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 [2005]2 号),明确了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义、选配原则和培养培训工作,但受制于高校惯有的按照1:200的生师比配备专职辅导员的现状,对于配备班主任又缺少独立性的政策文件。因此,在推动班主任配备和队伍建设上显得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存在挂名班主任的现象。(二)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不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规定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和定位,但是专门对于高校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仍然处于空白阶段,往往与辅导员同等对待。这一现象就造成了班主任的岗位职责不清,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冲突和交叉。在实际工作中,多头管理、协调不够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作效率,甚至挫伤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缺少培养,工作能力不够
一方面,当前高校的普遍做法为班主任作为辅导员的“替代者”而设置,与辅导员通常混为一谈,在培养和培训上也没有单列,培养培训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不强导致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绝大多数班主任为兼职,在精力和时间上很难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之中,常常出现辅导员一揽大小事务、班主任工作职能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的主体为“90后”,他们思想活跃、价值多元、个性突出,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较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缺少时效性的班主任培训的前提下,班主任不能够及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实际工作效果受到影响。二、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班主任制的研究与实践
自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实行单独招生计划4年来,2014年单独招生学生比例占总计划数的17.24%;2015年单独招生学生比例占总计划数的34.48%;2016年单独招生学生比例占总计划数的60%;2017年单独招生学生比例占总计划数的73%。随着单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行政班级学生生源构成有了明显的区别和变化,每个班级学生中单独招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单招生在个人素质上与统招生的差异,以及在比例不断增大的条件下这种差异被极大的放大,因此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才能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一)立足现状,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认真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形势下以高度的使命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了“班主任”制的改革和实践。学院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采取自荐和遴选相结合的方式,班主任的专业原则上要与所带班级专业一致或相似,任职期限原则为三年,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班主任在做人、做事和专业发展上都能给予学生引领和指导。经过选拔,学院现有班主任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占到90%以上,有着10年以上丰富经验的教师占到80%左右,以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为主要工作力量,行政管理人员为主要补充力量,所有班主任均为兼职队伍,整体队伍素质过硬,在同等高校中位于前列。
(二)明确职责,最大限度发挥班主任作用
经过探索,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在配备辅导员的同时,又同时为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明确了工作职责。辅导员侧重班级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综合管理,是一个专业,几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则侧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引领工作,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的定位是“学生的专业导师”,主要涵盖专业思想教育、举办专业课程学习指导讲座以及指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或比赛是三项具体内容,填补了辅导员因自身专业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而造成指导学生学业发展无力的空白。(三)注重培养,打造既专又强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班主任的培养采用双重方式,一方面,他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员,列入学院思政队伍培训计划;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学生专业发展的指导者,又列入了专业教师培训计划。双重的培训使得班主任既掌握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又增强了专业知识和本领,成为了本专业学生发展的专业指导者。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和自信心。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创新育人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特色“班主任”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