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研究述评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602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始终处于薄弱环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习作内容空泛、形式呆板,思维封闭、视野狭窄,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构思雷同,千篇一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善“作文难教难学”的现状,必须探索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近年来,仿写训练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化难为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展开研究。本文所涉及的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的研究时限在2006年至今的十、十一年间,文献主要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作文教学研究》、《新语文学习》(教师版)等语文教育类期刊。述评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内容的述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作用的述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策略的述评,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互为补充,从中可以习得清晰的仿写教学思路。

一、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

仿写,字面意思即“仿照书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特指仿照一定的范例进行习作,学生学习范例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根据范例的写作模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训练,意为通过反复的练习以获得某项技能或实现某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即通过模仿范例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增强语文素养。

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作用的述评

综观学者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作用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激发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语文素养”四个方面,对仿写训练作用的认识较为全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指出:“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模仿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模仿范文给学生以参考与“依托”,就像一个现成的指导老师,引领学生迈入习作的大门,降低习了习作的难度,能帮助学生克服对于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学生不怕,才敢说敢写,进而爱说爱写,对写作文产生充分的兴趣。

  学生畏惧习作,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学生天生就排斥语言文字和表达,而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如何下笔。通过仿写训练,学生跟随范文一起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感受整个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熟悉每个流程,训练多了就能从中悟出规律,掌握写作技巧。戚红梅在《范文引领 习作迁移——浅谈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的“仿写”》中指出,模仿范文在很多时候比教师天天强调“应该怎么写”更容易拓展思维、引发思路。她还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么写’。”范文即是对“应该怎么写”的一种直观而清晰的现身说法。

  仿写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还能通过范文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及创造性思维,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惊叹——“原来还能这么写”,当他们看多了、读多了、仿写训练到位了,就想写出点个性化的东西,便实现了从“不知怎么写”到“模仿写法”到“脱离范例、大胆创新”的过渡,同时也完成了仿写训练真正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写作”。

  仿写训练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积累,教师精心选择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具有参考价值的经典范例,当中不乏好词佳句、生动篇章,学生将自己感兴趣词、句、段、篇摘抄在积累本上,记忆在脑海里,慢慢便能将它们自觉地融入习作当中,久而久之,不仅写作能力提升了,思维、视野、知识水平、语文素养也随之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

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策略的述评

笔者按照仿写训练前、仿写训练中和仿写训练后的顺序把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仿写训练策略的研究分为四个方面:精心寻找训练点、透彻分析训练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及时有效评价四个方面,研究者提出的观点较全面,但不具体,部分观点缺乏可行性,下面依次分析写四个方面。

(一)精心寻找训练点,素材缺乏指向性

在仿写训练之前,教师需要阅读大量文本材料,精心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仿写素材。研究者认为,小学生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一是因为考场作文的条条框框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二是他们缺乏积累,无话可说,同时缺乏写作技巧,不知从何下笔。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训练点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从仿写字词开始,慢慢过渡到句段篇章,仿写素材的难度应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

  但是,研究往往只提到了仿写训练点要符合学生兴趣,没有具体指明究竟什么样的素材才是符合学生兴趣的。部分论文的确列举出了两到三个例子,却非常零散,有的素材存在于教材之中,有的又跨越到名著仿写,毫无规律可言,对教师日后选取仿写素材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于彦民在《融入段落仿写 阅读理解兼收——小学语文学生自我学习的思考和表达》还提到,可以让学生在整体阅读文段之后,自主选取训练点。这固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但不能“一刀切”,而应考虑到学生的年段、资质,否则,“自主”只会流于形式。小学生尚且处在写作的初始阶段,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引领,是写作基本规范和基本方法的训练,若是对他们过于放手,学生会六神无主,写作会丧失根基,且不利于教师的指导评价。林爱萍在《模仿——写话训练的铺路石》提出,作文教学应“统放结合、以统带放”,在写作的初期,尤其是对于刚刚迈入写作大门的低年级学生,仿写训练还是应以教师选取训练点为主。

(二)透彻分析训练点,手段缺乏有效性

若是在仿写训练之前,没有透彻分析训练点的结构、价值,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是机械地模仿、甚至抄袭,仿写训练便失去了它的意义。?研究者认为,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文段“好在哪里”及其中可以运用到的知识点,融入对文段的整体思考,先读后写。陶兴国和徐汉新在《模仿作文训练法》中说,教师选出范文后,一定要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来读,认真地读、充分地读,揣摩作品的结构特点、思想脉络、语言风格,做到烂熟于心。

  但是,在透彻分析训练点的方面,研究者往往只提到了应该分析的方面,如文章的句式、段式、立意,作者观察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等,却没有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指导学生分析的方法。“读”不仅仅是阅读,还有品读——咬文嚼字,有赖于一定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又离不开反复地诵读和训练,在反复地诵读和训练中自我感悟。吕叔湘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多练习才能提高,学生学会分析文段的方法不仅仅需要反复地读,还要多多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语感的训练,在理解“好在哪里”之后再谈“仿写”。如何对学生进行此类方法、能力的有效训练,有赖于进一步的探究。

(三)培养创新精神,指导缺乏具体性

研究者认为,仿写不是对范文的生搬硬套,创新才是其目的——仿写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写作,而仿写只是达到该目的的一种手段,学生应通过仿写训练,逐渐摆脱范例的束缚,以达到“举一反三”,经过对范文的“去粗取精”、消化吸收后,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范文中值得借鉴的点去进行再创作,到了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已达到新的高度,创新意识悄然而至。

  但是,研究者往往只提到了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没有具体指出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由仿写训练过渡到自主创新,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写作的热爱与激情,徜徉于精彩的个性化的内心世界,思维和习作水平迈上新的阶梯,光靠鼓励学生无异于“喊口号”。

(四)及时有效评价,评价缺乏标准性

白红梅在《形神兼备?巧妙迁移——浅谈小学语文随文仿写的训练》中指出,在学生仿写的评价中要尽可能地发动多方参与,小组评价要客观中肯,教师评价要更贴心更有针对性,必要时还可以引进学生家长们的评价,这些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研究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对仿写训练的兴趣,增强仿写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应在仿写训练后,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实施多元评价。例如,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分小组评比、优秀作品展等,当学生发现自己作品被肯定、被重视,便会有成就感,在下一次的训练中便会努力达到更好,形成良性循环。

  但研究者往往只提到了评价的形式,未提到评价的标准——什么样的仿写作品叫作“优”,什么样的仿写作品叫作“劣”,如果缺乏固定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学生六神无主,就连教师都难以对仿写作品实施评改,这样不利于推动仿写训练的进程。

  综上,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学者们和教师们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观点和研究方式,但仍有诸多的不足和盲点。实践充分证明,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不失为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解决小学生作文难教难学的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值得认真仔细的研究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

  :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傅春生.模仿写作手册[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查秀芬.以模仿为起点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苏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6]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文字改革,1963(03).

  [7]孙宏琳.随文仿写[J].小学教学研究,2010(10).

  [8]牛振华.仿写——低年级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关于小学作文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J].教学实践与研究,2015(26).

  [9]戚红梅.范文引领习作迁移——浅谈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的“仿写”[J].作文教学研究,2012(01).

  [10]李国琴.小学作文仿写训练例说[J].教育教学论坛,2009(11).

  [11]王恩玲.模仿作文训练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5).

  [12]白红梅.形神兼备 巧妙迁移——浅谈小学语文随文仿写的训练[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05).

  [13]瞿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04).

  [14]于彦民.融入段落仿写 阅读理解兼收——小学语文学生自我学习的思考与表达[J].小学教学研究,2014(09).

  [15]夏巧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方法浅析[J].课外语文,2016(10).

  [16]苏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10).

  [17]简碧艺.浅析仿写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