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打开电视,几乎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赛事充斥荧屏,不是海选名模,便是挑战歌星,五花八门的“秀”,层出不穷的“选”,尤以各种“最美”、“最好”为火爆,吸引了千千万万男女青年乃至少年的眼球。许多人把出人头地的梦想,义无反顾地押在“一夜成名”上。
父母渴望子女成龙成凤,子女们巴不得一夜成才,声名远播,这几乎是人同此心,无可厚非。但愿望总归是愿望,若想真正达到某一个目标,没有艰辛的努力,不付出心血与汗水,那只能是水中捞月,画饼充饥。
试看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大贡献的人,哪个不是自幼苦读,十年寒窗,终生勤勉?没有一个是靠侥幸而获得一辈子成功的。换言之,一个文明、强大的民族,歌星、名模自然不可或缺,但是毕竟不能只靠这些“软件”打造一个富强的国家。表明一个民族强弱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水平,是科技和教育水准,是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却少有倡导青少年认真读书的节目,更少有介绍科学家、教育家、作家、艺术家如何成才、成功的节目。我们的青少年大多只记住了一些歌星、笑星和名模,并且把他(她)们当作偶像崇拜,追星追到失态的程度,而对于那些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把水稻从亩产几百斤提高到两千斤,修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水库的科学家、建筑家们却一无所知。有的媒體还公然宣称:市场经济需要自娱文化,自娱文化也有载道、言志、审美功能,还有宣泄作用。
自娱文化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曾对国民起过文化的普及作用,然而一旦传媒介入,并以此类节目担纲,甚至发展到了“泛滥”的程度,就容易造成国民文化水准下滑,民族文化失语,这就成为一个民族的隐忧了。笔者不得不痛心地指出,某些大众传媒对极个别的侥幸“成功者”津津乐道,让年轻人误入“一夜成名”的陷阱,使本来就浮躁的心越发浮躁,造成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放弃刻苦努力,一门心思探求捷径。媒体还时不时宣扬一些靠“旁门左道”出名的怪才,像什么倒立唱歌,用胳膊肘写字,倒着走几公里路,原地转几千圈,一口气儿喝十几瓶啤酒等。真不明白,过分宣扬这些东西,于青少年有何裨益?
青少年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他们特有的长处和优势,但是好奇也易走向偏执,求知也可能被误导,因此正确引导、给青少年推荐一些好的榜样至关重要。有人就是因为幼年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后来成了探险家、航海家;有人儿时读了居里夫人和牛顿的故事,培养了终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乃至成了科学家。青少年的可塑性极强,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之外,大众传媒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媒体理当自觉肩起这份社会责任。
【原载2014年8月2日《人
民日报·金台随感》】
插图/我上一辈子山挣得也 没有她一次出场费多!
/佚 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