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为《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7月初版)的续篇。《中国当代戏剧史稿》的主要特点是:集大成;立新意;修信史。
集大成
“集大成”,表现在它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首先,从广度来看,它几乎涵盖了戏剧的所有领域。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对当代中国各剧种五十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论述。除占篇幅较大的话剧外,对戏曲、歌剧、舞剧等根据它们在历史上所占的不同地位,都作了相应的、充分的介绍和评论。尤其对戏曲的历史,《史稿》按照当代戏剧“话剧-戏曲二元共生”的基本格局,作了突出的展现。
戏曲,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剧种。它有数以百计的“子”剧种。据统计,“目前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声腔剧种约有三百六十余种。”《史稿》涉及到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川剧、晋剧、秦腔、豫剧、楚剧、汉剧、湘剧、桂剧、花鼓戏、梆子、梨园戏、赣剧、扬剧、蒲剧、莆仙戏、柳子戏、评剧、滇剧、闽剧、芗剧、采茶戏、吕剧、沪剧、眉户戏、高甲戏、潮剧、吉剧、龙江戏、淮剧、甬剧、粤剧、滑稽戏,以及少数民族戏剧藏剧、壮剧、白剧、傣剧、侗剧、布依戏、彝剧、苗剧、维吾尔剧、毛南戏、仫佬戏、蒙古剧、新城戏、八角鼓戏、唱剧、清戏等等。《史稿》能在一个统一的历史和理论的框架下描述如此众多的剧种,实在难得!
《史稿》不但对大剧种及一系列影响较广的重点剧目作了详尽的述论,而且对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小剧种及其颇有历史价值的剧目也十分关注,统统揽入自己的视野。譬如,1960年前后以流传于吉林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的小剧种——满族新城戏,只有一个专业剧团,由于张扬了自己民族的精神与气韵,产生了《铁血女真》这样厚重的作品,因而引起了《史稿》作者的重视。在书中有两处对它作了评介。《史稿》指出:《铁血女真》“在‘悲欢离合之情中写出‘天下兴亡之事,在人性的悲剧中写出历史的悲剧,赋予剧作深厚的社会内涵和人生况味。”这一评价,使读者能领会到这个小剧种及其代表作的历史价值。
从地域而言,《史稿》以大陆为主体,将台、港、澳戏剧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史”的完整体系。正如《史稿》所指出的:“应该突破多年延续的大陆‘社会主义戏剧一元的狭隘思路,摈弃单纯从党派和政治的视角考察与解释戏剧现象的思维模式,认真从民族、语言、文化的统一性着眼,以科学的态度来真实描述中国当代戏剧的历史。”《史稿》比较充实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这是对以往中国当代戏剧史著作的一大突破。
《史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寻到了大陆与台、港、澳之间当代戏剧发展历史的相互影响,某些差异和某些相似、相关之处:“如大陆1978年至1989年的‘思想解放与台湾1987年的‘解除戒严均对戏剧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又如戏剧创作方法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及其与‘开放大局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之关系,在两岸四地的戏剧发展中均有历史线索可寻。”等等。同时,《史稿》在这样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海峡两岸的戏剧发展历史中某些共同的规律。譬如:“当理性缺位、政治第一之时,就会产生出一种反启蒙、反现代的戏剧(如台湾1950年至1960年的‘反共抗俄剧,大陆‘十七年与‘文革中的‘阶级斗争戏、‘反修防修戏、‘革命样板戏)。”
从剧本文学与舞台艺术的关系来看,《史稿》十分重视“现代戏剧要具有文学性和剧场性的双重价值”的观点。它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每一部戏剧作品既深入论述其文学价值,又对其舞台艺术进行了相应的评论。戏剧文学研究,是《史稿》作者的强项;然而,他们对舞台艺术的评论,也有不少精彩的篇章。如关于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曹操文学形象与舞台形象的评论,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双重价值”的思想。它对曹操文学形象的评价是:“戏曲史上,何曾出现过具有如此丰富的心理内容的曹操?何曾出现过性格如此辩证对立的曹操?何曾出现过如此发展变化的曹操?创造这个形象,不是脸谱和行当的艺术所能胜任的。杀人之后‘哈哈大笑,宣称‘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这是脸谱化的曹操;杀人之后深感罪过,魂灵不安的,这是麦克白式的曹操。”它对曹操舞台形象的评价是:“文学剧本所提供的曹操形象,比戏曲史上任何一个曹操都具有更多的内涵,更难表演,尚长荣以其粗犷威猛的扮相、细腻传神的身段和刚柔相济的唱腔,出色地创造了一个堪与文学形象互为表里的舞台形象。”因此,“该剧演出气势雄浑、意蕴深厚,文学内涵与舞台表演相映成辉,在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中有突出的艺术创造。”这样的双重评价,比较全面地把握并表现了《史稿》所倡导的戏剧现代化的精神。
遗憾的是,有关舞台艺术历史的论述中,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话剧舞台艺术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评介,尚缺少应有的分量。
其次,从深度来看,《史稿》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史稿》在对当代五十年具有代表性剧目的评述中,显示了它的优势:它对每一个重点剧目,从主题、情节、结构、人物、语言到舞台艺术的导演、表演、舞台美术,作了具体而深入的剖析。它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在叙述中有评论,在评论中有叙述。即使没有读过剧本、没有看过演出的读者,对戏剧的内容和舞台表现,也会一目了然。而且,它是从审美的视角进行评述的。这样能使读者产生审美的联想,得到审美的启示。这无论是作为教材还是面对一般读者,都是十分必要的。恰恰在这一方面,以往的戏剧史或多或少有所欠缺。
它不但对当代杰出的作品如《茶馆》、《关汉卿》、《狗儿爷涅槃》、《十五贯》、《团圆之后》、《曹操与杨修》等的评述相当深刻,而且,对一些知名度并不高的优秀的小戏的评论也很精彩。请看《史稿》对吉剧小戏《燕青卖线》的评论:
《燕青卖线》中,一方是摆下擂台、张网欲捕梁山英雄的姑娘任秀英,一方是乔装货郎、意在攻心劝降的好汉燕青;一个秀外慧中,英姿勃发,一个胆大艺高,潇洒倜傥;一个话中有话,小心盘问,一个棉里藏针,细心点拨;最终是双方携手“里应外合,智取神州”!两人且说且唱,唇枪舌剑,对话有张力、有韵味、有风趣,而在整体风格上仍然是二人转的。
这样富于“文学性”的鞭辟入里的评论,书中到处可找到。
对重点优秀剧目的评论,如果将它们独立出来,都是一篇一篇出色的剧评。然而,《史稿》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戏剧评论上,而是与“史”的评价紧密地相联系。它站在“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些剧目。譬如,对《狗儿爷涅槃》的评价:
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是新时期大陆话剧探索的集大成之作。
在1980年代探索话剧的探索和现实主义话剧深化中出现的《狗儿爷涅槃》,明显地呈现出新现实主义的特色。‘新现实主义仍然是现实主义。直面人生、突进现实,真实地反映社会本质与历史发展趋势,是它必须遵守的艺术原则;塑造典型,在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中去倾听时代脉搏的跳动,仍然是其艺术追求的重心。但是,相对于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又有拓展和深化。它不再主要描写表层的、外在的矛盾冲突,而是探入现实深层去挖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真实反映现实,还力求挖掘现实深层所激荡的时代大潮的涌动和民族心态的积淀,及其蕴藏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根源,进而对整个民族历史、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的反思。形象刻画则从性格转向人的内心与本体,关注时代变革大潮中的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世界,着力挖掘人的心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些特点也都体现在《狗儿爷涅槃》的创作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