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华裔地质学家许靖华教授在他的新著《大灭绝》中,综合了近十余年来各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就,和他本人的科研成果,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相当明确的解释。
恐龙是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两个地质年代中占绝对优势的生物,但在中生代之末和新生代之初的间期却突然灭绝,为什么?按照进化论的说法,是因为它们在生存竞争中,被新生的、适应能力比它们更强的哺乳动物所战败,作为劣者的一方被消灭了。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
最好例证。
但这一论点却在几方面遭到质疑。(一)如果恐龙是被哺乳动物战败而消失的,那就应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缓慢连续的过程。但地质记录却显示,恐龙族是在极短的时期内突然消失的。(二)如果恐龙是被哺乳动物消灭的,那就应当是先有哺乳动物的大发展,然后有恐龙的大灭绝。然而地质记录却适得其反,乃是恐龙先自灭绝,而后到新生代第三纪之后,才有哺乳动物的大发展。与恐龙同时期的哺乳动物既少又小,根本不可能和那些庞然大物争短长,更不可能将当时所有物种的四分之三和恐龙一起予以消灭。(三)如果恐龙是因对环境适应不良而灭绝,那么在其存在末期就应呈现适应不良的缺陷及衰败迹象。然而恐龙族直到其生存的最后阶段都适应良好,毫无衰败征兆。
为了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学者们采用了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古生物学及古地磁学等各种方法,更使用中子冲击技术启动有关的元素,再用高灵敏度质谱仪测定各地层内铂族元素,特别是铱元素的含量。铂族元素比重较大,且有亲铁特性,故在地球形成早期尚呈熔融状态时,就已大部分沉降于地球深部的铁镍核心处,因而在地壳表层含量甚少,铱含量只有0.3PPM(PPM意为百万分之一),是为铱元素的地表“背景丰度”。但在彗星及陨石等天体内,则仍保持宇宙物质的一般丰度,故,较地表背景丰度高得多。如果某一地层内铱含量普遍显著地高于背景丰度,则可断定在该地层形成时,曾有地外天体光临。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界面,铱的含量相当于背景丰度的30?200倍。由此可确定,当时曾有巨大无比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击(大致推断是一颗哈雷级的大彗星)。撞击的实时后果与后续灾变,导致恐龙及当时所有其他物种之75%同遭灭绝。这一推断可使有关恐龙灭绝的种种现象得到圆满的解释。
恐龙灭绝并非地球生命史上的特例,只是较近的一次而已。如以同样的方法去检查其他各个不同地层的接口,都可发现类似的灾变及某些物种的灭绝。可见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天外飞来的横祸是屡见不鲜的事,参看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陨石坑,亦可旁证此说不谬。依此线索检视各个地质年代物种的兴衰历史,可以发现一个通则,那就是在每次原有物种灭绝之后,随之便有一些新的物种起而代之,快速发展去占有原来的空间,以后保持数百万年稳定不变,直至在另一次灾变中突然灭绝,依此循环不已。
既然物种的灭绝是由于天灾横祸,当然就与生存竞争无关,也无所谓优胜劣败。强弱优劣同遭大难,幸存者未必为优,绝灭者未必为劣,存亡绝续,全视乎当时的机缘,如天体的大小、落地的地点与季节、撞击的角度与速度等等。而且在地球生命史上,生物互助共存是通则,互斗而亡乃是特例。人类无情地自相残杀,是人类特有的罪行,不是自然法则。生物赖以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互相依存,保存生态平衡。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是典型的“弱肉强食”,前者貌似优胜,但它们却不能将食草动物赶尽杀绝,否则它们自己也将灭亡。人类的智慧对任何其他生物均占绝对优势;人类现有的手段,足以将所有其他生物毁灭多次而绰有余裕。但人类却不能任意妄为,因为人在毁灭其他生物的同时也将毁灭自己。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单独存在,人类也不能例外。这样,人们愈深究生命史的数据,就愈清楚地理解“生存竞争,适者生存”并非自然规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