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易学思想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23242

一、前言

易学系统的用法思想涉及阴阳、五行、体用、干支纳音、天文星象,贯穿天地人三才。生涯规划简单地讲,是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所做的逐步计划并不断完成最终形成的完整的目标规划,指导个人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学科优势等。这种易学思想将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人生与生涯、生活与社会等各个方面。合理的生涯规划需要有正确方法帮衬,保证个体生涯规划顺利进行,但大部分个体在生涯规划领域缺少正确方法的指导。有些个体很想对自己的生涯进行规划,甚至做过一些尝试,但由于缺少正确的方法,最终只能把自己的理想束之高阁。生涯规划中需要掌握的四个能力:识别知识及信息收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决策和确立目标能力;执行力及自律能力。建立自主规划、自我管理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生涯规划就是我们了解自我,了解世界,合理规划、积极行动,有效应对,最终不断适应生活、发展自我的过程。而做生涯规划就是了解目的地,了解自己的“预算”,并且积极出发的过程。当然,这个目的地不是唯一的,预算也是变化的,但这个“以终为始”的思维,积极探索,有效行动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它能给我们一个参照物,一份目标感,一份对未来的期待与力量。

二、易学思想对生涯规划的意义

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生涯规划指的是我们在一生中不断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结合探索的结果,形成长期或短期的目标,然后不断积极行动,有效决策,行进发展的过程。人类只要涉及认识事物,就必须根据参照物分辨阴阳。离开了阴阳,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固有的平衡。用最简单的一个现象说明一个原理,一瓶水,我们以瓶口作为参照物。达到瓶口,就是满了;未到达瓶口,则是不及。超过瓶口则溢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阴阳二元原理。瓶口就成为一个标准的判断点。这里却蕴含着很多易学原理在里面,我们可以深化这个问题。当整个瓶子里没有水时,就破坏了刚才我们所说的阴阳界限。已经突破和转换了我们这个命题。而当水超出瓶口时,也完全破坏了我们这个阴阳标准。当我们破坏了某种平衡,事物就会发生转换,甚至性质的改变。特别是在生涯规划中,我们都是在维持平衡中去遵守这个规律,通过有效的生涯规划,可以使我们的个体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易学思想可以在生涯规划中使个体不断地获得外部信息,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知彼是生涯规划抉择的基础,知己就是认识与了解自我,知彼就是探索外在的世界。这些信息包括职业、组织、社会等多方面,当获得的外部信息越多,对自己和职业工作认识就会加深。第二个维度,从每一个当下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确自己的角色,结合个人期待,合理地应对。这样对一个一个事件的有效应对,就是生涯规划的内容。总的来说,生涯规划就是我们了解自我,了解世界,合理规划,积极行动,有效应对,最终不断适应生活,发展自我的过程。对个体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不足,包括企业、岗位、职业发展路径,等等,这个是我们比较缺少的,但这又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融合易学思想,是建立生涯发展共同体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社会行业的了解,对具体职业的准入要求、基本素养、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调研,明确未来的职业倾向与发展可能性。

三、生涯规划存在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认识你自己,一个人必须清楚他是如何形成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探明所有的倾向、反应、隐藏的动机、自我施加的信仰和追求。一般通过四个维度,即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来判定。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想在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 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缺乏自我认识,在现实中导致了两种极端——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或者缺乏自尊,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自卑自贱。无论他们彰显出多么强大的、不可一世的外表,还是表现得可怜兮兮、悲天悯人,其实质都是一样:不能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己,严重缺乏有关自己的知识,更没有真实客观的自我形象,狂妄和自卑的表象下都试图掩饰一个空乏的内心世界。由于缺乏自我认识,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地从外界寻求支持,目光都只关注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外界的批准,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自我身份,因而更加不会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明晰的认知。

(二)缺乏清晰的社会认知

了解社会认知是规划生涯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着生涯规划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建立在对社会认知全面了解基础上的生涯规划,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但目前来说,大多数个体对社会普遍缺少科学的判断和理性的分析;对自己将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有的甚至还没有清晰的目标,有的对所想从事的职业的具体内容根本不了解;对社会的经济形势还停留在一般了解或不了解的层面上。执行生涯目标的具体措施,是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但大多数个体只有规划的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的很少,加上自身意志不坚,导致缺乏规划的执行力,规划意识与行动脱节,阻碍了其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

四、易学思想对生涯规划的指导方法

(一)易学思维中整体思维在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易学思想十分强调各种行为关系的和谐,认识到了极致,我们这里重点了解其中人与人的行为和谐。自然界的发展和谐有序,由之产生的人类社会也应当遵循某种既定秩序,和谐而有序地发展,因而《周易》认为人类社会是天地、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周易》指导现实人生的作用,教人如何在人生各阶段的各种情形下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态,以致达到人生理想的目标。构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步,即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在自己擅长的专业上做出深度的同时,兼顾知识的广度,在相关的专业领域上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你做的是技术,还是中后台的管理,或是所谓的各种dirty work,你能创造的价值都是有明显的天花板的。如果你从事的工作只能单纯地靠出卖脑力和体力,那么就算是能力再强,天赋再高,24个小时不睡觉,一个人最多也就顶俩,顶仨,这是人的生理极限所决定的,因此,你就需要有整体思维意识,拓展可以给你带来项目来源的中间人及合作伙伴是上杠杆,拓展分销商与经销商是上杠杆,雇佣员工给你干活是上杠杆,通过金融手段用别人的钱帮你挣钱是上杠杆。

(二)易学思维中类象思维在生涯规划的应用

易学类象思维是一种智力游戏,即由已知推测未知,因此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对已知信息的准确把握与分析实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要学会通过推测环境因素对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从而了解自己在本领域、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以及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等,做出精准定位,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审时度势,及时调整。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最理想的生涯规划就是个体能找到与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也就是说,遵循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工作,更容易获得乐趣和内在的满足感,最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的择业目标是否能实现,除了个人才能、经验、机遇等条件之外,还取决于个体的生涯规划期望是否合理,要充分利用易学思想,这样能使自己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很快适应和发挥个人的潜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个体在职业发展中融入组织目标,把个人愿景和绩效目标相连接,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计分卡及个人计划,把组织绩效目标给予员工的压力转变成员工自我成长的仪表盘,这样,工作将带给员工更多的意义,员工将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使员工从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同时,为了实现目标而主动地提高工作技能与表现。有效的规划能使个体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包括性格、兴趣、气质、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突破并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确定人生的方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