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量的自媒体已经成为承载新兴文化、集结社会热点以及信息中转集散的主力平台。由于自媒体具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因此自媒体在参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和引导中,必须要保持理性及适度原则,自觉承担起自媒体公众平台的社会责任。目前,伴随着各大新兴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不断扩大影响力的“自媒体人”对社会舆情的发展持续发挥着助推作用。然而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平台也为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习近平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并重点强调指出“新媒体也要讲导向”。因此,加强自媒体时代的社会舆情管理已经成为在新时代中净化网络文化空间、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显现新问题
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加大了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如今,各类签约自媒体层出不穷,美食自媒体、健身自媒体、短视频自媒体以及搞笑自媒体等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自媒体人”少则几万“粉丝”,多则拥有成百上千万的“拥趸”。自媒体也成为了网民除权威媒体以外接收外部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平台所传递的信息也存在积极与消极之分,一部分在微博、微信以及各类短视频APP中颇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言语失当、行为失格,为追逐商业利益而制造舆论、恶意引起舆论争端,对网络媒体的良性秩序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增加了网络舆情监督及管理的困难性。多元自媒体的话语交织引发舆情混乱。自媒体时代突出了主体对话语权的更高要求,在“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时代中,自媒体及其追随者的话语表达更具自由性和开放性。然而由于自媒体主体之间的联结或对抗,也扰乱了网络媒体平台的正常秩序。自媒体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富有娱乐性的讨论话题,另一方面也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看法传递给受众,而持有不同观点和目的的自媒体就某一事件或话题展开的对抗,则对公众的理性判断造成了干扰。部分优秀的自媒体平台和个人在网络平台中伸张正义,为健全社会的公共服务、惩恶扬善而发出倡导,但同时也有部分自媒体“利字当头”,为了制造“热点”,吸引“眼球”,不惜制造消极舆情、引领群体性“发言”,以至造成了舆情危机,使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加大。
部分网民的非理性表达客观存在。近些年来,网民参与网络讨论的活跃度持续增强。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自媒体时代的话语权大众化更进一步燃起了网民新媒体参与的热情。网民可以随时随地迅速融入舆论洪流,公众的自由表达欲望不断增强,正是由于人们对公共事务及社会建设的高度关注和献计献策,我国社会持续向着健康、积极、现代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网民素质千差万别,网络群体中的非理性言论借助自媒体平台不断传出,不仅有非理性评论,更出现了断章取义的误导性视频、图片内容。部分非理性言论借助“随手拍”、真人直播等多种形式在微博、微信以及直播等平台流传,造成了消极的舆论影响。
自媒体时代舆情管理的法治能力仍需加强。在自媒体交织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生产和流动往往具有随机性,而网络自身的隐蔽性和开放性,也使得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存在“盲区”,使网络造谣、传谣等有害网络公共秩序的行为不易被第一时间发现。混杂在网络评论、话题探讨、转发互动等网络行为中的不端价值观及真假难辨的信息,为公众的正确认知带来了困扰,甚至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在网络媒体立法及执法方面加大了力度,但自媒体平台发展十分迅速,在不断创新中也包藏着“变异”,现有法律法规仍体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在实名认证、跨境代理、舆情危机介入、信息过滤等方面缺乏细化、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执法力度不足,凸显出了当前我国自媒体时代舆情管理法治化的“短板”。
二、在自媒体时代加强舆情管理的关键意义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文化的场域从真实世界向着网络虚拟世界转移,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多元文化潮涌中坚定思想定力的关键。通过对自媒体环境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及支持,防止外来文化渗透之下的文化偏离。并依靠主流话语权的影响力,不断在网络媒体环境中提升“四个自信”的话语力量,占领网络媒体的舆论引领阵地。加强舆情管理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在自媒体时代中,舆情管理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和职能,不仅要完成舆情监督及引导的任务,更需不断为健全网络平台治理做好基础调查和管理工作。因此,管好自媒体、发展好互联网产业,是在新时代中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通过高效的舆情管理,可最大程度遏制不法言论的流传,及时消解不实信息的负面影响。增强公众的信息安全保障,避免善良受到侵害、正义被诋毁,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社会舆论生态环境,为人们更好地融入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生活提供有力的条件。
三、多措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新生态
培育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主流话语权。应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危机意识,立足网络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及社会安全的根本,进一步强化自媒体舆情的主导意识。重点依多元化的网络媒体推进新时代新思想的大众化发展,明确自媒体时代舆情管理的正确导向。要坚持以主流话语权为引领、兼顾多元文化发展的原则,培育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体主流话语权。充分发挥出知名自媒体、权威自媒体以及公众人物的积极作用,主导引领积极的网络舆论发展。从而使多元自媒体及广大网民生成文化自觉,注重言行自律。齐心协力净化网络风气,还原健康的网络文化形态。
运用正确的方法体现舆情管理的艺术性。其一,要以优秀的政务自媒体加强管理舆情。近几年来,一部分优秀的政务自媒体成为了“网红”,在公共服务、答疑解惑、舆情疏导、辟谣止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结合舆情管理的需要,培育一批受众基础牢靠、具有自身魅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政务自媒体,发挥出政务自媒体的凝聚力、公信力和吸引力,使政务自媒体成为网络自媒体大军中的优秀代表。其二,要以疏导为主、管理为辅。注重舆情管理的心理介入,成立危机舆情心理疏导专业团队。用积极的态度应对舆情危机,及时把握舆情的重点,加强前瞻性判断,用专业化的舆情管理消除网民的忧虑和质疑。对错误言论需进行时时纠偏,重视吸纳网民有益建议,使自媒体舆情管理的主体结构更加丰富而有力。
提高自媒体主体及网民的媒介素养。“自媒体人”与网民的媒介素养决定着互联网发展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促使自媒体主体积极担当时代责任,引领积极舆论,依靠自身的影响力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有助于使网民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形成传播有益信息的主动心理。因此,要通过对自媒体的规范化管理及引导,使处在网络环境中的多元主体得到正向熏陶,不断提升网络主体的媒介素养、法治素养与道德素养。帮助网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加速新时代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健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法律法规。其一,增强前瞻性立法,避免“亡羊补牢”。尽管自媒体环境瞬息万变,但信息传播仍然有规律可循。为此,要结合网络舆情发展的潜伏期、爆发期及平复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地立法。其中对自媒体公众平台的管理需快速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明确各大平台、自媒体在舆情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以网络产业法治化带动自媒体舆情的法治建设。其二,加强严格执法,提高舆情管理的效率。“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需对自媒体环境下的造谣传谣、制造舆论、扰乱公共舆论环境的行为加强依法治理。重点对自媒体平台实施依法动态监控及数据分析,做好网络舆情的科学预警工作。其三,引导全民守法,夯实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管理的法治基础。加强自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法治教育,完善舆情管理的公众信息反馈机制。倡导全民守法、全民护法,从而进一步掌握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打开新时代网络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