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百家姓之于姓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 热度: 13889
文/袁义达 陈建魁

  百家姓之于姓

  文/袁义达陈建魁

姓氏起源

于姓在中国100个大姓中排名第38位,在山东和东北最有影响。当今于姓人口大约占了全国总人口的0.49%,总人口近700万。

  当代汉族于姓主要有两大支:子姓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子姓。商朝时,盂器皿是当时生活中的必需品,河南睢县一带生活着一支擅长制作盂器皿的部落,称为盂部落,也称为于方,即在甲骨卜辞中所屡见的盂方。到了商朝后期,盂方为商所灭,商王武丁之子被封为于侯。周初国灭,子孙以国为氏。于侯子孙分别迁于河南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这是史书上最早记录的于姓人群,于氏至少也有3300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武王姬发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于邘(今河南沁阳西北邘台村),称为邘叔,建立邘国。邘叔的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邘。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后来有人把“邘”字的“邑”旁去掉,成为于氏。当代于姓多自称为周武王的后裔。姬姓于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

  此外,两晋十六国时期,居住在东海郡(今山东郯城)的于姓人中,有人随拓跋部北迁于代(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部),融入鲜卑族,改姓万忸于氏,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鲜卑姓都改为汉姓,万忸于氏恢复为于氏。于姓还有一支系复姓“淳于”氏所改。唐朝元和初年,为避唐宪宗李纯的名讳,复姓淳于氏,因“纯”与“淳”同音而被简化为于氏,为于姓扩充了新的人口。

传承迁徙

于姓早期主要在发源地河南北部一带繁衍,在战国末年开始向外地发展。其中,迁至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的一支,西汉时出了于公。于氏的崭露头角,正是始于汉代的于公。于公去世后,其子于定国子继父业,汉宣帝时升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东海于氏因于公和于定国等人而世代官宦,繁衍昌盛,形成东海望族。三国时魏国名将于禁、唐代中书舍人于季子,都出于东海于氏。这支于氏在北魏、北周世代高官显宦,形成了于氏第二个著名郡望:河南郡。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是于氏又一个聚居地,在高陵、三原、杜陵等地出了不少官宦人物,形成了于姓的另一个郡望:京兆。由于淳于氏主要繁盛于河内,因此,由淳于氏简化而来的于姓以河内为其郡望。宋元以来,于姓更是播迁四方,分布于全国各地。台湾的于姓族人是明朝末年从福建迁入的,目前,台湾的于姓族人大部分生活在台南和嘉义等地。到了近代,一些于姓族人走出国门,远赴海外开拓发展,现侨居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

族群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于姓历代名人85名。历史上于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汉西平侯于定国;东汉方士于吉;三国时魏国名将于禁;唐朝时的三位宰相—太宗时的于志宁,高宗时的于頔,懿宗时的于琮;北宋水利家于涄;元代兵部侍郎于钦;明朝民族英雄、社稷之臣于谦,文学家于慎行;清朝“清官第一”的两江总督于成龙,大臣于敏中;民国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抗日名将于学忠;当代文字学家于省吾。

姓氏古村落及宗祠

邘国故城 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处的西万镇邘邰村东。邘国故城分东城、西城。东城城址平面略成长方形,现存东垣和北垣,城墙由夯土筑成。北垣发现三处城门遗迹。城内西北隅的“钓鱼台”,传说为西周名相姜子牙的钓鱼台,高9米,占地1300平方米,似为宫殿建筑基址。城外分布有墓葬,出土有鼎、豆、筒瓦、板瓦等陶器。该城始建于西周,战国、汉代曾予以增修。西城原有四门,南门刻石为“古邘城”。

  于成龙故居 位于山西省方山县来堡村。被封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就出生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方山县境内发现于氏文物82件,收集有关于成龙的民间故事和佳话100多篇,于成龙墓地、故居、家祠等主要遗址尚保存完好。

  开封镇河铁犀 位于河南省开封城东北2.5公里的铁犀村。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生于杭州,但祖籍是考城县(今兰考县),又曾任河南巡抚,著名的镇河铁犀就是由他督造的。明洪武年间,开封河患严重,于谦被任命为河南巡抚,着力治河。为了鼓舞老百姓的治河信心,于谦命人铸造了一只铁犀,放在黄河边上。镇河铁犀被放在铁犀庙内,至今保存完好。

  杭州于谦祠 于谦生于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祠堂巷)。1457年,于谦被冤杀于北京。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义子于康扶棺南下,将其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于谦冤案平反后,为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旌功祠”。500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的旧迹,自19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间,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正殿是于谦祠的主体部分,也是陈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面宽21.8米,进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像高3.2米,基座1.3米,为海水浪花图案。

  北京于忠肃公祠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于谦被平反昭雪后,故宅改为忠节祠,后在祠中立于谦塑像。清顺治年间,像毁祠废,清光绪年间重建。祠内东侧建有奎光楼,为两层小楼。上层为魁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五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189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神坛。1976年,魁星阁在地震时被震毁,小楼亦被拆除。

  于氏双楼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塘头镇。于氏双楼系清代末年翰林于齐庆故居。故居设计精巧,造型奇特,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在古建筑中堪称一绝。两楼均为砖木结构,青砖黛瓦,正看为一楼独立,旁看两楼相连,其间有楼梯相连,远远望去,好似一对俊秀的孪生姊妹携手而立,故又得名为“姊妹楼”。

  天津于家大院 位于天津市北马路东段南侧,北起北马路,南至三义庙街,东侧与大观楼后、西侧与北海楼后相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何、齐、于三姓在此联合建房,形成里巷。房舍建成后,何、齐两家将房屋一并卖给于家,故名“于家大院”。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彩虹里”。

  潍坊于家大院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于氏一族先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文登大水泊,后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迁入潍县(今寒亭区)。发展到十九世主人于学濂时(清咸丰、同治年间),于氏家族已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殷实人家。当时,宅院占地大约两万平方米,目前,开放的院落分别是张雪岩纪念馆、于氏名人馆、民俗院落、起居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革命历史展馆等。

  于右任故居 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关镇西关斗口巷5号,建于1879年。于右任先生是三原人,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故居原占地约200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院,房舍数十间。由于历史久远,现大部分建筑已荡然无存,仅保留有故居北院房屋3间,一株老槐树及于家祠堂和5间磨坊。1992年,三原各单位、群众、台湾标准草书学会等各界人士,为纪念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筹措资金,在三原县城“西三”一级公路西侧修建了于右任纪念馆。纪念馆1997年11月开馆,占地近7000平方米,主楼为三层仿古建筑,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黄瓦灰墙,飞檐垂柱。

  本栏目协办单位: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

  (下期百家姓之欧阳姓 敬请关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