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育人功能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9315
■张 娟/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促使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重要条件。在整体上,需要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条件下,引导学生学会抵御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和负面影响,这样学生不仅会努力进步,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朗读育人功能

第一,能够陶冶情操。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其中的自然美,且利用和平的眼光对现代世界、人生进行思考,减少愤怒、哀怨等不良情绪,促使其更加理性。尽管在生活中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也能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第二,实现意志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还需要较强的意志力。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基于理性给予当与不当行为的分析。这种理性思维对后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是自主决定的,所以,理性和意志力关系很大。第三,有利于鼓励自我自动铃声。自我自动精神的形成和意志力关系紧密,如果自身的意志力比较强,可以彰显出比较强的自发精神。这种精神是独立形成的,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且所有的活动都是自己完成的。第四。形成正确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一种能够自觉抵御不良诱惑的思维意识,人们可以改过自新,主动按照社会的要求严格执行,不会做一些有损于他人的事情,会促使自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给予经典朗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羞耻感,明确其中的是与非,可以改正其中的不足,保证高尚道德理念以及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现状

(一)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了解不够,还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同时,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缺乏认同,特别是对中华传统节日,表现出明显的冷漠。我国的传统美德虽然产生于历史背景下,但是,其具备的超时代价值确很高,虽然在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下积极弘扬,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还需要充分结合,还需要将传统美德作为主要的执行条件。

(二)未彰显其重要性

从个体上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工作中,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且明确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仅有少部分认为还不利于其作用的发挥。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对社会、对家庭以及对个人具备的积极作用比较大,但是,还无法深入学习,得不到自身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有效培养,未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在该执行条件下,说明高职院校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过程中,总体的根基比较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学生还无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特别是受到社会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仅仅对个人的发展利益追求,总体存在自私自利的现象。

  基于以上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到多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原因造成的。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了解到,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司马迁、岳飞等这些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掌握少,甚至一些学生还无法说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致其问题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内的学生掌握的阅读量比较少,很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提不起兴趣,自身文化底蕴不足。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主动性不足,还不愿意积极投入进去,不仅认识不足,其动力不到,加强高职院校教学都是三年制,他们录取时候分数比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主观意识比较弱,到校园中学习多为被动形式。所以,究其原因,要给出合理的执行措施[1]。

三、经典诵读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

第一,基于经典朗读,能够增强对文化的学习自信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人们创造家园的精神财富,同时,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为文化建设中增强自信和实力。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经典朗读,加强对优秀文化的宣传,能够体会到民族精神,展现强大动力的民族特征,以促使育人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校园德育功能的展现,增强整个校园的文化地位。所以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2]。第二,基于经典朗读,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相关内容的形成,是学校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主要条件,有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营造,对学生的人格魅力展现和积极向上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建设,主要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条件,且校园文化在形成期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思想和良好道德,保证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资源,在该情况下,不仅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提供重要引导。第三,基于经典朗读,能够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校园的文化品位是校园人文内和育人思想的重要条件。要展现更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需要打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的,其含有大量的人生哲学,不管在文化继承和发扬中还是对人生的思考,研究其文化内涵,也将促使自身审美情趣的提升,能够为高职院校内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所以,我们需要经典朗读的渗透,以保证能够为我国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3]。

四、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育人功能分析

(一)诵读氛围的积极营造

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教学中,可以创建经典诗词的朗读活动,将其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内容,且利用校园内的广播或者在升旗仪式以及班会的时候进行宣传,确保在多个途径上形成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并且,在校园内,还需要通过黑板报、校园报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设计,增加有关的图画、名言警句等,保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创建,在该执行条件下,学生不仅会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更大兴趣,也会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继承[4]。

(二)实现研讨交流

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活动,通过校园网或者班会等,在期间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的开展。其中,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当前思想品质的执行现状,且给予一定反思。还需要了解当前学生为什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淡薄,结合具体原因给出针对性的执行措施,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教师与研究者思想,引导教师进行工作的积极参与和研究,确保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其与教学工作充分结合。

(三)展示活动的开展

各个班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按照年级,可以使经典诵读的内容难度逐步增加,其篇幅不断加大的情况。还需要保证类型更加多样,且在多种形式下构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现展示活动的积极设计,在这种执行条件下,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使他们增加对经典内容的了解,且在执行期间能够按照古典文的要求进行诵读,促使自身行为更加规范。

(四)使诵读的载体更加丰富

高职院校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结合,且充分结合校园教材,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确定出适合的内容。同时,美术课程教师还需要把握时机,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素养和培养,为学生引入一些著名的书画,保证学生能够加强对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节日,比如,国庆节,将经典朗读和音乐艺术充分结合,且引导学生在期间学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整个艺术活动展示不仅更加丰富,学生也会感受到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时间,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师进行指导,保证每个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比如,每天早晨,进行五分钟的经典朗读,同时,学生在自己的成长日记中也可以对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自评。

(六)校内外的结合

高职院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工作中,为了在经典朗读中发挥育人作用,还需要将其与一些企业进行结合,使学生充分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我与他人的评价,保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各个领域,并按照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原则,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延伸,增强德育价值,保证其积极渗透到现代社会发展中。

五、结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经典能够为学生的人生提供更大价值条件,伴随学生日后有效成长。在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将其与经典朗读进行结合,并在长期发展下坚持经典朗读,为其构建开放性的执行活动,这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和发展下,也能促使其育人功能的发挥,保证现代合格人才的积极培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