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代口语诗的先驱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门文艺 热度: 11506
向卫国,文学硕士,副教授,供职广东茂名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中西诗学。在《学术研究》、《南方文坛》、《名作欣赏》、《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甲骨文专家。本诗最初发表于1920年1月5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后收入《女神》。《女神》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影响巨大,自不待言,以至于闻一多先生说:“若论新诗,郭沫若的诗才配称新诗呢。”但是,本文只谈其中这一首诗的特殊意义。

  郭沫若一生的思想前后有很大的变化,早期则十分驳杂:“郭氏在日本,受到了革命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想的熏陶,受到了斯宾诺莎、尼采、泰戈尔、达尔文、克罗齐、歌德、惠特曼、列宁等人著作的影响,形成了以泛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朱自清先生也曾说郭氏的诗中“有两样东西,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不但诗里没有——泛神论,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无论是陆耀东先生说的“泛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还是朱先生说的“泛神论”和“动的反抗的精神”在《三个泛神论者》这首诗里都有充分的表现。

  泛神论(Pantheism),在东西方都有古老的传统,东方以印度思想为代表,西方以古希腊思想为代表,派别极多。其共同性在于,认为宇宙(或自然)、万物(表相),与惟一的神(本体)具有同一性;差异性则在于“神”的观念,如谓神即自然、神即绝对精神、神即理性等等。泛神论在十六、十七世纪有广泛的影响,本诗所列举的印度诗人Kabir、荷兰哲学家Spinoza皆为泛神论者,尤其斯宾诺莎是近代泛神论思想的代表人物。至于我国的庄子是否可称为泛神论者,还有可探讨之处。老庄之言“道”,更倾向于“自然”本身,其中没有多少“神”性,旨趣大不同于西方或印度。中国人自然崇拜的倾向也是有的,但“自然崇拜”是否就意谓着将“自然”视为“神”则不一定。当然,这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由于“泛神论”之“神”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它对于反对中世纪正统神学曾起过积极作用,因而有利于现代民主思想。斯宾诺莎就曾因为与正统神学思想的冲突,而于1656年7月被犹太人公会永远革除教籍,搬到阿姆斯特丹南边的一个村庄里,靠磨制光学镜片维持生活。青年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受其影响,视为必然,因为浪漫主义表现自我、崇尚自然的思想与泛神论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对郭沫若来说,“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其中,更多的不是对“神”的敬服,而是神化的“自我”。这一点对于理解郭诗乃至中西一切浪漫主义诗歌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西方浪漫精神的产生正是西方思想摆脱古典主义,走向现代的转折。

  泛神论也好、民主思想也好、反抗精神也罢,出现在郭氏诗中都可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影响所致,并不为我们所惊奇。我们惊奇的是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方式,它的纯粹的口语和民间性。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中国诗歌爆发了一场“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大争论。在这个背景下来看郭氏近90年前的作品,忽然感觉到当我们面对诗歌的时候,时光并没有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快速地流逝。“靠打草鞋吃饭的人”、“靠磨镜片吃饭的人”、“靠编鱼网吃饭的人”:还有比这更口语化的诗吗?它们似乎比今天的许多口语诗更像口语;还有比这更具有民间精神的诗吗?诗人列举的三位哲学家或诗人,用今天的话说都是当时的精英知识分子,但他们都不介意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来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诗人用一个最朴素的“爱”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显然,诗人这种艺术对象上的选择,跟他的泛神论思想有关,后者正是其艺术的根柢。而这,也是整本《女神》的最迷人之处。

  附:《三个泛神论者》

  我爱我国的庄子,/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因为我爱他是靠打草鞋吃饭的人。//我爱荷兰的Spinoza,/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因为我爱他是靠磨镜片吃饭的人。//我爱印度的Kabir,/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因为我爱他是靠编鱼网吃饭的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