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研究的结果
(一)关键期假设
当提到关键期假说时,学习者经常会想到Lenneberg这个名字。他声称,对儿童来说,有一个以神经为基础的时期,大约在12岁时结束。当孩子们长大后,要完全掌握第二种语言就相当困难了。一般来说,关键时期可以总结如下:(1)他们关注非常具体的事件和行动。(2)周期的持续时间限制在可预测的结束时间和明确的定义内。(3)在此期限之后,特定能力将逐渐消失。
但是,关键期假说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吗?
(二)研究现状
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主要问题是儿童是否能比成人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尽管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无数的分析并得出了很多结论,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些是相似的。Krashen(1982)和Larsen-Freeman(1991)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成人一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更快,而从长远来看,儿童的学习效果更好。
根据长期的研究,儿童在大多数语言领域的学习中比成年人做得更好。只有很早就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他/她才能掌握母语口音。但短期研究表明,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比孩子快,年龄大的孩子比年龄小的孩子学得快。但成年人的优势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这种优势就会消失。
Asher&García(1969)邀请了71名年龄在7~19岁之间的古巴移民参加一项测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五年或更长的时间。他们被要求大声朗读一些英语句子,并由一些英语母语的人进行判断,结果是从“本地口音”到“明确的外国口音”。在1~6岁的儿童中,有68%的儿童带有近乎本地的口音,而且没有明确的外国口音。在7~13岁的人群中,41%的人有接近本土的口音,16%的人有明确的外国口音。在年龄最大的人群中(13~19岁),有66%的人具有明显的外国口音,而只有17%的人具有近乎本地的口音。
Seliger 、Krashen和ladefoed(1975)要求美国和以色列的394名移民进行母语测试(英语和希伯来语)。结果显示,到达年龄是成功掌握母语口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10岁以下的人中,85%的人讲话几乎没有口音,而只有约7%的16岁或以上的人没有口音,甚至只有一个成人学习者没有外国口音。
Oyama(1976)对60名居住在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和10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了一项实验。这些受试者被要求阅读一段短文并复述他们生活中的恐怖时刻。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判断他们的语言。根据实验结论,6岁左右的儿童比12岁以上的儿童有更好的口音表现。这种口音很早就出现了。
在Patkowski(1980)之前的研究中,他让两位母语为英语的人从0~5对口音进行评分。研究对象是67名母语完全不同的美国移民。他的实验材料来自于口试采访者。他发现这对到达后的年龄有很大的影响。一项新研究的数据表明,33名15岁以下的移民中有15人能得到5分,而年龄较大的移民中没有一人能得到如此高的分数。
(三)研究的总结
那么,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年龄是产生本土口音的一个原因。如果孩子在六七岁之前就开始学习第二语言,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有本土口音。在6岁到青春期之间拥有第二语言的母语口音的机会越来越少。进入青春期后,想要实现本土口音就会越来越难。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验中,没有一个受试者接受过发音训练。技能训练后的口音成绩还有待观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强动机的学习者会有意识地接触目标语言,从而获得更好的口语口音和发音。但实际上,英语和荷兰语属于同一个语系,它们都是日耳曼语。因此,荷兰语的英语学习者可能不会比古巴或中国等其他语言的使用者有更大的困难。虽然这些研究可能不是那么充满说服力,但它仍然表明发音是可以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得的。总之,这和年龄没有什么关系。
年轻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有了一些问题。例如,他们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周的学习时间可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学习者在有限的内容中接触到目标语言。他们的语言老师可能不是母语老师,或者他们没有办法在学校外讲第二语言。而有些孩子专注并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这使得他们说第二语言时带有更多的本土口音。
在报告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习得第二语言方面有很强的动机。解释上述结论的原因是: 儿童会拥有强大的动力,是因为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与复杂的语法或句子结构相比,教师更注重交流技巧,而这种语法或句子结构更能吸引儿童。另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像成人学习者那样反对学校的强烈意志。
此外,除了社会因素外,成就率与最终成功的水平之间也存在差异。确切地说,虽然成年人和青少年在初期会做得更好,但从长远来看,通常儿童会做得更好。除此之外,关键时期的概念也令人怀疑,因为一些成人学习者的确能像原生一样获得母语。有研究认为,尽管儿童更有可能成功学习第二语言,但成人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
最近的调查还研究了语言习得能力的年龄差异是否出现在所有语言的因素中或仅出现了很小一部分特征。孩子们在获得母语口音方面具有优势,例如第二语言的口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针对青春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成人学习者,认为他们仍然可以掌握第二语言,甚至是母语者无法理解的。
总而言之,没有明显的反对意见认为儿童逐渐地比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好。孩子们可能没有成人学得那么快,但从长远来看,他们会表现得更好。
二、儿童与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比较
许多调查研究都解释了儿童掌握第二语言的原因。结论如下。(一)新知识的获取和处理
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能更好地学习第二种语言。这是因为当孩子面对新单词时,他们只储存了少量的语义元素,这使得他们的大脑更容易处理。但是成年人会接受所有的信息输入。大量的信息输入会给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带来麻烦。根据Goldwyn & Newport(1993)的研究,有限的输入对语素研究有好处。总之,少即是多。(二)通用语法因素
普遍语法是人类大脑的一种内在机制,它起源于乔姆斯基的著作。孩子们用它来学习母语。因为UG,他们可以快而好地学习母语。但是UG在成年人身上失去了它的功能。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必须运用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或间接地使用UG。事实上,语言能力并不依赖于推理或认知能力。(三)大脑过程因素
正如上面所列举的,大多数成年人在长大后就失去了获得母语口音的能力。因为5~7岁的孩子对语音信息有较强的感知力。他们的母语和第二语言有很明显的区别。当学习者面对目的第二语言时,他们会有意识地将目的语与母语联系起来。第一语言的语法和发音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这个时期主要发生在5~7岁之间。孩子们在7岁后还在继续成长,逐渐失去了掌握母语口音的能力。虽然有一些成人学习者达到了母语口音,但一般来说,成年人很难用母语口音说第二种语言。(四)心理原因
孩子和大人都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换句话说,他们想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当人们学习一门新语言时,第一个挑战将是口音。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其他同学和教师面前发音错误是很尴尬的,会对他们的自我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一些学习者会保持沉默,以避免这种情况。然后他们逐渐失去了动力和信心。相反,那些仍然保持口音模仿能力的年轻学习者,他们学习一种新语言会更快更好。然后,他们会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因此,这些学习者获得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他们会在语言学习上更加努力,以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这个意义上说,发音会刺激或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
三、结语
年龄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但研究人员在以下几点上达到了一致:(1)关键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在这个阶段后,学习者仍然有机会掌握第二语言。(2)成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表现较好,但很快就会被儿童超越。儿童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比成人快,而成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效果比儿童好。(3)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学会纯正的口音。成年人能说一口流利的第二语言,但很少人有本土口音。(4)儿童的语言潜能水平高于成人。(5)年龄对第二语言语法习得的影响不大。但不同年龄段的人语法学习速度和熟练程度不同。(6)不同L1背景下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会有所不同。例如,当学习者把英语作为L2来学习时,如果他们的L1与英语相似,那么他们会比那些L1与英语完全不同的人学得更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