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中职园林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的影响——以农林类蔬菜嫁接赛项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22513
■康建萍 兰天龙 叶小丽 戚晓芳 陈瑞玲 兰仙平/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发起,联合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是一项全国性的职教学生竞赛活动,也是职教界的年度盛会,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如何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教改、提高教师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正是我们所探讨的。

一、以赛促学,明确目标学习技能

中职的学生们在入学伊始,还带着初中阶段的各种“毛病”,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认识不深,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还不明确,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本课题组将我校园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作为研究考察对象,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切入点,进行了一系列“以赛促学”的尝试与实践。

(一)入学教育,引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专业介绍时,将相关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进行讲解,并将赛项与生产实践和职业岗位进行对接,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今后的职业岗位和技能需求有明确认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既是对学生掌握技能操作实践的测试,也是对学生即将迈入职业岗位的初步认可。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他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意义,为他们参与大赛训练打下基础。

(二)升级通关,班赛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层层选拔

我们在选拔参赛选手时,将比赛与学生们熟悉的游戏模式相结合,打造升级通关的比赛通道,提高学生参与大赛的积极性。首先,对学校学生进行蔬菜嫁接赛项介绍,组织学生报名参加为期一月(利用课余时间)的赛项训练后进行班级赛,甄选出12名选手进过再一次技能提升后参加校赛,优选出6名均来自各级园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选手参加市级比赛。通过与本市其他两所中职学校的选手,共18名选手进行比拼,获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且作为市赛一等奖获奖选手,这名16级园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成功进入省赛。这名选手通过努力训练,参加2019年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蔬菜嫁接赛项获得全省第三名,二等奖的优秀成绩,成功进入省代表队,获得全国赛的参赛资格。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蔬菜嫁接赛项的比赛中,我校的参赛选手代表福建省,获得了全国三等奖,为学校在蔬菜嫁接这个赛项上实现了国赛奖牌从零到有的突破。

(三)自我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提高

在训练过程中,以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参与到蔬菜嫁接赛项的每个环节,包括赛项规程解读、育苗、嫁接工具制备、嫁接练习、营养液配置工具仪器及药剂的准备等。一些看似简单的环节,往往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特别是在育苗环节中,要求学生跟随老师和技术员一起,到温室大棚中,从根据气温、比赛日期、训练强度要求制定育苗计划到种子催芽、播种、移苗、小苗养护。在2019年的整个赛季中,班赛、校赛和市赛阶段的各项准备环节,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完成,到了省赛和国赛阶段,由学生先行制定各项计划,经指导老师审核后,开始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如何育苗,对砧木和接穗的了解也足够深刻,珍惜每一粒种子、每一棵小苗,这对于他们在比赛场上的发挥有着积极且重大的意义。2019年国赛与前次不同的是,取消了黄瓜顶插接和西瓜劈接的分场次进行,而是将两项嫁接操作合起来在同一场次完成。这个变化导致了4种蔬菜小苗同时出现在操作台上,选手必须自己选择相应的砧木和接穗,对小苗不够熟悉的选手,就有可能出现砧木和接穗组合错误的情况。

  在经过了2019年整个赛季的洗礼,蔬菜嫁接团队的6名选手普遍经历过3轮比赛,进入国赛的那名选手更是经历了7轮比赛。珍贵的比赛经验给学生们带来了在常规课堂上无法学习和体会到的成长。指导老师们只能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的后勤保障上给予学生们帮助,真正站上赛场的永远是学生们自己,这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进行自我调适,随机应变的临场能力能够应付赛场的各种状况,过硬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素养能够获得奖项。这样,才能让学生们通过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提高,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二、以赛促教,教师的自我成长

通过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学生能够得到提高,教师同样也可以。通常,我们都知道,技能大赛,虽然“比”的是学生,但“赛”的是老师。通过不断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的训练,不断打磨自身,锤炼自我。

(一)精研赛项规程,细究操作步骤

赛项规程始终是指导我们进行技能大赛训练的标准,必须明确和熟悉赛项规程中所提供的工具和仪器;在平时的训练中,以赛项规程里的评分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嫁接操作力求又快又好,营养液配置力求专业严谨。

(二)提炼操作技巧

指导教师团队中,有的老师擅长嫁接操作,有的老师擅长实验操作,老师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技巧,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提升。

(三)赛前有模拟,赛后有总结

参加每一次正式比赛前,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赛,指导教师们转换角色,从指导教师转换成比赛评委,从评委的角度看选手们的表现,不仅能够发现选手们的问题,帮助他们积累比赛经验,还能达到指导老师的自我提高。正式比赛之后,指导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赛后总结,学生从参赛选手的角度分析自己在比赛场上的不足,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剖析、比赛实际情况以及评委老师的点评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比赛提供借鉴。

三、以赛促建,学校依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提升

(一)以赛促建,促进教学改革,探讨“1+”证书制度

今年5月,我校受邀参加2019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证融通”蔬菜嫁接赛项的邀请赛以及蔬菜嫁接技能等级标准(1+X)证书制度建设研讨会。在会上,赛项评委组、比赛主办方和各参赛单位的领队老师们共同参与研讨。围绕如何进行赛证融通或是课证融通,如何寻到1+X中的“X”,如何与企业行业对接,如何取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二)以赛促建,完备实训设施、改善实训条件

通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一些实训设施设备的要求,学校能够完备实训设施、完善实训条件,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训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不仅为技能大赛训练提供便利,还能够促进专业教学有效化,提高专业老师教学积极性,达到以赛促建的效果。

(三)以赛促建,深化校企合作、带动产业发展

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行业企业输送现代化技能型人才,通过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们将大赛与生产实践和职业岗位进行对接。在进行蔬菜嫁接赛项的训练时,不仅安排学生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训练,还联系当地的蔬菜生产企业,让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让他们在生产中感受技能的重要性。同时,企业也能通过学生的表现与学校达成招聘意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