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泉州: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0144
周银芳

  

  

  2013年8月26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北京国家博物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天,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在此举行。

  面对强劲对手,泉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赢得了评审最高分,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道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这一天,泉州非凡的文化价值经受了世界性的审阅,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让我们共同回眸当天泉州代表团参加终审会的难忘历程:

  在播放申报视频短片中,首先进入评委和观众眼帘的是中央领导人关心泉州文化的画面——中央领导吹奏泉州南音乐器洞箫,舞动泉州提线木偶,观看泉州村民表演白鹤拳。

  紧接着市委黄少萍书记通过口头陈述与PPT、视频短片互动融合的形式,用大量史实资料、数据图文,大跨度、全方位地介绍了泉州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精心策划的东亚文化交流方案。底气十足的多元文化推介,丰富精彩的立体文化展示,深深地打动了评委、观众和新闻媒体记者。泉州文化以拥有着许多城市都难以比拟的纯度、深度和广度,摘下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桂冠。

  有哲人说过,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品位、个性、气质和精神。泉州,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古城,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呈现着独特的文化风貌,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

  绚丽多彩的文化之苑

  泉州建制始于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古称鲤城、刺桐城、温陵,誉称“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她异彩纷呈的文化大观。

  ——闽南文化积淀深厚。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也是文化部命名的首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这里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都有闽南文化鲜活的踪迹。

  循着浓浓的古早味,穿行在这座城市里,各式各样保存完整的古街、古巷、古厝、古寺庙、古城楼随处可见,仿佛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敷仁巷、镇抚巷、桂坛巷、南俊巷、通政巷、花巷……这里每一条街巷都有自己的故事,品得出流淌千年的历史馨香;南安蔡浅古民居、鲤城杨阿苗故居、叶氏华侨洋楼、状元街廊桥飞架牌坊、十字街口钟楼、中山街骑楼……这里每一幢传统建筑都藏着万种风情,道出游子盼归故里的无尽乡愁;开元寺、清净寺、铜佛寺、城隍庙、玄妙观、承天寺……这里每一座寺庙都供奉着不同的神佛,用不断的香火承载着人们对生命和未来的寄托;朝天门、泉山门、临漳门……这里每一个古城楼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依然默默记录下古城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

  创建于一千多年前的西街,早在宋朝时就是泉州繁荣的象征,至今原生态地保留了大量历史原貌建筑和古时街景,洋溢着纯正的闽南味道:郁郁葱葱的刺桐树、纵横交错的蜿蜒小巷、出砖入石的古厝民宅、古色古香的木楼群、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店铺、缓缓穿过的三轮车……展示了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风情,浓缩了泉州生活的点滴精华。

  ——海丝文化影响深远。泉州向海而生,自古以来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是联合国在中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海丝”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内核,是泉州的文化品牌,也是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的历史记忆,有着强大的海外影响力。

  “涨海声中万国商”。自唐代开埠,泉州即为全国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古称“刺桐港”)一跃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的通商贸易,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史称“天下之货仓”,成就了“梯航万国”的海上传奇。在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世界著名旅行家笔下,当时许多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繁华,正是以泉州为蓝本。明初,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多次在泉州港停泊,其中五次从泉州出发。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中世纪的泉州是一个国际大都会,阿拉伯、波斯、印度、爪哇、吕宋群岛、日本、高丽,甚至遥远的非洲、欧洲人联袂而至、络绎不绝,他们当中不少人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目前,泉州仍有阿拉伯后裔5万人、穆斯林10万多人。20世纪90年代末,斯里兰卡到中国来寻找遗失的王子后代,并最终在泉州找到了满口闽南语,但脸型轮廓,以及DNA的吻合度,都是那么符合的锡兰王子后裔。

  在市区西郊的九日山,摩崖石刻群中有13方记载了南宋官员祈求保佑商船顺风的仪典。最新一方石刻,则来自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这次考察,充分肯定了泉州在东西方海上交通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不仅是祈风石刻群,泉州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珍贵的“海丝”遗存:港郊老渡头的聚宝街、旧址尚存的市舶司库坊、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郑和下西洋“行香碑”、航海祭祀史迹天后宫、古码头石湖码头和美山码头、古代航标万寿塔和六胜塔、生产外销瓷的德化屈斗宫古窑址,还有我国唯一反映航海交通历史的专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这些都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了世界大港曾经的辉煌。

  ——宗教文化璀璨夺目。悠久绵长、和谐共生的宗教文化是构成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之一。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万国的海船载来了各种信徒,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景教(古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明教)、犹太教和拜物教等文化传入泉州,他们和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和民间宗教长期共存、相和相安。这些宗教在泉州建造了大量宗教活动场所,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宗教人士,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胜迹,形成了多元宗教文化相熔于一炉的奇观。泉州也因此被誉为“宗教圣地”、“世界宗教博物馆”,并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在泉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云集了一连串极负盛名、令人神往的“中国之最”: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墓,我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海滨石城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洛阳桥以及现存最长的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古石桥,还有世界唯一仅存的摩尼教佛像及草庵摩尼教遗址……这些海丝史迹、宗教胜迹、古建筑奇观历经岁月沧桑,每片青砖石瓦都铭刻着古城人民的智慧,闪耀着城市文明的光芒。

  据统计,泉州现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91处,其中国家级31处、省级85处;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65个,其中国家级31个、省级76个,数量、等级均居全国前三位,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

  ——民间文化熠熠生辉。高度发达、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泉州文化中的又一瑰宝。

  泉州的民俗文化,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重拍、礼仪风尚等,纷繁多彩,别具一格。那风情万种的“黄斗笠花头巾、大肚裤银腰带”的惠女服饰、头上插满鲜花颇具阿拉伯风情的蟳埔女人发髻、豪放粗犷的拍胸舞、妙趣横生的火鼎公婆、万人狂欢的踩街巡演、多姿多彩的迎神祭祀等习俗源远流长,演绎着千年古城独特的风韵,描绘了一副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卷,引得海内外游客叹为观止。除此之外,泉州民间传统工艺也名扬四海,其木偶头雕刻、石雕、木雕、铜雕、制茶、彩扎、竹编、纸织画、民俗画、瓷器、刺绣、花灯等,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技艺精湛,让人赞不绝口。

  泉州被称为“戏曲之乡”、“戏窝子”,拥有一批保存了晋唐文化精髓的珍贵戏曲艺术。在戏台上,堪称经典的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专家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的南音;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有以丑角艺术闻名、被誉为“南海明珠”的高甲戏;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中国一绝”提线木偶戏。如今,这些“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珍稀艺术,仍以其精湛的技艺、浓郁的乡情、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舞台上,传诵于泉州城乡、海峡两岸、东南亚乃至欧美拉。同时,泉州还是南派少林武术的摇篮,形似神传的五祖拳、白鹤拳等南少林武术独树一帜、声蜚中外。

  泉州的饮食文化也别有风味。丰富的食材资源,用以传统的制作工艺,烹调的风味食品有滋有味,风靡海内外。海蛎煎、面线糊、炒蟹花、猪血汤、牛肉羹、五香卷、润饼菜、烧肉粽、深沪鱼丸、崇武鱼卷、安海土笋冻、南安花生糕、安溪柿饼、永春榜舍龟、德化糯米糍等140多款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美味可口。今年8月初,泉州被评为“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红色文化魅力独特。泉州不仅是千年古城,具有璀璨的古老文明,还是革命老区,有着独特的红色文化。

  自1926年12月泉属地区第一个基层组织——中共惠安支部诞生以来,在23个春秋的民主革命进程中,泉州地方党组织领导革命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先后有1700多名泉州儿女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留下了一桩桩荡气回肠的革命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使得泉州革命的红旗始终不倒。朱德红军进驻山村、“惠安暴动”震撼八闽、省委机关竹林整训……当年那些感人事迹广泛流传于侨乡大地,寄托了泉州人民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深情厚谊,是泉州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安溪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永春横口乡朱德红四军革命旧址、德化坂里福建省委旧址、南安金淘镇叶飞将军故居、惠安崇武镇“解放军二十七位烈士庙”等红色遗址已经成为省内重要革命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众多干部群众来瞻仰、朝拜。

  泉州,这座独具魅力的千年古城,可谓“无处不文化”,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泉州街头巷内,展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

  诚然,在中华大地上,难以找到这样一种文化,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既保留了中原黄土文化的物质,又融合了特色鲜明的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东南亚和欧陆文化,并产生特有的红色文化,使泉州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延绵千年的文化之魂

  泉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远古时期,闽越族先民就在泉州繁衍生息,拓土开疆,播下闽越文化。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大量中原人士衣冠南渡,聚居晋江、洛阳江两岸,带来了中原文化。伴随着历史上泉州长期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外来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汇交融、相生相长,累积成为一方文化沃土。千百年来,在这方沃土中孕育出来的泉州精神,最值得称颂,它是泉州文化的核心,也是泉州文化之魂。

  泉州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崇祖恋乡、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开放包容”。

  崇祖恋乡,泉州先民大多从中原地区举乡举族迁徙而来,因远离故乡、眷恋故土,因此,对祖先的崇拜、对家乡的依恋这一传统的家族本位和乡土色彩,深深地镕铸在泉州人的性格之中。如洛阳江、洛阳镇、洛阳桥等源自古中原河洛地区的地名在泉州依然可以找到。泉州每个家族的姓氏均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如颍川衍派、西河衍派、陇西传芳、太岳传芳等),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在闽台地区、在东南亚、在海外,泉州人更是强调对区域的本土认同,通过建祠堂、修族谱、重祭祀、认乡党来凝聚家族血缘地缘关系,记忆祖地,追溯历史,建立浓厚的乡土观念。泉州人虽在异国他乡,但离乡不离俗,讲的是家乡方言,习的是家乡风俗。东南亚等地至今仍保留着闽南风俗习惯,如除夕的祭祖、守岁,初一的“开春”迎新,元宵的观灯,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等等,均与泉州本地习俗如出一辙。此外,承载着泉州文化的闽南方言相比其他方言,保留了更多的上古汉语语言成分。

  爱拼敢赢,泉州是一个移民社会,移民性质促使泉州人为了生存产生拼搏的意识。古代闽越人在恶劣环境中的抗争精神,也融入了泉州的文化之中。同时,泉州人世代跟大海打交道,时有和风细浪,时有狂风恶浪,既要在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里生活,又要在恶劣艰险的自然条件下搏斗。因此,在性格上,泉州人具有坚强必胜的信念、排除万难的决心、冒险进取的精神,执着地追求美好的理想。自古以来,崇尚“少来不打拼,老来无名声”的泉州人,凭借“爱拼敢赢、输赢笑笑”的勇气和智慧走南闯北、经商创业,坚持“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克服重重困难,趟过种种坎坷,硬是闯荡出一条条生路,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直到今天,泉州企业家仍保持着敢为人先的魄力:恒安集团引进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通过二次管理变革,打造出“历史上最好的恒安”;每年投入研发资金4亿元以上。

  重义求利,泉州文化中,有一个其他地区罕有的重要文化现象——商工文化。中原传统的农业社会,崇本抑末,存在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和“重仕轻商”思想。然而在泉州社会则不同,他们鼓励从商,从商之人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好的声誉。在从商中,泉州人体现极强的经商天赋和正确的义利观。在泉州社会里,没有“君子言义,小人言利”之分,而是“言义、言利”都引以为荣。这种文化氛围,造就了泉州人既精于商道,善于做生意,又有一种慷慨、肝胆、好义的心理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的重商逐利本性再次被充分激发。特有的商业基因成就了泉州制造,四处寻觅商机的泉州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仅国内泉商的年销售额就相当于再造一个泉州市场。泉州人崇尚优秀的传统价值取向,既务实求利,追逐财富,又重道思义,诚信经营,主动回馈社会。从信仰上,泉州人推崇关羽之义,称之为帝爷公。在现实中,泉州人急公好义,四处皆然。千百年来,泉州人举善仗义,始终如一,闻名遐迩。如铺桥修路,造福一方;修建学堂,重视教化;扶危济困,崇尚慈善;修宫建庙,普济众生。

  开放包容,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很大。浩瀚的海洋赋予泉州人的不仅是冒险、拼搏精神,更有视野开阔、包容一切、涵养万千的海洋性格。对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泉州人都能博采众长,包容之、欣赏之、采纳之,并巧妙地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泉州文化的兼容之美,体现在不同宗教之间和谐共存。不同宗教信仰及文化于一地长期和睦相处,互不排斥、互相尊重,成为美谈,也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迹。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特意为此到访:“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需要学习的,泉州人以前就做到了。”泉州文化的兼容之美还体现在民族、民居和语言方面。

  泉州精神不仅体现了福建精神,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党魂。

  泉州精神体现了福建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每一项内容都与泉州精神融会贯通。爱国爱乡,体现了福建人对故土特别深厚的感情,对祖国统一大业极强烈的责任感。泉州人的爱国爱乡之情,在出外经商的商人们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海纳百川,体现了福建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宽阔胸襟。古时,泉州就以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和谐共处体现海纳百川的真性情,泉州商界亦传承这一品质,在文化、经济上尽显沟通与包容。乐善好施,体现了福建人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累计接受海外侨亲捐资84亿余元,占全省接受捐赠总额近六成。敢拼会赢,体现了福建人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打拼胆识和自强个性。《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歌曲,一直是泉州企业家传唱的经典。

  泉州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与“崇祖恋乡、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开放包容”的泉州精神一脉相承。崇乡恋祖的精神是爱国价值观的生动写照,爱拼敢赢的精神是敬业价值观的一种升华,重义求利的精神是诚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友善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泉州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魂。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党魂,推崇崇乡恋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开放包容的精神,也是为了泉州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两者高度契合。在泉州这样一种热心公益、追求正义、无私奉献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一俟植入红色的种子,便迅速生根发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蓝飞鹤、陈平山、董云阁、李子芳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广大党员干部以“站着是东西塔,躺下是洛阳桥”为楷模,带头弘扬传统文化,带头传承红色基因,涌现了“大山深处的领路人”陈其伟、“人民的好警察”吴一心、“全国道德模范”陈欠水等一大批好干部。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奉献、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成为我们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源

  泉州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泉州文化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源自于独特地理环境。地理文化学理论认为,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的气候条件,有什么样的外部自然条件,就有什么样的个性地域文化。背负山岭、面朝大海的地理特征,孕育了泉州“山海兼备”的文化特质。

  “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泉州襟山带海,山川钟灵毓秀,终年温暖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常春,唐代诗人韩偓吟咏泉州“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走进泉州,犹如步入一部精彩绝伦的山水宝典,奇峰、秀水、茵绿、烟岚令人流连忘返。号称“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山和“闽中屋脊”戴云山,高耸巍峨,山脉奔涌,气势磅礴,云雾缭绕,涵养了泉州人超然隽秀的灵性,赋予了泉州人豪迈豁达、挺拔担当、坚韧强毅的气魄和品格。

  晋江,泉州的母亲河,源自风景秀丽的戴云山东坡,纳百水、汇万泉,穿崇山、过峻岭,一往无前奔向东海,水系全长达四百零四点八公里,流域面积有五千六百二十九平方公里,在它的流经之处,山林茂密,万物滋润,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和富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泉州儿女,滋养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泉州文明,象征着泉州人胸襟开阔、亲和包容、勇往直前的个性和胸怀。

  泉州背山面海,海是泉州的灵魂,它赋予了泉州这座城市敢于拼搏、兼容并蓄的海洋性格,造就了一代代泉州人勇立时代潮头的胸怀和气魄。

  山海交融的地理特征,造就了泉州人骨子里典型的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一旦有了支点,农耕者照样可以临海,照样会走出家门,闯荡江湖,漂洋过海,“过番”入台。比如,内陆的安溪县不靠海,但是为了生活需求,那里的人们也会坚忍不拔,他乡创业;也能渡海求生,艰辛进取。

  ——源自于泉州人的创造。山水本天然,文化人造就。泉州可谓是“天人合一”的一座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完美结合。历经千百年秀丽山川孕育、历史风云际会和多元文化熏陶,泉州人文荟萃,文化昌盛,才俊辈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

  自唐以来,见载史书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们中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王慎中、黄吾野,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李贽、蔡清、何乔远,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政绩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李光地,智勇双全的军事家施琅……这些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名人,以报效国家之志、经世致用之学流芳千古,让泉州文化更加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曾常年在泉州讲学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誉,就是一个鲜明的历史佐证。

  近现代以来,泉州也是人才辈出,在晋江水的滔滔流响中,一批批泉州人或在域外扬名,或在厝内闪光。诗人余光中、蔡其矫、舒婷,音乐家莫耶、吴文季、李焕之,美术家洪世清、蔡国强、万维生,物理学家张文裕、欧阳钟灿,以及一大批南音戏曲名家、民间工艺大师等,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以深厚的泉州文化为根基,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中大胆开拓创新,为泉州文化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泉州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气质,也吸引了不少历史名流汇聚,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就是其中之一。弘一法师晚年多居闽南,弘法讲经于泉、漳、厦各地,与泉州因缘尤深,在泉州流寓时间最长,曾驻锡泉州开元寺、南安雪峰寺、惠安净峰寺等古刹名寺,最后在开元寺圆寂。他的遗作《弘一法师全集》,也于1992年在泉州结集出版。

  ——源自于改革开放政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伟大的变革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激发了泉州人的雄心和魄力,秉承爱拼敢赢精神的泉州人民用足用好政策,走出了一条富有泉州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泉州模式”,使泉州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14年,全市GDP预计为5730亿元,人均GDP预计6.82万元,公共财政总收入达723.12亿元,所辖县(市)均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经济总量连续15年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民营经济占八成以上,被冠以“民办特区”的美誉,也被列入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泉州成为全国第三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2013年3月,又在泉州设立全国“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的大发展为文化的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根据十八大的部署,近年来,我们党相继制定了许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政策措施。在党的政策推动下,泉州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全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泉州市及所辖4个县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市县。“十一五”以来,投入6亿多元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梨园古典剧院、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一批重要标志性文化设施。2014年,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木偶剧院新址即将投入使用。“2011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文化体育传媒经费15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泉州市领导说,泉州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实现与新区同规划、同建设、同发展。到2015年,泉州规划投入12亿元,新建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不仅如此,泉州还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比如,从2004年起,市县两级每年都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在全国率先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以咏春拳、五祖拳、白鹤拳代替学生的课间操,让青少年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泉州师院创办南音艺术学院,培养专业南音硕士;为市级传承人发放津贴,激发他们创作的激情。

  在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兴盛的同时,泉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7届“海丝文化节”、7届“闽台对渡文化节”、4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10届“国际南音大会唱”、3届“国际木偶节”、2届“郑成功文化节”、22届南少林武术节和世界五祖拳比赛、20届元宵灯会、世界闽南文化节以及“石文化节”、“茶文化节”、“瓷文化节”……泉州通过一系列节日盛会展示了丰厚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城市文化品牌,以此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个文化团体来泉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作为两岸文化交流重地之一的泉州,以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为纽带,不断深化泉台两地的节庆民俗、宗亲文化、宗教信仰等互动, 增强了泉州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增进了泉台两地民众“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认知和情谊,起到了“以文促经,以文促统一”的作用。

  ——源自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根据习总书记的倡导,中央作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中把泉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福建省委召开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发展必须保持比全国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力争到2018年前后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这些都为泉州充分发挥文化、民营经济、侨台、港口等优势,加快创新转型,推动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近年来,泉州积极实施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一体发展战略,以“海丝”文化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软实力, 催生出城市发展的新优势。当前,泉州启动投资25亿元的“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推进“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加大对“海上丝路”历史记忆载体保护力度。

  以文化内涵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构建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城市会客厅”和“市民文化家园”,打造多功能现代经济文化港湾区。

  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2014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9亿元,居全省第一,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4%,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之一。

  以“海丝”文化为纽带,积极拓展对外贸易。目前,泉州开通连接2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港口吞吐量连续两年突破亿吨大关;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308亿美元,其中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占51%;出口同比增长7.2%,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连续19年保持外贸出口增长的设区市。

  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后,泉州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了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中华文化传播者的重任: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新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在泉启动,承办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城市论坛,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举办九城申遗联席会和“海丝”文物联展,举办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博览会,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暨2014泉州丝海扬帆嘉年华,筹办明年亚洲艺术节……为来泉的各国友人奉上一场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

  “东亚文化之都”这张城市新名片,也使泉州旅游观光“人气指数”不断上升。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大幅增加,达到近4428万人次、增长18.7%,其中境外游客213万人次、增长15%,泉州因此在全国入境旅游最具吸引力城市排行第二。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站在“一带一路”战略潮头的泉州,有动人的故事,更有美好的前景。这座文化灵动的城市,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和21世纪海上丝路先行区建设,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软实力,为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活力,给城市发展带来长久动力,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颗璀璨的明珠。

  责任编辑/赵吉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