子有什么要求时,这位年轻的军人妻子也说:叫他回家吧!

  如今,我每闻生命赔偿的要价高得吓人时,眼前总会显现出那遥远年代的悲哀情景和小栾父亲、排长妻子的崇高形象。如今是人的生命价值高了?还是社会的道德贬值了?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万语千言。但是高扬道德旗帜,并守住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思想文化精华——道德,这道最后防线而不被污泥浊水冲垮,这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舍生取义,为国献身,是古今中外伟大品格的最高境界。荆轲刺秦上路时,当然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他决然赴秦;谭嗣同在知道反清失败,自己必死时,并不求生,而是慷慨就义;董存瑞、黄继光,都是在明知自己的生命将不再存在时,毅然举起了炸药包和扑向抢眼。在淡看死亡甚至傲视死亡上,我们的先辈和先烈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又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都成为民族气节的最高典范,教化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他们自己或者是他们的后人,曾经向哪里索取过什么生命赔偿。我知道,要求所有国人都成为我之所列中华英雄,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求所有国人,学习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高风亮节,却不为过。

  科学地对待人的生命,淡看自己的死亡,在世界范围内,早就有人走在了人类的前锋位置。一百年前一位英国妇女要求“安乐死”。近几年一些国家已经出台法律,使“安乐死”成为合法的生命归宿。据《青年报》报道,西安9名尿毒症患者,集体要求“安乐死”。他们不堪忍受长期病痛折磨,不希望“灰色化”的生活再继续下去,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另据报载,上海一位妇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用笔记下了她在即将离世的分分秒秒的生命体验。如今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研究人的“濒死体验”,已经成为许多学科的一项热点。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实验”,参加实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在濒死的22秒钟内,他们都看到了气象万千的世界。有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的“濒死体验”,在日本东京悄然进行。来自美国、日本、瑞士的16名志愿参加者,年龄从19岁到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一个名叫佛迪的试验者,在他死后的第三天,测试他的电脑收到他的信息: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了20多遍突然停止。一个23岁的白血病患者,在死亡后的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他的信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

  我把这些志愿参加“死亡实验”的人,统统称为勇敢的人,高尚的人。他们正在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穿越死亡的“黑洞”,打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让每个人都能平静地理智地也就是科学地看待人的死亡。

  我经历过很多癌症患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也不愿承认或不愿说出面临的残酷真实。那种夫妻相对,泪眼相视,各自心知,却还在强装笑脸的“相互欺骗”,实在是太痛苦了。如果能淡看死亡,坦荡地接受这种自然的生命安排,反倒可能延长生命的时日。

  毛泽东笑谈死亡的话,说得那么精彩、有趣,对世人是那么有教育意义。他常说,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都不死,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两千五百多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什么样子呢!他曾对护士长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人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上就装不下了。”他还多次对王海容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我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上,品尝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幸运,但没有体验过死而复生的滋味。战争给我留下了生命,但如今看到了我生命的终点,在并不遥远的地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己那个非去不可的地方,只是去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