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陕西省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优越。它既是步入大西北的“门户”,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城市,东西贯通、南北贯通,是我国西部的“物流节点”,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2017年陕西省GDP总量已经达到21898.81亿元,同上一年增长8.0%,陕西省的经济快速发展,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会释放出巨大的物流需求,这些物流需求将不断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发展的源泉是三大产业,而三大产业发展的又需要物流业作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二、陕西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改造传统物流的障碍
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陕西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但是陕西的很多物流企业未达到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标准,具有的设备资源、管理水平和应急预案都还达不到要求。这些未达标的企业无论是思想认识上、人员水平上还是设施设备上、信息处理能力上都较弱,因此改造升级迫在眉睫。(二)企业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物流体系存在物流资源匮乏、物流整合能力较差、物流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观念落后、缺乏战略意识、信息共享性差等一系列问题,物流的落后成为了公司发展的短板,虽然消耗了过多的成本、人力、物力,但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严重滞后企业的发展。(三)运输形式不合理,效率低
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开始产业布局调整,构建适应时代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一带一路”新时代形式下,陕西吸引了不少全球产业和资本的关注,但是陕西省的物流发展水平无法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匹配,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总体效率和服务水平很低。多数的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不涉及流通加工、无法做到物流信息整合及共享、无法提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不能对成本控制提供一套合理的方法。并且出于各种原因,企业不愿意将物流环节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或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消耗巨大成本自建的物流系统,漏洞颇多,管理混乱。(五)现代化专业技术运用不足
目前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的陕西物流企业比较少,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运输量小、运输成本高、物流处理能力欠缺、信息量匮乏一些问题。陕西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多数物流企业无法负担先进设备的引进资金和后期的投入。这也是多数企业发展缓慢,固步自封的主要原因。三、陕西省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陕西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其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区位优势。未来的物流发展过程中,应高效合理的对资源进行配置,重视物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准确定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大背景。努力推进“西安港”的建设的步伐,打造西安独特的国际中转枢纽港,建设海、陆、空无缝衔接中转,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化结合。(二)开发新型物流产品
新型物流产品的开发不可懈怠。新型物流产品的开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为物资部门引进创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其核心优势,打造独特的物流产品。②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目标,形成完善的招标采购系统。③建立高效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完成物流管理系统的一体化。④强化物流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的培训流程。(三)服务理念创新和能力提升
对于陕西省的物流企业来说,想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提高客户满意度,一切服务活动都要围绕客户的要求进行开展。让客户了解到物流企业的参与可以帮助其降低成本,建立更有效的物流系统来提高销售量。以客户的需求为准则,只要是客户需要的,在不违背规章制度的原则下,物流企业尽可能做到。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衔接各个环节和各项功能。加强优秀的管理团队建设,把物流人才的培养作为公司常规项目。(四)积极引进先进科技
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规划、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规划、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自动化仓储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物流科技手段,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大数据,引用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以物流项目为依托,打造陕西省物流品牌
可以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物流品牌,从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农产品物流代表第一产业与物流相结合,其中主要包含烟草物流、粮食物流,生鲜物流与冷链物流等。由于地处“一带一路”的优越位置上,所以可以有效地促进陕西省品牌特色物流的构建。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陕西省未来的物流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陕西省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从而促进陕西省经济水平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