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写的人字

时间:2023/11/9 作者: 人民文学 热度: 11825
钱福新

  1993年,安徽省物资能源有限公司初创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那时,正值邓小平同志南巡不久,李士杰同志审时度势,坚持“意识领先、立足市场、产业定位、重在效率”的战略思想,努力捕捉市场的亮点,适时调整资本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短短5年时间,一个仅几十万元起家的小公司,迅速发展成为雄居皖北地区的中型商贸企业。

  买了三列火车,呼啸驶向皖北大地

  我国市场经济形成和发育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剥离旧思维形式和进行观念变革的阵痛。李士杰领导的安徽省物资能源有限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他对这场变革的认知。

  李士杰出身农民,戎马生活较长。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生事物有着较强的直觉感悟能力,李士杰商海弄潮处变不惊、思维敏锐、坚毅果敢和大手笔作风,无不与他丰富的阅历有关。

  1992年,刚提升为商业局局长的李士杰,主动提出亲自办公司搞经营的想法,有关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的政府官员中是不多见的。当经理后的李士杰当即派员奔赴沿海对“三资”企业进行考察,他想搞清“三资”企业在机制上同国有企业存在着哪些不同。

  靠什么去适应和占领市场?他弄明白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经营“自主”。企业只要依法经营,其他不受政府的干预。李士杰得此“真经”,坚定了改制的信念。接下来便向本地体改委和工商管理部门咨询:可不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三资”企业一样不受政府真接管理的公司?由于当时宿州市还没有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领导认为李士杰的想法符合改革精神,却不知怎样搞法。恰好这时报纸报道了上海“一百”在国内率先成立“无主管”责任公司,李士杰得知后“欣喜若狂”,当即决定,新公司就叫“无主管”的有限责任公司。地、市体改委以“试点”的名义批文同意。当公司开业时,李士杰请人在公司大楼屏风上写上了“新思路、新机制、高速度、高效益”几个大字,这是公司的宣言。

  购置火车自备列一事,这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是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那是1996年初的事,当时随公司业务的迅速拓展,煤炭购销量激增,运输车皮不足成了公司发展的“瓶颈”,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仍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靠限制发货量来屈就。大家都感到车皮制约的严重性。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士杰得知江苏一家同类公司因拥有自己的火车专列,在经营活动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他就寻思,我们能不能也购置专列?当李士杰把这一想法向大家通报时,全公司顿时哗然。有人认为,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一是国家卖不卖,二是专列真的买来不可能“玩得转”。再说买火车占用那么大的资金,万一出现闪失,公司就完了。李士杰也感到事关重大。但李士杰一旦看准的事情,就敢见之于行。他坚定地对大家说:“风险是成功的机会成本,不敢冒点风险,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他一面给大家做解释工作,一面着手向有关部门咨询,对诸如投资效应、运营方式、手续环节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同铁道部济南车辆厂签订了购车合同书。1996年4月28日晨曦初现,淮北大地刚从沉睡中苏醒,一辆喷有“安徽省物资能源有限公司”字样的崭新的自备专列,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呼啸着驶向安徽省宿县车站。

  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李士杰这一冒险之举获得了巨大成功。公司有如此快的发展,离开火车自备列是不可想象的。尝到了自备专列的甜头,又接连购置了三列自备火车。经营条件彻底改观,经济效益连年翻番。人们认识到,现代经营的实质是一种“观念”的经营,新思想的产生和运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在市场竞争中,公司是一棵成长的树

  李士杰能够理智地面对市场的变化和人事的沉浮。李士杰从不懈怠和盲目乐观,并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不让一时的成功挡住开阔的视野。前些年,当地政府要上一个新项目,决定让李士杰出国参与项目考察,考察回国后,他对新项目的特点和自己的经验特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感觉到自己长期从事流通领域经营活动,对管理生产型企业缺乏经验,主持这样一个新项目没有把握。当领导考虑他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人选时,李士杰婉言谢绝。这在常人看来,正是仕途晋升的好机会,他却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不能者不为。他常说:“对涉及公司重大产业方向问题,没有把握的事不能干。”在公司经营的主导商品问题上,他一直抓住煤炭不放。这基于他对该商品经营渠道和环境的稔知和对煤炭市场前景的准确分析。他深知,经营煤炭比经营其他商品难度相对要大得多,不仅环节多,占用资金量大,而且利润菲薄,但因业务稳定,渠道通畅,看准了市场前景,所以虽有诸多不利因素,他还是情有独钟。事实上,本地原来就有十几家经营煤炭较有实力的公司,禁不住商海的恶风险浪,大部分已先后倒闭。这说明确定了主导经营商品仍免不了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他把煤炭作为市场方位,是因为煤炭作为基本能源,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有居民用煤和生产用煤;生产用煤企业中有工业生产用煤和电力部门用煤等。在煤炭营销方式上,可给工业企业直接供货,也可供给煤炭中介公司,即供货对象和渠道多种多样。李士杰通过对自己的优势和煤炭市场的分析,认为民用煤随着能源多样化,用量将呈下降趋势;大批中小企业,虽然机制活,利润丰厚,但操作不规范,市场波动快、经营风险大;中介公司更无定数。要使经营上规模、上档次,必须着眼于煤炭用量大、市场稳定、操作规范的国家大型企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后备资源丰富、运输环节熟悉、善于协调公关、信誉好的优势。通过长期业务动态比较和筛选,他最终选准华东地区大电厂和马鞍山钢铁公司作为供煤对象。因为这些国家大型企业人员素质好,用煤量大且稳定,是长期开展煤炭业务的最佳客户。

  几年来,李士杰和他的公司一直呈上升趋势,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又发挥主导产业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商品的经营,把业务做深做细做活。公司营业额从原来几千万元发展到今天的近两个亿,效益也不断攀升,即使在近两年内国家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欠佳,用煤量减少,卖方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业务依然如一棵大树蓬勃长大,绿意葱茏。

  “风流”两字是大写的,“人”字是大写的

  李士杰并非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由于曾在计划经济时期从事过企业管理工作,受其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公司成立之初,也走过一段弯路。当时煤炭经营市场尚未打开,李士杰将主要精力放到开拓市场上,对企业内部管理主要沿袭传统“人治”的方法,相对粗放、简单,管理效益观念淡薄。当时,公司人员成分较复杂,计划经济条件下养成的“吃大锅饭”思想尚未根除,致使职工上班不按时,工作互相推诿,人心涣散,风气不正,工作失误多,尤其是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经营债权债务不明,发货收货账目不清,货款回笼率低,盈亏账目不清。管理的混乱给少数利欲熏心的人钻了空子,他们或虚报冒领,或中途截留现金,更有甚者是个别业务人员,竟里应外合,采取高价进低价销和暗地分赃的办法,侵吞公司资财,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面对这些问题,李士杰认识到,如不变革管理思想,改进管理方法,严明纪律,贯彻激励原则,继续让散漫疲沓和“吃大锅饭”的思想作祟,放任各种假公舞弊行为滋长,企业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从内部掏空,就会因失去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严重的管理问题使一贯侧重经营的李士杰不得不痛下决心集中时间来解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他一方面潜心阅读管理理论书籍,一方面集中公司人员联系实际,总结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要求人人参与,找经验,摆问题,提建议。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李士杰提出“以人为本,抓管理、促经营,让管理出效益”的指导思想,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对关键性的科室如财务科、调运中心等机构,采取内外公开招聘的办法进行人事更新;增设了负责公司内部监督的审计科和对业务合同监督的法律顾问室;强化员工日常行为管理,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制定各种制度近200条,对岗位职能进行量化,逐月考核,季度讲评,劳酬挂钩,使每个人都置于制度监督管理之下。做到用制度规范人,用目标引导人。这一系列举措驱散了李士杰心头多年的雾团,使他得以轻装上阵,也使得公司面貌为之一新。

  李士杰的扎实苦干精神是出了名的。在任市燃料公司经理期间,由于民用煤计划有缺口,他南跑北奔,四处求人弄计划外煤炭,以满足市民的需要。煤拉回来后,为了能保证送到市民手中,他一天到晚在本市东南西北各炭场第一线指挥煤球生产。那时他的孩子小,上学路远,需要接送,可他经常误点,有时想起来接孩子已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至今提起此事,还觉得欠孩子的太多。

  有一个至今让人难忘的故事: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李士杰听人说浙江省计经委投资部分资金在安徽煤炭生产矿上,按协议,安徽省煤矿要以供给浙江省煤炭的形式来返还其投资。但是返还煤需浙江省计经委自己去操作实施。由于中转环节多,手续繁杂,每年返还煤计划都兑现不了。当时省有关部门正准备开协调会,会同浙江省计经委来解决这个难题。当李士杰得知次日省有关部门要开协调会讨论这一问题的情况后,连夜驱车赶到杭州,向浙江省计经委的同志说明来意,经协商,浙江省计经委同意返还煤由李士杰公司代理。随即李士杰又持浙江省计经委代理协议书连夜返回合肥,第二天上午8点,当省计划协调会议开始时,李士杰已提前一小时赶到会场。省里有关同志得知李士杰昨天下午得知信息,今天一早就手持同浙江签好的协议返回合肥时,无不吃惊地说:“李士杰,你真是深圳的速度。”李士杰诙谐地回答说:“不,这是宿县的速度!”公司人人都知道李士杰行踪不定,常年过着吉卜赛人式的生活,经常几天连跑数省几个城市谈业务。只要是业务需要,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身体适应不适应,也不论是生病住院还是出国在外,从不影响工作。由于他大部分时间是在车里休息和工作,为此有几位驾驶员因承受不了工作负荷而先后调离。他们说,一个人给李局长开车实在是受不了。无奈,李局长只好用两个驾驶员。他不打麻将,不唱卡拉OK,不跳舞。他自嘲说,“我是名曰风流,实不风流”。李士杰同志的“风流”两字是大写的,那就是为了事业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那叱咤风云的气魄,那也就是大写的人字。

  考虑到他高血压和痔疮时犯的身体状况,他身边的几位助手常提醒他,公司现在经营稳定,效益也不错,建议他外出旅游休息一下。当身体不适时,他也曾闪过这种念头,可一旦吃药调适好一点,他还是忘我地工作。由于工作占据了他整个生活空间,以至于第一次痔疮开刀未愈就南跑北奔,结果造成创面大面积坏死化脓,险些得败血症,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他的工作精神有时达到叫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公司业务一般集中在中原、华东一带,在该区域里,他从来没有心思在办完一桩业务后去公园景点玩玩。前年全国煤炭定货会在桂林召开,这是他从未去过的地方,近20天会议未出门不说,会议结束了,各路人马均出城游览桂林“甲天下”的山水,李士杰专留一天时间,让驾驶员去逛逛,自己却留在房间里清理下一年的经营思路。

  自80年代以来,李士杰相继在三个经济部门担任主要领导,他走到哪里事业就“红”到哪里。他是本地知名的扭亏和资本增值专家。了解李士杰的人都这样说:“如果谁能像李士杰那样全身心投入,即使不一定会有他这般辉煌的业绩,但你一定不会输。”

  一座桥,构筑起宿县一道风景线

  李士杰领导的安徽省物资能源有限公司在一路高歌进军大市场得到较为丰厚的回报的同时,他没有追随时髦者的后尘,没有效法“大款”们的纸醉金迷,而是坚持创办企业的初衷,即“发展企业,造福社会”。

  扶贫济困是李士杰和公司最乐意做的善事,1997年的春节临近,风雪裹挟着北国寒流袭向淮北大地。宿州市燃料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公司早已资不抵债,偌大的单位人去楼空,当李士杰问起公司职工过年情况时,近于木讷的张经理说,由于公司连年亏损,不仅职工工资分文未发,公司和职工也因交不起水费、电费,春节将面临断水停电的困境。李士杰目睹眼前凄凉萧条的景象,不禁感概万千,随即叫他们立即统计困难职工名单,计算全年市燃料公司的水电费款额,李士杰当时承诺,由安徽省物资能源有限公司负责补交市燃料公司全年的水电费,并一次救济市燃料公司每人一个月的工资,总计达20多万元人民币。当老职工接到李士杰经理送去的过年费并听说春节不会停水停电的消息时,无不感激成涕。今天宿州市燃料公司职工每当提到李士杰同志,都满怀深情地说:“他是个大能人、大好人。”1997年宿州市发生水灾,他亲自带领大家去察看灾情,回公司后经研究,支援本市重灾区蒿沟、顺河两乡救灾款20余万元。临近春节,他得知家乡蒿沟乡柳沟村一部分困难户吃粮烧柴有困难,又派员用10辆汽车送去近300吨煤和5000多公斤大米。1998年暑期,地区三县市又暴雨成灾,一部分乡镇夏季近乎绝收,地、市领导号召人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并组织地、市机关企业开展“献爱心,捐资救灾”活动,李士杰得知消息后,积极响应,一次性捐款21万多元,占现场总捐款数的一半,受到在场领导的表扬,经电视报道后,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

  如果说给特困职工的救济和给农民救灾是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的话,那么,捐资助学、支持教育是李士杰对百年树人所做的又一善举。李士杰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公司的经营中深感人才的难得和教育的重要。每当听说因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大量流失,或因经济困难学生失学的消息,他无不痛心疾首,不能自已。因此,在教育这块圣地,李士杰关心投入得最多。在这里也集中地反映了李士杰的人生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993年公司成立不久,当他听说宿州市惟一高校宿州师专近年来人才外流严重之后,在经济实力尚不足的情况下,他一次性拨给师专10万元人民币支持师专设立“优秀青年教师奖”;听说“宿州市一小”设实验班要建电脑学习室,他叫人购置十几台学生电脑送去;地区商干校办学困难,他指示公司捐给近10万元的钱物;宿城一中提出要建国家一流学校,他为一中设立长期“优秀学生奖学金”和“特困学生助学金”。就在我写该文的同时,李士杰经理又让人给市第一职业高中送去32000元的图书。

  1997年,一天中午,李士杰驱车去某单位途经十二小学门前,因正值学生放学,学生伴随来接的家长,人潮如蚁,东西两向车辆无法前行,由此车子堵了很长时间。回公司后,他说起此事,公司的同志说,十二小学门前无论早中晚,只要学生放学就是这种场景,天天如此。由于人车混杂,不仅造成交通堵塞,还出过数次交通事故,重者致死,轻者致残。有人说,宿州市太穷了,其实,修个过街天桥一切都解决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士杰当时就说,这个主意好!此事关系千家万户,庇荫后代,意义重大,这桥我们修了。李士杰和他的公司花了50万元,一年之后,一座壮观的过街桥飞架在市十二小学门前,构筑起宿州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站在这座桥上,李士杰能望到很远的地方。他知道,他和公司的路还很远很远。

  〔责任编辑 沪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