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和而不同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796
赵红娟

  和而不同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赵红娟

  如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现代社会,许多工作需要团队,需要合作,需要凭借大家的力量和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团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团队的和谐是管理者的追求,更是完成目标的必要保障。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既是团队建设的基本方针,也为团队管理提示了策略措施。

  和而不同 教师团队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依据现代组织理论中的行为学派有关指导原则,它首先实施应用于企业。团队建设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总结的活动,它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管理实践研究的延伸,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团队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教师团队。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领域,依靠团队的合作力量能够更有效的达成目标。所谓教师团队,是由若干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互补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或科研上有共同的愿景和规范,教师间相互协作、沟通、交流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与教师个人相比较,团队工作能够促成教师们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进而更大的提高工作效能。只有人际和谐,才能使教师们保持舒畅轻松的心境,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量;只有人和,才能形成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优化整体功能,增强竞争实力。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为解决教师团队建设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孔子“和而不同”思想

孔子论“和”之内涵非常丰富。他承续弘扬了尧、舜、《周易》以来“和”的思想。尧以“允执其中”授舜,舜又以“允执其中”授禹,代代相传。《周易》提出了“保和大和中和”的阴阳相济相和的观念。春秋期间,在“和同之辩”中,史伯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观点。齐国的政治家晏婴进一步区分了两种“和”:一种是相反事物之间的相反“相济”的“和”;一种是相异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的“和”。在夏朝、商朝和周朝文化的基础上,孔子归结出“和而不同”的深刻思想。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1]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 学而》)[1]后来孟子更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下》)[1]可见,“和而不同”,不是表面上的一致或相同,而是追求事物内在的和谐统一。君子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是不总是盲目重复或是符合他人,因为协调而不重复才能达成和谐。君子追求和谐,为此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

  可见,和而不同的思想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和”的前提是“不同”,“不同”是事物发展和产生新事物的前提条件,“不同”有其自身的价值;其二,“和”是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冲突、促进事物发展的方法和过程,即“求和”;其三,“求和”的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不同”、“求和”和谐统一,循环往复,使事物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2]

二、“和而不同”思想在教师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一)“和”意味着向心力和归属感

归属感是团队重要一特征,成员产生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会自觉维护这个团队并愿意为团队做事情,不愿离开团队。在教师团队中建立归属感,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帮助教师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教师们更好地规划他们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只有教师们能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为团队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而不同的教师团队会营造一个互助的工作氛围,教师们相互理解与激励,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共同价值观。

(二)“和”是尊重与信任

团队的尊重和信任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一是团队的管理者能够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基调,确保团队成员有一种完成工作的自信心;一是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都能够相互尊重与理解。教师团队中,教师们只有彼此尊重信任其他教师们,团队工作的进行才能比教师个体单独进行工作更有效率。这样使管理者在制定计划时,给教师分配任务、划分职权时才能进行良好的相互沟通和协同工作,也都会认真思考其他每个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对此问题的看法,并认真反思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每个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他们工作的技术水平,尊重和体现每个教师的自我价值,使每个教师都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和”是合作互补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将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的技能与优势充分而合理地集聚在一起,依据团队的规则与精神,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远超越成员个体的能力。在现代学校教师团队建设中,大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较难实现的,因此需要具备单方面或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将每个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凝结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集体。这样的集体力量是远超越个体的,并且是承担个体不能够完成艰巨任务的主体。团队中任何一个教师在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中都会有他们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是每个教师都能熟练掌握所有的知识与技能,关键在于找准位置,并且做好教师之间成员的合理搭配。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教师,并且这些教师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与知识,把他们互相搭配并协同工作,这样既可以减少团队内部教师间的冲突和矛盾,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和”之观念,需要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合作,并且在团队中需要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在教师团队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教师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同时也认为其他教师的工作也同样重要。每位教师都是整个团队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份子,个体的工作做好了,整体的团队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才能提高。因此,团队中教师之间合作互助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自己是助人者,同时也是受助的人。研究证明,在享有社会声誉的学校中,教师们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且对其他教师的工作也负责,甚至乐于对非职内的事务分担责任。这样在团队工作过程中,明显的失误大大地降低,团队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地提高。合作互补的和谐人际关系使得团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从而产生最佳的合力,这种整体的合力远远超于个人的力量。

(四)“和”是充分授权,信任下属

和谐的团队要开诚布公,利用多种方式,让每位成员充分了解组织内外信息。在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是首要进行的,例如当团队做出某项决策时,管理者要清楚详细解释这项决策的原因,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把为了达成团队共同目标的资源、知识、信息,及时在团队成员间传递,以便大家共享经验和教训。

(五)“和”是承认并肯定个性差异的价值

团队要保持协调一致,但并不排斥个性差异,而是要承认并肯定个性差异的价值。按照“和而不同”的观念,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创造性,因而要鼓励开发个性。然而这种个性的鼓励应该是适度的,要以不破坏整体的协调为前提。在有着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团体中,人们总是在一种积极而宽松的气氛中工作。学校管理者应该经常组织并鼓励教师们参加校内外集体活动,例如节假日组织教师们外出旅游,在户外野餐,或是组织文艺活动等,使教师们在愉快自然地环境中尽情交流、沟通。另外,学校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了解教职工,鼓励教职工们献合理化建议,并且认真对待这些建议。

  总之,学校管理者借鉴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出对教职员工的关怀,给教师们提供轻松愉快的的氛围,有力地工作支持以及良好的团队生活环境,增强教师们的归属感。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夏道辉.“和”的思想与团队精神[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赵红娟(1985-),女,河南省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