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韩少功研究资料》作品年表勘误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争鸣 热度: 18880
原帅

  近年来.诸多学者费力投入当代作家研究资料的编撰出版,这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在文献资料方面的积累功不可没。这些资料向人呈现出作家们的“创作史”“发表史”,后来研究者借助它们,也可以深入触漠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研究资料由此与文学史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互文关系,这种关系重新打开了我们研究当代文学的视野和问题意识。不过,对这些作家研究资料的进一步考证与勘误,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我看来,这乃是与文献积累同样有价值的工作。

  我的勘误先从两部韩少功的研究资料开始。

  由吴义勤主编,李莉、胡健玲选编的《韩少功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乙种”之一。主要由“生平与创作”“研究资料”和“附录”组成,“附录”包括“作品年表”和“研究资料索引”。“作品年表”勘误如下:

  1.《战俘》,《湘江文艺》,1979年第1期。

  发表时间错误。应为1979年第1-2合期,第148-149页,下接160页。

  2.《飞过蓝天》,《中国青年》,1981年第12期。

  发表时间错误。应为第13期,第22-27页。

  3.《栏杆子》,《湖南文学》,1995年第6期。

  题目不准确。应为《马桥人物(两题)》,包括《栏杆子》,第4-7页和《乞丐富农》,第8-11页。

  4.《从创作论到认识方法》,《上海文学》,1983年第3期。

  发表时间错误。应为第8期,第92-96页。

  5.《信息社会与文学前景》,《新创作》,1985年第1期。

  时间错误。应为1-2月号,总第十六期,第43-47页。

  6.《棋霸》《猎户》,《新创作》,1987年第4期,第104页。

  发表时间错误。应为2-3月号。

  7.《即此即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7期。

  发表时间错误。应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版),1994年第1期,第21-22页。

  8.《在小说的后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7期。

  发表时间错误。应为第2期,第62-63页。

  9.《个性》,《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刊物错误。应为《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第125-126页。

  另外,廖述务编的《韩少功研究资料》,2008年6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第一辑韩少功的自我言说”“第二辑韩少功的研究论文选”“第三辑多重阐释下的韩少功”“第四辑韩少功研究论文、论著索引”“第五辑韩少功作品篇目”和“第六辑作品梗概”组成。廖述务是韩少功研究专家,专著《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创作研究》的附录是“韩少功创作年表”,此外还有论文《韩少功年表》(《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韩少功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因此,“第五辑韩少功作品篇目”所搜集的韩少功文学作品相当丰富。武新军在《关于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编撰的几点想法:以(韩少功研究资料)为例》一文中,针对廖述务所编写的作家年表的错误、不足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本文仅作勘误,如下:

  1.《开刀》,《湘江文艺》,1976年第9期。

  发表时间有误。应为1976年10月第5期,署名小暑,75-77页。

  2.《战俘》,《湘江文艺》,1979年第1期。

  发表时间有误。应为1979年1-2合刊,148-157页,下接160页。

  3.《起诉》,《湘江文艺》,1980年第2期。

  发表刊物有误。应为《芙蓉》,1980年第2期,177-185页。

  4.《癌》,《湘江文艺》,1980年第2、11期。

  疑为印刷错误。应为《湘江文艺》1980年第11期。

  5.《飞过蓝天》,《中国青年》,1981年第15期。

  发表时间有误。应为第13期,第22-27页。

  6.《诱惑》,《文学月报》,1986年第1期。

  题目不准确。应为《诱惑(之一)》。

  7.《申诉状》,《新创作》,1986年5-6月号总第24期。

  信息缺失。《新创作》1986年5-6月号应为第3期,总第24期。

  8.《棋霸》《猎户》,《新创作》,1987年2-3月号。

  信息缺失。刊物、发表时间等都正确,但是该杂志注明这两篇小说都是摘自《青年文学》1986年第4期。查1986年第4期《青年文学》,为《史遗三录》,包括《猎户》、《秘书》和《棋霸》,之后还有吴秉杰的批评文章《空白的艺术》,3-6页。对于这种转载,应该注明,否则会混淆作品最初发表的刊物、时间。而且对于用一个题目统摄几篇小说的情况,也应该详细注明各个篇目,方便读者查阅。廖述务类似问题还有《月光二题》,《天涯》2004年第5期,包括《空院残影》和《月下桨声》;《生离死别》,《山花》,2006年第10期,该期发表了《生离死别》(第4页)和《向死而生》(第8页)两篇作品。

  9.《故人》、《人迹》,《钟山》,1987年第5期。

  刊物、时间都正确,但是这是一个栏目,后接《答美洲(华侨日报)记者问》、吴秉杰文《韩少功小说创作探问》和《韩少功小传、作品目录》。廖述务将小说、散文两分,不利于直接呈现韩少功作品在期刊上发表的情况。可以按照发表时间排列,列备注栏,标明创作日期、体裁、栏目名称以及该栏目中的其他相关文章。同样的问题还有《是吗?》和《801室故事》,都发表在《上海文学》2004年第9期,没有必要分开列。该栏目还有周立民的批评文章《在探求“可能性”的路途中——读韩少功<801室故事)、(是吗?)》。endprint

  10.《暗香》,《作家》,1995年第2期。

  发表时间有误。应为1995年第3期,4-10页。

  11.《作揖的好处》,《海南日报》,1993年10月31日。

  刊物有误。查该日《海南日报》并无此文,而《青年文学》1993年第8期刊有此文,第20-21页。

  12.《闲邮拾零·感觉也可蜕变》,《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

  文章错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发表的是《致友人书》。

  13.《犯错》,《布老虎青春文学》,2005年第3期。

  题目错误。应为《犯错误》,第118-119页。

  14.《往事重读》,《上海文学》,1993年第1期。

  该文不是韩少功的,而是王安忆的。

  15.《南方的自由》,《绿洲》,1994年第4期。

  内容不准确。《绿洲》1994年第4期以“海念”为题,发表了三篇散文:《记忆的价值》《作揖的好处》和《海念》,第4-9页,后接《南方的自由》,第10-11页,并注明《南方的自由》是散文集《海念》的后记,第4-9页。

  16.《杭州会议前后》,《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信息不准确。《当代作家评论》该期第96页仅仅是一小段摘抄,《杭州会议前后》全文发表在《上海文学》,2001年第2期,第59-60页。

  17.《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发表时间错误。《作家》1985年第6期应为《〈文学的“根”〉补记》,编者附言:本刊四月号所载韩少功的文章《文学的“根”》,原附《附记》,由于我们工作的疏忽,在排拣时漏去了。这里特予补发,并向作者致歉。(第62页)《文学的“根”》发表在《作家》1985年第4期,第2-5页。

  18.《实现文学的多元化格局》,《文学报》,1986年12月18日。

  时间错误。应为《文学报》1986年第18期。

  19.《闲邮拾零·文学哈欠》,《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

  文章错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发表的是《致友人书》。

  20.《个性》,《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刊物、时间错误。应为《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第125-126页。

  21.《叙事艺术的危机——关于(马桥词典)的谈话及其他》,《小说选刊》1996年第7期。

  题目错误。应为《词语与世界——关于(马桥词典)的谈话及其他》。

  22.《思想的声音——韩少功谈话录》,《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

  刊物、时间错误。应为《新作文(高中版)》,2005年第Z1期,第23-27页。

  23.《韩少功:我喜欢冒险的写作状态》,《南方日报》,2002年12月31日。

  出处错误。正确出处待查。

  24.((年前的刺,年后的根》,《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6月25日。

  题目错误,应为《廿年前的刺,廿年后的根》。

  25.《情感的飞行》,《天涯》,2006年第5期。

  时间错误。应为《天涯》2006年第6期,第23-26页。

  26.《乡戏》,《海南日报》,2006年2月4日。

  刊物错误。应为《中学语文》,2006年第5期。

  27.《从创作论到思想方法》,《上海文学》,1983年第8期。

  题目错误。应为《从创作论到认识方法》。

  (责任编辑:王双龙)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