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骏马扬蹄中华魂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228
芷若

  世界上本来没有“字”,写字,就其本质来说,手虽轻而意须沉,饶有深致,自然气度雍容,就是写心!将书法、文学艺术看成一个具有灵魂生命个体的砚田马中华先生,用一幕生命的舞蹈,点燃观众想像,打动观众心灵。

  ——题记

  砚田,本名马中华,一位在内蒙古大草原成长起来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一位京华象牙塔里令莘莘学子敬佩的督导、教授,一位为中华经典传承奔走相告,奋笔疾书,笔耕不辍的诗人、楹联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为中国书画界的前辈、泰斗、精英一百多人写过传记、评论。他创办的《绿宝石书画报》享誉海内外。

  甲午新年来临之前,砚田兄贴出一篇博文,内容是远在上海的儿子发给他一组刚刚出生的小孙子照片,砚田兄一连用几个“哈哈哈”表达内心的高兴。字是敲门砖。我和他虽未谋面,却已在文字中神交已久。我便在他的留言处填首小诗,对马家喜得宝马神驹以示祝贺。诗曰:金龙喜降宅兴旺,紫气盈门万象新。福乐天伦长富贵,砚田宝马总迎春。砚田兄后来告诉我,在去上海参加为孙子举办的满月宴时,他把我的祝福诗作书写好带给儿子一家,留作纪念。从照片可以看出,那天酒宴上,做了爷爷的砚田兄确是喝得容光焕发,一脸喜气呢。马年到来时,我欣喜地收到砚田兄作为答谢而专门为我书写的“马到成功”,四个隽雅古拙、疏放洒脱、用笔稳健、结体舒展、满蓄平和淡雅之高风的榜书大字。

  静研古墨试听香

  砚田兄出生于1957年,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迁居北京,现任职于燕京理工学院教务处。他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江苏泗洪人,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老干部。母亲山东泰安人,知识女性,是远近有名的才女,砚田从小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诗词歌赋,临帖写字,喜爱上传统文化,少年时就打下一定的“童子功”,及至中学时便已初露锋芒。大学期间,常常临池深夜,写诗填词,青春在历史文化的浸染中,清纯又儒雅,毕业后就在新闻单位工作。在内蒙古生活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借助于在新闻和党政机关岗位之便利条件,得以与诸多名家往来,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采访文化名人,和他们交流书道,期间创作了大量被认可的上乘之作,《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商报》、《北京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乃至《人民日报》等,或刊发其作品,或作专题介绍。

  40多岁就当选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书协副主席的他,不断汲取前人经验,加强书法、文学修养。数十年来,砚田兄在书法之路上本着既植根传统又力求创新的精神,使他多次在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中入展并获奖。如今早已自立面目、自成一家。读砚田兄的一幅幅似楷似行似隶似篆的作品。从中体会他对于虚与实、动与静、润与燥、行与留、疾与徐、收与放、疏与密、轻与重、聚与散、浓与淡、起与伏……的理解、运用和对“度”的把握,还有那对气与韵、情与意、形与神等的追求和表达。他似乎能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手段,力图把书法那平面的、静态的美塑造成立体的、动态的美。在书法抽象多变的线条中,积淀着、凝结着、跳跃着生命。墨香迎面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妙不可言,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单位”。

  书法只有黑白,只有点线,但是能够点画生情,形外有意,风流韵致。砚田兄领悟其髓,书法中的线条是在抒写砚田兄的感情韵律和心声。自张芝以后,经典的书法都是与文学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恰恰是西方抽象派所不懂的。而书法的传统,总是不能离开文学,强调字型与神采的统一,书势与文学的统一。只有二者合一,“合情调于纸上”的时候,才能创作出砚田兄这样的精品力作。他作品会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多重的愉悦享受,可以欣赏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节奏、气韵;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文化积淀;可以体会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情感的流露。

  《大学》引商汤盘铭上的铭文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生如是,书法自不例外。数十年来,砚田的书法学习和创作走的是一条师古、师今、师造化的路子,使其作品内涵丰厚。

  师古者,就是要从浩若烟海的碑帖宝库中汲取营养,如俊逸、尚韻的晋帖,古拙、尚朴的汉隶,规整、尚法的唐楷,跌宕、尚意的宋书以及复古、尚态的元明书法。所谓秦篆汉隶魏晋楷都要学习吸收,诸如学唐楷壮其骨,临魏碑养其气,摩秦篆汉隶探其源,追晋书取其韵。

  师今者,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对于书家而言,就是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从当代书法家的创作包括地域书风中借鉴其创新之处,如中原的强悍,北方的雄浑,江浙的清俊,都可以得到启发。王乃壮先生云:“功力加时代感是当代艺术成功的内核,舍此无他”。

  师造化者,即以大自然为师,遵循宇宙洪荒之规律,陶冶天地玄黄之性灵。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老子《道德经》:“圣人法于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以书画为游艺,不求名利,此乃修养之道耳。近年来,无论是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山西五台山、江苏镇江焦山、福建石鼓山,还是陕西的黄帝陵,甘肃张掖的大佛寺,珠海、渤海、长江、黄河、黄浦江,都留下了砚田的足迹和身影。

  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有了这样一个师古知法明理,师今传神达情,加之师造化进而积健为雄、厚积薄发的过程,砚田的书法自然能匠心独运,“寄妙理于豪放之中,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了。

  如果说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砚田的书法则兼顾了四者。他的作品用笔绝妙,墨色鲜活,常见其层次丰富的笔墨意趣,使之作品苍润而不枯涩死板,方显神韵。

  用笔健。不同书家写出不同的线条面貌形象迥异。砚田的作品往往是骨肉丰满,劲健俊秀,洒脱怡人。

  结构佳。在他的笔下,每一个汉字笔画开合、线条疏密及揖让、收放等总能做到恰到好处、四平八稳、妥帖稳当。

  章法好,使其千姿百态的单字构成一件和谐美观的艺术作品。

  气韵活。他的书法创作不是古代某大家的翻版,也不是对中国传统书法的生搬硬套,而是揭开传统的面纱,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使传统生命状态下的书法艺术在他的笔下复活。纵观他的作品,其书法中所表现的秀美和灵动来自他几十年不懈努力及文化锻造;其壮美和风骨来自他生活的艺术冶炼。特别是他近期创作的很多作品,用多变的线条既营造精神的美学,也营造视觉的美学,同时也营造一种具有感官诱惑力的书法气氛,从而使观者具有内在心灵和视觉效应双重感受。大可用四句话来观照和概括砚田的书法,即气格质朴不做作,气度豪迈不单薄,气骨峻拔不臃肿,气脉畅达不板滞。

  砚田兄已经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不少的艺术业绩。中集邮四次为其印制集邮册,他集才气、功力、学问于一身,更多的是他还兼具做人的德行,才被众多的书画行家及前辈所认可,被时代所宠爱。

  书印诗文德艺馨

  砚田不仅在书法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锲而不舍、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不懈追求,而且在弘扬诗词、培桃育李,在社会活动,书画评论等方面的才能,丝毫不亚于他在书法方面的才能,这并非是溢美之词,这的确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认识砚田兄的人都会被他的乐观、豁达所打动,他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他与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老先生可谓书信往来较多,交谊笃厚。陈老写给砚田的信件有20多封,赠予砚田的墨宝也达7件之多。陈立夫老先生赐他“绿野春风”,恰合了他的为人、性格、作为及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与期许。

  在做学问上,砚田一丝不苟,一向认真。对自己要求甚至是苛刻的。1996年创办并执耳绿宝石书画院和主编《绿宝石书画报》,沈鹏先生、刘大为先生均为其题字,《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媒体均刊发了消息,看似风光的背后,岂不知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砚田硬是靠一份对书画的执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忠诚,苦苦地坚守下来。风风雨雨二十年,砚田把一个个书画人介绍给海内外,把国粹国学传递给无以计数的爱好者。他也因此赢得了像徐悲鸿大师夫人廖静文女士,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中国书协沈鹏、王学仲、佟韦、谢云、权希军、张海、言恭达、张业法,中国美协刘大为、王琦、杨力舟、雷正民,西泠印社刘江,新加坡书协主席陈声桂,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院长陆惟华,加拿大世界书法学会会长郭农,菲律宾世界书画学会主席施素月,巴西书学会会长刘树德,法国中西文化学会主席吴孔奇,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等诸多国内、国际名家高度赞誉。

  办报二十余年,砚田用心丈量着浩瀚的墨海,躬耕于书画田垄,虔诚地去拜见一个个德高望重的名家、挚友。

  1996年以来,砚田多次拜访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他写给沈鹏主席的嵌名联曰:京都谒沈丈,耳畔和风缕缕,细雨菲菲,意重情真乎,我言之获益匪浅,有幸有幸;介居拜鹏儒,眼前墨韵悠悠,诗情奕奕,神融笔畅也,又道是享受良多,难得难得。这幅嵌名联一展开,就深受沈老和沈老夫人尹秀珍女士的喜爱,沈老夫妇一起夸赞砚田的楹联文气才气俱佳。如今,砚田兄名气越来越大,楹联界、书画界许多名宿都喜欢和他切磋。

  几日前,著名画家袁江先生发给砚田一条短信:渔舟唱晚,淡烟几重浮月影,醉倒多少扁舟子;佳人露晨,清香一点展凤鸣,引来无数有情种。

  袁江,原名袁玉江,焦墨焦彩开派画家,山水、花鸟、人物兼工,书法、诗词、文章均擅。砚田与袁江两人同庚,相识相知二十余年。砚田兄看后,一想,我这位教授可没有你袁大画家那么多的潇洒。课间休息不过十分钟。于是,边打字边撰成下面一联回复袁江先生:抒情、写意、畅怀、消魂,应赞玉兄倜傥;动脑、用心、教书、育人,该说华仔辛勤。

  心想:朋友虽无间,身份必有别!老袁,就这样发给你,管你作何想?

  很快,袁兄回信息了:“老马,您是大联家,我是想请您指正并帮忙润色一下。”砚田因误解而马上深表歉意。

  砚田兄的楹联出口成章,待朋友一片诚意。北京《收藏》杂志编辑部主任、著名学者唐吟方先生2003年在浙江举办个人书画展,砚田因车祸未愈不能前往祝贺。但是开幕式之前一幅贺联传过去,便收到吟方先生热情答谢:“有中华兄等全国名家如此厚爱,我的展览已经成功了一半”。也难怪唐先生这般喜爱啊,砚田的贺联也堪称既工又妙:雀巢语屑吟经典;水墨江南方妙篇。砚田告诉我,《雀巢语屑》是唐吟方先生的当代文坛名人轶事集萃,其文风隽永凝练,文辞精粹高古;《水墨江南》则为唐吟方先生浙江个展之名称。是啊,此联上下联除了嵌了唐先生的名字吟方二字,只不过加了经典和妙篇四个字,但看似信手拈来,却文采灿然、自然天成。

  砚田兄的诗词亦厚积薄发,近年来写了很多古体诗作。我们从他2012年4月在北京法源寺参加第十一届法源寺丁香诗会及第八届丁香笔会的七言律诗《丁香诗会咏丁香》便可见一斑。

  揉破百结万点轻,

  裁成素玉意朦朦。

  冷锤串串玲珑雪,

  香送悠悠天籁风。

  翠露含情凝锦翠,

  红霞焕彩映春红。

  法源比踵欢声动,

  寺内诗潮已沸腾。

  有人说和喜爱嵌名联一样,砚田也特别喜欢以藏头诗示人。他的藏头诗巧妙、工稳、自然,大多文气清气扑面,抑或豪气浩气萦怀。

  2009年12月,应甘肃省张掖市电大校长杨成海、张掖市金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姚丽玲和临泽县副县长姜明桂诸友之邀,砚田赴祖国大西北甘肃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临泽丹霞气势磅礴,面积博大壮观,其形态之丰富、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举世罕见。因此,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而全国地貌学家黄进教授则认为张掖临泽之丹霞地貌“全国第一、冠绝华夏”。砚田身处丹霞美景,不仅诗情洋溢,一首《丹霞美景》藏头绝句很快酿成:丹壁赤岩迤逦开,霞光五彩层叠排。美仑美奂祥龙舞,景色绝佳好畅怀。

  再看看这首他在2013年4月为他供职的大学写的一首《燕京理工学院礼赞》藏头律诗:

  燕舞潮白景色新,

  京华四月喜临门。

  理兴伟业名中外,

  工绘宏图贯古今。

  学府欣欣增画意,

  院旗灿灿入诗魂。

  礼花绚烂心花放,

  赞曲一支势若云。

  2014年12月25日,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解放军报》社大礼堂隆重召开。砚田作为100名代表之一,不仅以燕京理工学院督导、教授,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之身份出席了本次会议,还不负厚爱与重托,以两件诗词书法礼赞四代会胜利召开。

  第一首是七言绝句,诗曰:

  京华数九不觉寒,

  军报礼堂笑语喧。

  秣马厉兵抒画卷,

  五千劲旅再扬鞭。

  另一首藏头诗《祝贺中国纪实文学四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祝福画卷润京城,

  贺喜礼花耀眼明。

  中得心源歌永日,

  国旗浩荡唤清风。

  纪诵铿锵华夏曲,

  实描悦目东方情。

  文以载道韵优雅,

  学能补拙气若虹。

  四海五湖同愿景,

  次第高标试群英。

  代有长老与中青,

  表率誓师铸新声。

  大笔豪情争比踵,

  会当绝顶我为峰。

  胜任愉快宏图远,

  利及青史再立功。

  召之即来共圆梦,

  开张骏马萧萧鸣!

  砚田兄在朗读这首藏头诗的过程中数次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难怪近年来他的藏头诗享誉愈高、颇受欢迎。

  在别人眼里,能得到砚田马中华先生的楹联、诗词或书法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砚田兄,一如既往,他上至给沈鹏、刘大为、马萧萧、孟繁锦、陈玉龙、谷向阳这些书画界和诗词楹联界的大家撰联,同时他也为喜爱他的学生写,为身边的乃至全国各地的新婚夫妇写。更有意思的是,砚田兄每到学生毕业季,那就成了大忙人,学生围着他拍照,求楹联。

  在其先后执教过的北京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人文大学和燕京理工学院,砚田教授的身上总是有一种沉潜为学的静气,有一种涵养道德的骨气,这些又与他翰墨中的金石之气、丹青中的灵秀之气相混融,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气象。学生都喜欢上他的课,无论是专业课,抑或是讲诗词,讲楹联,讲书法,讲国学,许多学生会争相去听他的课,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蜂拥而至,看他黑板上漂亮的板书,听他激情满怀的演讲。如果说桃李满天下,更应该说砚田兄培养了不少有书法、诗词、楹联天赋和爱好的人才。

  艺无止境,学艺如登山,每上一层才可以看到新的美景。比如登泰山每登上一级,眼前的世界就会有新的精彩和神奇,于是又激发不断地再攀登,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他以其不变的文化基调,以文字为载体,文字记载社会文明,承载人类丰富而完整的文化记忆。从传统的艺术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过来,又向学者型路子走去,衍生出千姿百态的风采。这是一条看得见的纽带,串联起传统文化的灿烂文明。时间作证。砚田兄会像刘大为和陈立夫等先生为其题字一样:“翰墨集缘”,“绿野春风”,把国粹发扬光大。深信砚田兄的任务更艰巨、更繁重,艺术的明天会千秋大道(言恭达赞语),宝石长绿(刘江赞语),神游物外(张森赞语),虚怀若谷(张坤山赞语),是走一条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路,一条站在前人的肩上向上攀登的路,一条在继承中创新的路,这条路无疑是正确的。艺术有未知,方有期待,有了期待,方能美好,我为之祝福。

  责任编辑/赵吉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