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文翻译情况简介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汉语古诗中的各种辞格,有些如对仗、回环、顶真等辞格的翻译呈现度相对较低。这与该辞格的独特程度有密切关系,凡与某种语言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反映了该语言所属民族的思维特性的辞格,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物,翻译的呈现度就会较低。研究发现,汉语中互文修辞的翻译,对等译出的情况也比较低。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分析唐诗中互文的英译情况。二、互文翻译情况具体表现评析
(一)译者基本体现互文,且翻译“信达雅”皆至
我们发现有的翻译者将互文修辞翻译出来了,而有的翻译者并没有将其翻译出来。但这并不是我们划分翻译好坏的绝对标准。严复曾提出过“信达雅”的翻译理论,许渊冲先生曾提出过翻译的“三美原则”,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了这些译作,其中有部分诗句,其英译也算是佳作。如: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The age-moon still shines o’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
But our frontier guardsmen have not come back at all.
Were the winged general of Dragon City here,
The Tarter steeds would not dare to cross the frontier.(许渊冲,1998)
“秦时明月汉时关”包含了互文的修辞,于无形中展现丰富的内容。意为由秦至汉,在漫长的岁月里,明月就一直永久地照耀着关塞,突出了征战时间之长,战事之苦。以宏大的时间跨度以及后面描述的辽阔的空间跨度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苍茫的意境,这一意境又与此诗的主题紧密相连。许渊冲先生在正确理解原诗的基础上,通过“still shines ov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较为准确地将此诗的互文所表达的意义翻译了出来。其中,“still”“ancient”两词又正好照应了原诗互文中体现的时间的久远,符合严复所谓的“信”这一原则。其次,原诗用词非常凝练。而译文同样表达通畅简洁,明白清晰,没有冗余的话语,体现了严复所说的“达”这一原则。再者,该译文情境交融,很好地再现了原诗所传达的意境,符合了奈达所说的“动能等值”观念和严复所提出的“雅”的原则。
(二)译者未能理解互文,翻译有较大缺憾
有一些译作,因译者本人对诗中的互文现象没有充分关注,因而在翻译时,没有体现原作的意蕴,而这些诗中互文的功用又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就造成了译作远逊色于原作。如: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a)The host alights from his horse,The guest is aboard.(偬仕编:1999)
b)I,the host,dismounted and saw the guest in the boat.(许渊冲:1998)
c)Having dismounted our horses and hoarded his boat,we raised our cups… (张廷琛、魏博思,1997)
“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本义是:主人和客人下马来到了船上。以上的英译三个译本,我们可以分析其优劣以及各自所侧重运用的翻译理论。
就互文修辞英译所传达意义保存最完整的,应当是张廷琛、魏博思选译的版本:“Having dismounted our horses and hoarded his boat,we raised our cups… ”将诗句的主语整合成主客一起下马一起上船,准确地把原诗的含义传达了出来,此译法应当是采用了邵志洪的意译法,即当源语形象和喻义的结合关系对译语来说很陌生,难以移入译文或者源语形象在上下文里不太重要时,可采用概略化或释义的方法译,即只译出喻义。该版本的译法便是比较直观地译出了原诗的意义,也比较符合许渊冲“三美原则”中将“意美”放在首位的想法,是最为贴近原意的译本。
完全没有将互文修辞所隐含的诗意翻译出来的应当是第一个版本:“The host alights from his horse,The guest is aboard.”简单地将“主人下马客在船”理解为“主人在下马,客人在船上”。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译者没有注意到原诗中存在互文修辞;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译者采用了欧阳桢“文学翻译三个标准”中的“自明”原则,即译文在被阅读时,并不需要读别的东西以助鉴赏和理解,就像在读原文时一样。但翻译显得生硬,没有诗的韵味。
许渊冲先生的译本虽然也没能将该诗句中的互文修辞翻译出来,表达出主客同时下马,一起上船的意义,但是译文对“the host”做了说明,“saw the guest in the boat”实际上暗含了“主客同上船”的意义。这比较符合顾正阳先生的淡化式翻译原则,即由于对原文辞格做出淡化式处理,而造成原文雅的风格的淡化。当加注、文内说明用典等都会导致译文缺失诗意时,就得忍痛割爱,淡化原诗的诗的风格,译出辞格所要表达的大体的意思,以帮助读者跨越文化的障碍。这是比较中规中矩的版本。又如: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a)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Qin,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c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
That never a Tarte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威特·宾纳、江亢虎,1929)
b)The age-moon still shines o’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
But our frontier guardsmen have not come back at all.
Were the winged general of Dragon City here,
The Tarter steeds would not dare to cross the frontier.(许渊冲,1998)
可以发现,宾纳的译本完全忽略了对互文修辞意义的解释,机械地将其译为“秦朝时的明月汉朝时候的关口”这样的字面意义。他是一个美国翻译家,应该是对原诗中的互文修辞不了解,故而导致翻译失误。许渊冲的译本“The age-moon still shines o’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将“明月”和“关”融到一个意境中,情境交融,在保障诗歌原意的基础之上,积极地对译诗进行了再创造,充分体现了成仿吾《论译诗》中的构成翻译法,即是译者用灵敏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诗的生命捉住,再把它用另一种文字表现出来的意思。许渊冲先生自身的诗词修养及再创造的高深功力,使译文浑然天成,不事雕琢。
木兰诗
南北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Their general fought hard,battle after battle,/and one day died in battle./the soldiers were ten years and more in the field/before they marched home in triumph.(丁祖馨,1992 )
b)The captain had fought a hundred fights,and died,
The warriors in ten years had won their rest.(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c)Generals laid down their lives in a hundred battles,
and valiant soldiers returned after ten years’ service.(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这三个版本都将原诗译为“将军历经百战而牺牲,壮士十年之后凯旋”,出现了一定的失误。就“三美原则”(许渊冲,1987)来看,这三个译本都在“意美”上有所缺失。就“音美”来说,第一个译本“battle after battle,and one day died in battle”在音韵上通过单词的重复,营造出一种反复回环的音韵美,体现出“音美原则”。就“形美”而言,第三个译本“Generals laid down their lives in a hundred battles,and valiant soldiers returned after ten years’ service”在翻译的词序上与原诗最为接近,且上半句与下半句使用相同的语序,体现出一种对称的形式美,侧重于遵循“形美”的原则。第二个译本在“音美”和“形美”上都处于中等,属于比较保守的译法。
(三)译者欲体现互文,但翻译处理不佳
有些译作,译者对互文的特点和功用有所了解,但翻译的处理却不见得很好。如: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The slanting Plough and Southern stars shed dying light.(刘琦注析,许渊冲、唐自东译,2004)
“北斗阑干南斗斜(阑干:横斜貌)”属于当句互文,“阑干”和“斜”均是为了体现北斗和南斗的横斜之状。译者关注到了互文修辞格,并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但是对“雅”的追求有待提高。顾正阳先生说过,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诗人在写“意境”的同时,就投注了他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感情,投注了他的思想及其对“境”的褒贬态度(顾正阳,2006)。此诗前二句和后二句形成对比,前二句极言春夜的寒意和静谧,隐隐约约暗含着诗人内心的落寞孤寂之情,而后二句画风突转,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而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讯息。前句译文对照而言虽体现了互文,但略显平淡。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In the quiet mountain no human voice is heard,Os mathus flowers shed their old petals at night.(许渊冲,1984)
这里也是对句互文。“人闲桂花落、泰山空;夜静桂花落、泰山空”。此译本译出了“人闲春山空,夜静桂花落”的意味。该译本较为符合顾正阳的表层意境理论,表层意境也称第一象限意境。这是最常见的意境,可比较容易地从表层意象(群)中获得。它包括:意境浑融、以境寓景、景中情。该译本对原诗中“人闲”“夜静”心内心外之宁静相融合有一定的体现,即将译诗的词序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是总的说来,并没有译出原诗所包含的“夜晚的静谧,于静谧的舒适中而透出来的空寂之感”。这可能是因中文古诗词本身的意蕴难译所致,王维的诗歌本身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意境之美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
三、关于互文英译的设想
互文的修辞是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翻译需根据需要,采取灵活的形式。译诗,原则总体上在忠实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内容、形式、用词等这方面忠实于原文;另一方面,又因语言的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原诗的含义而创造性地利用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可以发现,互文在英译时,译者都采用了一定的创造性的手段来翻译,真正完全将诗中的互文完全翻译出的反而较少。笔者认为,在古诗歌英译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原则都能得到完美的遵守,特别是在互文修辞的翻译中,译诗对原诗的形式与内容的保全往往不能兼得。如果只注重形式的复制,就可能会歪曲其内容,甚至译文的逻辑不通;如果只注意诗歌原意的保全,有可能会失去诗歌的形式美感。在面对互文修辞翻译时,我们首先应当对互文修辞诗歌的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纯粹写景的互文诗歌,就不要求完全把互文修辞所包含的原意翻译出来,它主要是追求将诗歌的形式美感体现出来,而不应为了保全诗歌的原意而降低形式美。我们可以将其“音美”“形美”适当地放在“意美”之前。但像叙事型的,或带有说理性的古诗歌,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以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对“意美”及“忠实性”原则的要求就比较高,要求用恰当的方法体现其互为表里,或互为补充的关系,单方面的翻译会造成读者对诗的原意的表达或理解上的极大困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