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高分,竟是这样做笔记!
佟 强
说到托福的核心,那听力是当之无愧的部分。先不说听力分数是实力高低的体现,就托福成绩另三部分中多少都和听力相关,口语和写作都融入了听力的考核,而阅读更是与听力的讲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但很多同学的听力能力一直无法提高,听力成绩也一直上不去,究其原因出来自身基础弱外,更关键的就是没有掌握方法。本文将对如何利用笔记提升听力部分成绩做大致介绍。
托福听力 听力笔记
说到笔记,不少学生甚至老师都对其抱着褒贬不一的态度,有些人甚至排斥笔记,认为听不懂在做笔记也没用,更有些人认为听懂了则记不记都无所谓。其实,对于要不要记笔记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听力对话长度每篇2-3分钟,讲座长度4-6分钟,先不论记忆力有没有那么好,就出的考题来说,题目不仅仅考你有没有听懂,更需要你对细节有所把握。听力解题的时间很短,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记忆,去排除,去猜测,去思考,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笔记中的对应位置并寻找关键词以及同义替换,利用笔记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保证相对高的正确率。
第二,笔记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帮助你寻找答案,更在于帮你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取听力的内容。一些同学更是易受干扰体质,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影响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考场上周围同学甚至窗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你跑神的导火索。更有些同学就是受不了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天生爱跑,这个时候笔记就是你绑住注意力的手铐。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EST官方指南上对笔记的重要性也有所论述。官方指南都讲了,我能自然不需要纠结了,从多年教学经验来讲,但凡听力分数上了25分以上的同学,笔记多少都对他们有所帮助,因而笔记也被我称为拿高分的神助攻。
接下来,我们要知道怎么记。我再从事培训行业之前,曾经做过高级口译也做过同声翻译,对于口译行业,有自己一套的速记法则,这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训练才可以做到反应自如,听到就能迅速记下,见到就能知道记了什么。但这对于我们考托福的同学要求过高了。那我们考听力需要怎么记呢?最关键的原则就是,记下的自己能看懂。几点内容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可以是符号,也可以是缩写;可以是首字母也可以是辅音字母。很多同学犯得一个错误是在记的时候纠结单词拼写,我们在强调一遍,笔记是给自己看的,就算你记拼音都可以,更何况几个元音字母搞错呢?如果中英切换没有那么快,那就可以用缩写来记录自己听到的内容,比如上例就可以记“mst impo”之类的。总而言之就是怎么快怎么记,怎么看的懂怎么记。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得分点,我们来明确下需要记什么。
首先要记得是关键词。何谓关键词?简而言之就是出现两遍以上的词,他们是与听力内容密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也是考点的主要出处。
第二要记得是逻辑词。EST对于思维逻辑非常重视,整篇文章的起承转合逻辑变化,是通过这些逻辑词来推导的。
第三,还要注意记笔记的结构。这里的结构并不是要把行文的逻辑像有些书里所写那样,像图一般的画出,因为你在听完之前并不知道还有几个点,还有多少个因果关系或转折关系,也没法做到笔记像图一般的完美,那只有在听完回忆时才可能做得到。然而这里的结构只是只在论点和支持部分能有所区分。
要针对出题点记笔记。学会记笔记后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就是什么都记,不论听到什么都记下来,只有没有用都记,在做题时候再去找出题的考点。这样的方法虽然比较保险,不论出什么问题的考点。这样的方法虽然比较保险,不论出什么题都不怕,但确实也是一种耗时耗力的方法,而且保不准记不下所有内容,反而是把时间浪费在了不重要的内容上。所以第二种方法回事更取巧的做法,那就是有选择地记,有选择地记录出题点的地方。那么出题点是哪些呢?
第一出题点就是对话或者讲座的开头。不论是对话部分还是讲座部分,第一道题一般是就以下几种问法:
(1)Why does the student go to see the professor?
(2)What is the conversation/lecture mainly about?
(3)What is the main idea/purpose of the lecture?
这几种问法都是针对全文的主旨进行发问,那对应的句子也在听力的开头部分。假设对话发生在学生和图书管理员之间,学生来图书馆问课程需要的一本书还有没有,图书管理员查了以后说全被借出了,学生发问为什么图书馆今天有那么多书都在那乱堆而不是放回书架上,图书管理员答说没人整理是因为图书馆现在缺人,有人辞职了,学生继而表示有兴趣应聘,两人继续对应聘条件以及工作要求进行讨论。考题第一题问,学生今天为什么回来找图书管理员?无论后文发生了多少意料之外的事,最初的目的还是来找书。而讲座部分对这一题的信号词有:today we will, now, let’s focus on…。所以针对第一个出题点笔记一定要记一下。
第二个出题点在对话或讲座的结尾,这部分经常会考对话部分教授提的建议或者解决办法以及讲座部分教授的态度。EST特别喜欢在结尾出题,所以就算快结束了也千万别松懈。假设上文所述对话场景,图书管理员最后建议学生先会寝室填一个网上申请的表格,这里就很容易出题问What will the student probably do next?讲座也是一样,最后结尾部分教授很可能说还没有确切证据表示这就是确认的理论,那教授的意图就是对上文所讲的姐理论表示质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行。
[1]孙郦.英语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王立非,孙晓坤.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现状与取向[J].外语界,2005(5):10~16.
[3]陆裕婷.影响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以及教学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05):83~85.
沈阳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