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区特色文化对当地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作用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22455
■王春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大众化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化因为有特色才更有魅力,随着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起来,为了提升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开发利用地区的优质特色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以地区特色文化为基础以依托,促进整体休闲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一、区域文化与旅游

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和生活习惯,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观念和精神统一下产生的一种文化认同,这其中包含了生活习俗、制度、行为方式等非物质文化,也包括生活用具等物质产品。文化是群体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在体现,是对于人们的智慧以及实践创造力的一种体现。就我国的区域文化来看,之所以有区域一说,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特点,相对于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来说,区域文化更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不同的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区域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地区的旅游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旅游业是根植于地区的文化中的,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支撑,同时也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一种手段。

二、地区特色文化对于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地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

在地区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中,将地区特色文化纳入其中,是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特色地区文化是亮点和精髓,对于提升旅游资源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开发地区的农耕旅游资源项目中,注入地区特色的田间民歌文化,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唱歌的情景能够让很多游客神向往之,陶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获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所以说,地区的特色文化能够丰富和发展地区休闲农业旅游,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

(二)促进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特色彰显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在这种背景下,要想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加强特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升农业旅游的特殊性和文化价值具有突出作用。只有突出特点,与众不同,才更能吸引游客眼球,体现旅游业的创意和特点。

三、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有效开发利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

(一)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做好普查和挖掘保护工作

针对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特色文化开发中,首先要做好普查,做实乡村文化挖掘工作。如举行文化普查工作业务培训,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普查、搜集、整理,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发掘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地名由来、神话传说、传统建筑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做细乡村文化工作。通过普查,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让传统乡村文化遗产在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知名人士的作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对厚重民俗的草根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等与民俗相关联内容的文化挖掘,注重对传统饮食民俗中传承已久的名菜、经典小吃等文化内涵的挖掘,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和民俗旅游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此外,针对这些特色文化要做好保护工作,做实乡村文化工作,带动和引导一些民间民俗收藏馆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拓宽道路。

(二)树立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特色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精准扶贫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创新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形式,通过“景区带动+依托生态环境+文化古村镇+乡村特色产业+田园综合体”等发展模式,形成依托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资源开发潜力,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结构,重新构建乡村旅游空间格局。而在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突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至关重要,这对于提高当地的知名度,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结合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来打造农业旅游品牌。抓住乡村旅游的机遇,打造一批有独特地方文化底蕴的风景区,挖掘出系列地方名特产品,吸引游客体验绿色环保的舒适环境,独具风味的生态美食和精巧绝伦的传统手工艺。例如,陕西袁家村虽然开发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商业街,但还是以当地特有的关中文化为主要特点,突出体现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风韵。

  同时,通过往来客人将地方特色产品和文化进行推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对振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体现科学布局

在开发休闲农业旅游时,要特别注意村庄的绿化和街道的排列、布局、建筑装修、店铺装饰特色等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加快推进文化游、生态游深度精品线路开发,建设特色鲜明、吸

  引力强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落实布局科学化,推进农业旅游、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统一,推动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合一,结合旅游市场需求、资源分布特征,加快建设县城到景区纵深发展的乡村旅游。要体现服务特色化,将特色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形成特色旅游发展链,利用已有资源打造高端精品民宿,引导鼓励贫困户发展乡村民宿、星级农家乐,创建高星级乡村酒店,促进产品高端化,还要进一步发挥“旅游+”功能,全方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的水平层次,包装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积极编撰地区特色文化简易读本,协调好公司、合作社、农户关系,真正推动农业旅游特色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建设。

(四)做好宣传工作,促进资源推广

目前,各种特色的农业旅游文化项目深入开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此,必须要提升地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要做好宣传工作,做足乡村文化工作。充分利用都市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加大民俗文化宣传力度,打造富有地方民俗特色与民俗精神的文化品牌。通过微信、微博、APP、公众号等新媒体,多层面普及民俗文化知识,提高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知晓率。建设“智慧乡村”,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平台实现乡村旅游餐饮、住宿、采摘和其他旅游项目的在线展现、网上预订、支付、电子认证及统一管理。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提炼、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加强爱国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入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全方位打造高品质的乡村农业旅游特色休闲娱乐区,促进地区农业旅游业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结语

乡村旅游将成为新一轮旅游业的发展重心之一,各地在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区域特色文化的开发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农业旅游文化价值,促进整体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