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简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党团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8568
■张延龙/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在高校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广为熟知,有趣丰富并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与此同时,也传递了党团政治思想,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效教育形式。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党团建设为高校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党团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党团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推动党团工作的德育教育发展

大学生的活力与激情能够改变党团建设工作的刻板死气,注入新鲜血液,展示蓬勃的朝气。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个传统抑郁的说教教育,而是有着自身魅力和重大使命的思想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相契合:乐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也是自我熏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能够感受到服务于他人的自豪与快乐,使自身的道德观念得以实践与升华。在高校党团建设中,大学生志愿服务使其德育工作有了更为高效的实践,使教育工作不只停留于理论知识层面,更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巩固提高,深入人心。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党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希望。大学生对于党有着崇敬倾慕之情,必会怀着满腔热血为建设党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党团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志愿服务为党团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来传递党的优秀思想与精神,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同时又为党团委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内容,志愿服务活动改变了传统党团德育工作的只讲不做,只存在于思想的说教,而使德育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党团德育形式

大学生乐于接触新事物,勇于创新,不禁锢于原有的形式内容,这种特性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丰富了党团建设活动的形式,在不撼动正统的政治思想,保障党团委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引进新兴技术与思想来促进党团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如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宣传和输出正确政治道德思想,采取舞台表演等丰富党团活动表现形式,展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与时俱进,富于创新。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内容的表达,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党团建设的吸引力和表现力,能够更好的促进党团建设发展和党优秀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二、高校党团建设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一)组织活动的时效性

大学生紧跟时代脉搏,拥有着先进思想和有时俱进的精神,接触着最新出现的文化现象与物质,关注时事热点和党的最新变化。因此,学生能够在高校党团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中宣扬进步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以最新的思想和技术来展示,将党团优秀的政治思想用现代方式来传达,如利用互联网的实时传播了解国家最新状态并开展讨论,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党团政治思想内容,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其不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相比于其他的学习活动更能跟紧时代脚步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在全校营造积极健康、创新进步的氛围。

(二)组织活动的公益性与和谐性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都是本着服务社会,不以盈利为目的爱心人士,他们承载着满腔的热情参加活动,将温暖、爱与奉献传递给他人。这些活动都是不追求报酬的公益性活动。在开展的同时不但锻炼了志愿者的心性,促进个人自身的成长,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且还通过代表着高素质与水平的大学生将优秀政治思想广泛传播,又向群众展现了高等教育下大学生的高尚品质,为高等教育打下好口碑,让群众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用积极奉献的精神感染社会群众,促进我们的社会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断迈进。

(三)参与人群的广泛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逐渐将生活的重点转移到精神生活的建设上。大学生在即将步入社会前不只关注美食与玩乐,更关注大学生活品质的提高,为了丰富大学生活,增加社会经验,体验不同的生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等,都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就使得高校党团志愿服务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度,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追捧和。出于主动目的参与到党团建设德育教育中会比被动接受所达到的效果要好的多。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高校党团组织的相互促进

(一)坚持党团组织领导,把握大学生志愿组织发展方向

1、加强高校党团组织与大学生志愿组织相融合

  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正确的理论方向;建立健全党团建设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在坚持制度的基础上自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将党团政治思想渗透到志愿服务组织中去,将志愿服务组织纳入体制进行管理,只有将管理层组织好,党团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其次,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保持党团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性;团结民众,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作为党的代表,应规范自身行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提拔志愿者中工作积极的学生纳入党团管理体制,党员和志愿者要统一战线,共同为促进党团建设志愿服务而努力,组建成团结和谐的建设队伍。

  2、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党团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减少队伍成员的退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成员数量庞大,每一年都会有大量新生怀着奉献的热情加入。成员质量参差不齐,人员冗杂,不好管理,要建立好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志愿活动。随着时间流逝,在组织中的时间增加,慢慢会产生倦意和懈怠感,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定期开会交流心得体会,广泛吸收各方建议。注重成员的思想更新,唤起他们对于志愿服务的热情,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担负的重任。第二,增强队伍骨干的工作能力,促进志愿组织蓬勃发展。队伍领导人应该增强自身能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更新个人思想,富有创新精神,努力丰富志愿服务内容,保证队伍内部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坚定组织成员服务社会的决心,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

四、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促进高校党团建设的发展。将中国共产党先进政治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德育工作的教育目的,建设积极向上,和谐有爱具有奉献精神的高校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当代大学生最美风貌,实现党团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