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922
■杨思羽 刘诗永/四川旅游学院

  进行校企合作,仅靠学校和企业之间协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部门从中协调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地消除校企合作之间的障碍。近年来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大量文件,可以看出我国现在对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十分重视,强调要通过产教融合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技能型人才的质量。现在很多院校校企合作并不深入,没有真正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这既需要高校调整合作机制,也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不断调动企业和学校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为我国产业发展培养优秀技术型人才,促进产业转型与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一)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

现在很多企业都比较倾向于面向社会招工,招聘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员工,对于人才培养方面并不是很重视,主要由于一是担心人才培养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进程,二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很多企业并不想和学校合作。故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时,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注意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结合,避免由于人才培养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有些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技术要求匹配度不高,学生并不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此外,校企合作还存在合作时间短暂的现象,使得刚刚建立起合作关系的学校与企业还要再浪费精力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每一次校企合作的进程都非常缓慢且深度有限。很多校企合作甚至只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地对学生进行技术培养,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意识非常弱,只是为了让他们完成产品订单,并没有通过订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术培养。

  为解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首先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其次学校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只重视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企业本身的盈利,校企合作应该以互惠互利为前提,而不是牺牲对方的利益。最后企业老板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摒弃以前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思想,着重培养企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润。

(三)校企合作平台缺乏

在进行校企合作时,经常会出现无论学校或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在进行管理时管理队伍都是临时组建的现象。这就导致学校和企业在进行沟通协商时,会因为管理人员的不专业出现一些失误。

  进行校企合作,原本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对于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校企合作发展前景是良好的。但是在我国从学校角度而言,很多学校领导依旧秉持着传统管理理念,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不同步,导致学校与企业交流存在阻力沟通不畅,阻碍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使得企业内部并没有相关机制对校企合作进行规划,并且由于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使得校企合作在实行中会出现很多矛盾,最终导致校企合作失败。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建设

1、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通过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可以使得校企合作更加有效。校企双方在进行招生、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企业可以派遣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更好地了解实践操作,这对于他们未来在企业进行实践有很大帮助,也能够提高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效率。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对课程的设置、学生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脱离以往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对于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有很大帮助,可以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2、建设理事会,强化校企合作

  要想使校企合作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理事会或类似组织管理机构,确立理事会的成员、权利以及工作职责,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企业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教师也要及时的和企业技术人员互相进行交流,协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方法,校企之间也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在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之前,要及时的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各种事宜进行规划处理,确保校企合作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够有序地开展。并且理事会或类似组织管理机构也要确认实习生在企业的实践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工作的实施细则。建设理事会可以使校企合作各方面事宜都能够有序地进行,对于校企长期合作有很大帮助。

  2、深化互惠共赢机制

  在实行校企合作之前,还要深化互惠共赢机制,确保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都有所收获。校企双方需要明确: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从学校就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养,缓解技术性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不断地进行实践训练;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技术研发,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学水平,使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优化,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声望。

  3、完善沟通交流机制

  学校与企业之间要以各种形式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够保证校企合作长期有效地进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践中各方面的内容,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企业也要派遣相关人员到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吸取学校教育中的优点。为了促进学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可以定期举办技术大赛等校企结合的比赛,让学生们通过比赛进行实践交流,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进行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地对学校和企业进行鼓励,每年树立优秀的校企合作模范,给他们颁发证书,鼓励其他学校与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并且相关部门也要给予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对学校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补助,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1、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制度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不断的优化学生的技能与理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校级合作不仅仅是指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还意味着企业需要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在学校内对学生进行实践理论指导。校企合作的进行要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制度,实现“双主体”育人,一起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采用学校企业双考核的标准。

  2、健全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制度

  对于学校内地教师,可以将他们的实践经历与职称奖金挂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给学生们甚至老师们上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校师生的实践能力,在以后给学生授课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在给学生进行实践授课的过程中,学习到学校内的理论内容,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结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是未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国家要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加有效地保障。学校与企业之间也要不断更新合作理念,建立相关合作平台,促使校企合作能够更加有效平稳地进行,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