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调查
(一)关于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结果
首先,学生在无人监考的房间,成绩会优秀一些,其中有73名同学感觉这样会优秀一些,95名同学对成绩好坏持无所谓态度。其次,有39.5%的同学在正式活动中成绩会好一些,17%的在正式活动中成绩不如平时,43.5%的态度不明确。第三,学生每次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但课堂背诵时总要出错,其中有53.5%的同学该问题,只有5.5%的不存在该问题。(二)生活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结果
首先,当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朋友来家做客时,我尽量回避他们,其中有61%同学很少回避,有时回避的占11.5%,剩余同学选择回避。其次,出门在外,虽然吃饭、睡觉、环境变化很大,可是我很快就习惯了,其中有80.5%的同学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只有2%的同学对新的生活活动缺少适应能力。第三,学校生活中无论情况多么紧迫,我仍能注意细节,不丢三落四,其中56.5%的同学不存在该现象,只有3.5%的存在该现象。第四,在自立能力方面,其中有68.5%的同学独立能力强,18%的答案飘忽不定,13%的缺乏独立能力,此外有1名学生回答无效。(三)人际关系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结果
首先,在个人做事效率方面,其中有6.5%同学喜欢独自做事,50%的倾向于团队协作,34%的答案不明确。其次,为实现和睦共处,我有时放弃自己的意见,附和大家,其中有54%的同学为和睦相处放弃自己意见,23%的表示坚持自己意见。第三,在与不熟悉的人沟通时,我不知道如何沟通,其中有39%的存在该问题,只有40%的不存在该问题。(四)环境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结果
首先,每次离家到一个新地方,我总爱闹点小毛病,其中有21.5%同学存在这种现象,67%不存在该现象,其他同学态度不明确。其次,活动轮到我发言时,我泰然自若,发言也很自然,其中36%的同学表现较为乐观,38%的表现并不理想。第三,我冷天比别人更怕冷,而热天又比别人更怕热,其中有52.5%的同学并不受影响,28.5%的深受影响,19%的观点模糊。第四,经常在学校体育馆、操场上、篮球场运动健身,其中有41.5%的同学并不经常运动健身,34%的经常参加运动健身,24.5%没有给出答案。(五)经济条件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结果
首先,看见舍友买了一款新手机或电脑,自己觉得手机或电脑也要换一个,其中有22名同学存在这种问题,154名同学基本不存在这种问题。其次,在购物过程中,有51.5%的同学在购物中自控能力稍强,34.5%的购物自控能力较弱。第三,在购物时,其中有64%的同学会选择网购或实惠的商品,14.5%的表现并不理想。第四,在生活费用规划上,其中有58.5%的同学有消费规划,11.5%的很少有消费规划,6%的从未制定过消费规划,24%的态度不明确。二、关于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民办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性能力偏弱,生活适应性能力较强
本文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获知,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表现并不理想。其一,外界因素多变情况下,学生学习状态深受影响;其二,考试过程中,学生心理变化将直接影响成绩的分值;其三,学习过程中,学生态度模糊,自我缺乏对学习重要性的价值认同。不过,经调查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在生活适应性方面表现优异。其一,在家期间,多数学生乐于出席家庭性质聚会;其二,在外生活,多数学生能及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其三,在生活过程中,学生生活细节的掌控能力较强;最后,在生活过程中,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相对较强。(二)民办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待增强,环境适应能力表现突出
经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能力仍需有所提高。其一,学生在沟通方面,与陌生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有所欠缺;其二,学生在应对交流矛盾时,表现并不理想,往往不懂得如何制定出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其三,在与他人相处时,学生往往选择放弃个体意见,对问题处理的方式关心度不够。(三)民办高校学生经济条件适应性能力较强
民办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比公办院校相对较好,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选择更趋向理性。首先,在消费意识方面,学生能够合理把握,不存在过度消费、过度购物现象。其次,在购物场所选择方面,学生网购较为频繁,且比较乐意去物品实惠的场所。第三,在消费规划制定方面,学生能合理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消费计划的制定、实施。总之,经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学生经济条件适应性能力较强,多数学生能根据家长所赋予的资金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并能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中的资金花费。[1]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
[2]王美锁.大学生心理危机与自我超越——《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