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21753
■李 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择业观是对大学生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时的综合体现,是人们对于就业目的、就业意义等方面的最根本的看法以及态度真实反映。当下各大民办院校辅导员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其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去,进而引导其毕业生能够建立起相对科学、合理的择业观以及成才观是当下各大民办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内核。

一、调研方式以及调查对象

这次的调查活动主要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大数据采样样本为基础,用完全随机和指定采集样本两种采集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后,结合课题组已开展的实践成果制订除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态度、就业方向、就业标准计以就业影响因素等五大方面,共30题。

  为保障问卷调查所得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得反映辽宁省内各民办高校毕业生得择业观现状。课题组主要以辽宁省内得五所民办高校大学生为样本,该五所民办高校主要学科有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也有主要理工科学科较多但同时开设艺术类学科的院校。同时从该五所民办高校的办学历史看,其中有辽宁省内最早创办的民办院校,也有近些年才创办的民办高校;并且该五所民办院校中既有学生规模上万的民办高等院校也有规模较小的民办高等院校。这次网络问卷调查一共收集了2351份样本。其样本覆盖面较广,涵盖各个阶层、不同家庭状况、不同地区、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其中男性同学占43.26%,女性同学占56.74%,共产党员占1.61%,共青团员占95.87%,群众占2.52%,大一学生占比69.85%,大二学生占比15.11%,大三学生占比9.97%,大四学生占比5.07%。样本中来自城市的同学占比为42.06%,来自城镇的同学占比23.86%,来自农村的同学占比为34.08%;样本中家庭年收入不到两万的同学占比为35.43%,家庭年收入十万以上的为17.25%。

二、当下各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一)各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认知

每个人的就业认知是对其自身思想状况、就业规划、就业政策、就业环境等多方面的了解以及看法。就样本中的分析来看,大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长处短处都有着相对清楚的认知,其中52.76%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其表示很清楚,对自身条件不太清楚的占比为41.06%,对其完全不清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占比为6.18%。样本中多数学生对其自身的感兴趣的工作是清楚的,这部分学生占比为45.69%。并且样本中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总体具有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样本中对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做过规划的民办高校学生占比为56.77%。就样本中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的理解情况分析,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了解过目前国家的就业政策,这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占比为66.89%,但大多为被动了解,例如新闻主动推送,朋友家人之间聊天得知,主动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意识不强,有56.46%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做问卷调查中表示自己没有主动了解当下国家最新就业政策的意识。但就就业环境的认识来分析,样本中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对于当下就业环境有着充分的了解,在问卷中表示自己对当下就业环境的不清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占比仅为3.14%,在“你对自身所在专业学科的未来就业环境的了解”一题中,也仅有2.66%的学生表示自身对其不清楚。

(二)各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态度

择业态度是人们对于就业、择业先后问题的看法。在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可以看出在就业、择业先后顺序问题上,79.16%的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先就业生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选择自身较为感兴趣的职业。同时在是否需要就业的职业与其自身所学专业匹配这一问题上,76.42%的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不需要与其自身所学专业对口,并且坚持一定要职业与其所学专业对口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占比仅为15.43%。另外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后的职场适应问题有着相当正确的认识和极其端正的就业态度。

(三)各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取向

一个人的择业取向可以在就业时综合反映出其自身的择业态度、择业认知以及择业标准。在本次网络问卷调查中,仅有少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毕业时不选择直接就业找工作,选择毕业直接就业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占53.73%,选择继续考研或者时出国留学深造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占比为31.54%,选择毕业后创业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占比仅为14.73%。在本次网络问卷调查中,在面对“在女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时,社会上有部分人认为“学得对不如嫁得对,请问你怎么看”这一问题上,有56.78%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表示对这句话坚决的反对,并且表示现代女性要独立自主,打破陈旧观念实现经济独立,但仍有7.88%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这句话表示赞同。随后在面对“对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啃老族’,你是如何看待的”这一问题上,57.68%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这样的社会现象表示反对,仅有3.22%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表示赞同。通过问卷调查中的这两个问题的反馈得知,当代民办大学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大多持有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正确人生观,并且对当下社会中出现的“毕婚族”、“啃老族”等不良现象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以及看法。

(四)各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标准

一个人的择业标准是其自身对于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猜想以及期待,它能够客观、直接地呈现出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问题上的价值观。在本次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中,在面对“你希望你未来从事的职业能够为你带来些什么?”这一问题上,样本中的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舒适稳定的生活”,选择第二多的是“财务自由”,选择第三多的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其占比分别为71.31%,68.76%以及59.64%。选择“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并且能够服务社会”的占比仅为22.17%,从这一系列的数据可得,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在进行自身职业选择时,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首先选择满足自我。另外,在与毕业后期待的工作地点有关的问题中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就业的最多,其次是选择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就业发展,最后才是去基层城镇以及农村就业发展,其占比分别为56.98%、37.66%以及5.36%。

三、对引导教育当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观的建议

(一)进行完善、全面的职业规划教育

当下,已经有很多民办高校意识到了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建立了香瓜的呢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并且在这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及耗费了很大的精力。但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就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坚持选择与自身所学专业所匹配的岗位占比为15.43%,进而能够得出当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对自身所学专业认同度不够、忠诚度不高这一现实现象。另外还有一极其不好的现象,就是大多数学生对其自身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没有一定的想法。要想减少这一现象,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需从初中开展到大学阶段,让学生在年少时就种下自身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种子,在填报大学志愿是能够有所依据,有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填报志愿,进而在学校中能够积极地学习与自身憧憬职业有关的知识。

(二)各民办高校学生应当适度的进行自我调节

在引导本校学生进行正确地择业观建立上,各大民办高校则无旁贷。但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地择业观的责任并不全在各大民办高校身上,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也应当做出相应努力,进行一定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产生畏惧心理,出现信心不足的等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择业认知不够,对自身情况以及就业市场不够了解。因此高校学生应当主动了解国家最新就业政策,并且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身情况、职业兴趣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全方位的了解。另外应当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职场实践中去,丰富的实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了解当下的就业市场和建立起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择业认知。进而在对自我了解足够深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按照其发展规划对自身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强化和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民办院校在就业时相对于公办院校本身就略显竞争力不够,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引导民办高校学生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良好的择业观有助于其就业找工作,各大民办高校也应建立起相对完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以及科学的择业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