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管理平台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冉 林
信息管理平台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工具,是线下管理向线上管理转变的有效载体,在实现高校管理目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平台有着良好的育人功能,文章从此出发,首先分析了其具体的育人功能,如提升育人工作的趣味性、改变育人工作的条块性、突破育人工作的时空性等,进而就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信息管理平台中的育人功能提出了几点策略,包括以全校统筹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前提、以拓展平台生活服务的功能为重点、以完善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为关键、以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等。
高等教育 信息管理平台 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明珠,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人才输送与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育人功能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尽管所有高校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都以育人为主导,但在育人模式的选择上以及育人手段的丰富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忽略了信息管理平台的育人功能,使教育工作未来得到有效的开展。信息管理平台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项目,是高校依托于信息技术对学生实施线上管理的综合性平台,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载体,涵盖在校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层面的管理工作,具有便捷性、综合性、高效性等多项特征,是完善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工具。文章从此出发,就高校信息管理平台中的育人功能做了简要的探究。
一、高校信息管理平台在育人中的作用分析
(一)提升育人工作的趣味性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从学生的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到体育、德育、美育等都属于高校育人的内容。但无论何种教育内容,在教育实践中都存在枯燥、僵化的现象,特别是思政教育更是如此,严重影响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也使得高校育人工作难以有效的贯彻执行。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弥补此点不足,从提升趣味性的角度出发,使高校育人工作更好地契合学生的需要。就以思政教育为例,信息管理平台的教育方式既不同于思政课堂中的理论讲解,也与一般社会活动中的实践教育有别,它主要利用的是各项时政新闻与社会案例作为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知的环节中实现自我教育。目前的高校信息管理平台都有新闻版块,是学生了解校园信息乃至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典型的有媒体华农、媒体中大等,在信息管理平台的育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改变育人工作的条块性
育人是高校的天职,高校内部不同职能部门均肩负着相应的育人功能,比如专业院系承担着学生课程学习,文化育人的职能,思政教师乃至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学生思政理论学习,政治育人的职能等,只有综合发挥好不同部门的育人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预期的育人目标。但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条块性,不同职能部门“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比较突出,使得育人的整体效果欠佳。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很好地改变了此一现象,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不同的职能部门都被纳入到信息管理平台之中,这就为它们在育人实践中开展深入细致的合作提供了前提与基础。不仅如此,信息管理平台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其以数据为中心,而数据间的共享与利用则是整合学生管理,优化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这为职能部门间的深度合作提供了保障。二、完善高校信息管理平台育人功能的具体策略
信息管理平台有着良好的育人功能,是信息时代高校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高校需要从平台的建设乃至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采取好针对性的措施。(一)以全校统筹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前提
高校信息管理平台育人功能的实现以信息管理平台自身的建设为前提,换言之,只有在具备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高校育人功能才从线下转到线上。信息管理平台是综合性平台,设计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学生、教务、招就、团委、保卫、后勤等都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所需要注意的,因此,最佳的方式则是全校统筹,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融合各个职能部门所产生的数据,做到不同部门间数据资源的共享,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库,且模块之间数据对接、导出,为平台育人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其次,在数据录入环节,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尽可能保持数据的权威性与一致性,当数据已经录入后,不得再次录入数据,且在数据与外部对接时,要以校方数据格式要求为准。同时,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当数据自动更新时,数据自动记载,定期自动保存存档,以备核查。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实现育人功能的前提,而数据的录入与完善又是实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前提,因而,在完善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的育人功能中,要充分重视数据的基础性作用。(二)以拓展平台生活服务的功能为重点
管理即服务,对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而言,其主要目标不仅仅是在信息时代加强学生的管理而已,它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服务质量的必然举措。发挥好信息管理平台的育人功能,其实也就是发挥好学校服务平台的育人功能,因此,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中,学校还需要以拓展平台生活服务的功能为重点。比如,在信息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的设计中,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各职能部门,如后勤部门、教务部门的管理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模块功能,便于职能部门与学生的方便实用。同时,要考虑到各职能部门工作实际,使职能部门对信息管理平台方便用、愿意用,有效避免形象系统、僵尸系统。目前,在移动网络与大屏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移动APP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学校在强化网站信息平台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相应的学校管理APP,凭借APP,学生可以获得多个部门的多种服务,比如后勤部门的报修服务、电费收取,又如教务部门的课程安排与讲座活动等,对校园管理能力的提升,服务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三)以完善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为关键
在当前的高校育人体系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最为重要的两项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思政教育多处于被忽略的一方,存在着低效性,严重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完善思政教育内容,提升信息平台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为学校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职责之一。信息管理平台的思政教育不同于线下思政教育受时间限制严格的特性,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在有网络的基础上,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思政教育,对全天候思政教育环境的建设大有裨益。不仅如此,信息管理平台中的思政教育在教育资源上也与传统的教材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不仅极大地利用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新闻案例,也充分拓展了网络资源中有助于学生思政学习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当然,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深入交流是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的基础工作,线下教育的僵化氛围无助于教师深刻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信息平台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与工具,学生可以借助留言或互动版块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答。(四)以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实践的日益深化,高校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教育目标向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目标转变,增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综合素养不同于专业素养,它涵盖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层次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在培养与发展中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对此,最为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信息管理平台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工具。学校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发挥好信息管理平台的校园文化建设作用。首先,落实好管理平台中的模块建设。校园网站是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形式,校园网站通常含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又有相应的二级模块,学校要加强模块内容的建设,将校史、校训、校歌、学校讲座、学校活动等融入到相应的模块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校园文化平台;其次,发挥好管理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为学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供差别化的教育内容奠定了技术基础,学校可以发挥好信息管理平台在信息推送中的作用,向学生推送文化育人的内容。特别是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更为学校育人内容的推送提供了帮助。三、结语
信息管理平台作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基本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在高校学生的育人中同样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是提升当前高校育人效果的有效工具。对此,高校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中要逐步调整传统的管理理念,从平台建设、功能拓展、思政教育等多个层面出发,采取好切实有效的手段,提升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1]蒙丽.浅论高校校园网的育人功能[J].新闻世界,2011(08):266~267.
[2]庄一民.高等学校APP手机平台的育人功能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65~167.
[3]黄小兰.高校校园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张继生.浅析高校学生公寓信息化管理育人功能拓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3):62~64.
四川文理学院)
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2015年度科研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中育人功能拓展探究》(项目编号:2015SZ005Y)。
冉林(1981-),男,汉族,四川达州人,中共党员,工程硕士,助理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