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贝的出现,让卢布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字水平。卢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期间就发表一百多篇文章,拿着这些货真价实的成果,他顺利地进入了让人羡慕的机关工作。虽然文学和机关公文有一定的距离,但深厚的文字功底,很快让卢布在机关里站住了脚跟。三十出头的卢布很自信,他坚信相面人对他说过的话——你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二十出头刘贝是学经济的,从事机关文秘工作自然吃力。领导把他交给卢布带,让他喊卢布“老师”。刘贝很聪明,和卢布说话,不喊老师不开口。卢布看他写的材料像中学生的作文,格式不规范,语言不朴实准确,内容空洞单薄,每次都尽心尽力地给他指出来,卢布觉得给刘贝改材料,比自己写还吃力。好多次,卢布觉得刘贝喊自己老师,很贴切。然而,令卢布不解的是,机关上上下下开始异口同声地赞誉刘贝,夸刘贝是“笔杆子”、“青年俊才”、“前途无量”,夸他写的材料是“大手笔”、“字字珠玑”、“恢宏大气”。而自己,再没人夸过。哪怕是正常的客套话也难得听到。一次,局长也对卢布说,刘贝材料写得不错,你是老同志,要好好支持他。卢布赶紧迎合,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心里却说,他的材料,还不是我改出来的,应该说是我教得不错呀。卢布很迷茫,觉得《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在身边真实地发生了,但他知道,他永远等不到有个小孩喊出真相的那一天。虽然刘贝还是喊他老师,卢布却陷进了无尽的郁闷之中。一年后,机关要提拔一个办公室副主任,论年龄论资历论贡献,大家都认为非卢布莫属,但最终宣布的结果出人意料,刘贝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成了卢布的直接领导。领导专门找卢布谈话。不是安慰他,而是让他全力支持刘贝的工作。卢布解不开心中的谜团,问领导,难道我的文字水平不如刘贝吗?领导很严肃地说,你写的材料是不错,但你的材料没有一次得到市领导的肯定,而刘贝进入机关不久写的东西,市领导看了就说好。市领导都认可了,你说。你们俩谁的文字水平高?卢布想说,刘贝写的东西都是自己精心改过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知道如果他这样说了,领导会认为是侮辱他的能力和决定,对自己将会是百害而无一利。回到办公室,卢布拿出自己写的材料,和刘贝写的材料仔细比较,猛然觉得,刘贝写的东西确实不错,而自己写的那些文字,好像有点呆板,有点僵硬。有点老套。当了办公室副主任的刘贝很高兴,专门请卢布喝酒,反复感谢他对自己的指导和支持。酒酣之后,卢布问刘贝,你的文字水平怎么进步这么快,市领导都说你的材料写得好?而我,写了这么多年,市领导怎么就没有夸过我一次呢。刘贝笑了,老师,你不知道,那个市领导是我叔叔,他为了我的进步,自然要在咱领导面前夸我了。我知道,在写作方面,你永远是我的老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