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微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探析——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4773
王晓雅

  微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探析
——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王晓雅

  在大数据日渐流行的微时代,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重要的用户群体之一,其成长发展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核心,以信息化为中介,以塑造人格为目标,它的完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来完成。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诚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从男女性别对比的独特视角对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主要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方面探讨改进的策略,希望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构建良好的网络诚信氛围。

  微时代 大学生 网络诚信 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在互联网浪潮中,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和有生力量。因此在信息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不仅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不仅涉及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对良好的网络诚信氛围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相关概念

“从本质上讲,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目前科技产品更新特别快,大学生运用网络越来越便捷,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有很多。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成为了当下非常紧要之事。

  (一)诚信与网络诚信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它是所有人应该遵守的的道德准则。“诚”是诚实的意思;“信”是言而有信的意思。“诚信”是指遵守诺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网络诚信是诚信在网络领域的体现和延伸。“网络诚信是指网络主体(网民)在上网时所应遵循的诚信准则和诚信规章以及由于使用网络而形成的道德关系”。

  (二)网络诚信教育

  网络诚信教育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按照一定的道德体系、行为规范,使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对策对网络行为主体(网民)施加有益作用,使其在网络社会中自觉形成一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优良诚信品质、行为规范以及指导人在网络世界中自觉自律、积极向善的活动。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专指大学生在大学所接受的网德教化”。它以学生为核心,以信息化为中介,以塑造人格为目标。它的不断改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来完成。其目的在于让他们明确辨别网上信息,遵守网上的规章制度。它将教育的对象指向了大学生,对调整大学生的上网言行起到明显效果。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现状

本次调查的主体是山西师范大学全体本科生,采用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最终获得样本为200人,男生85人,女生115人。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12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研究,91.5%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过网络诚信教育,并且心里明白网络诚信的重要性,这是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做的好的一方面。

  但是,从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方面来看,由于网络是一个匿名的平台,再加上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当中就很容易出现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在问到“占据您上网时间最长的是”中,有65%的人选择“网络娱乐”,可见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娱乐的,利用网络来学习的意识较差。

  在网络诚信的理解方面,在问到“您在接触网络时是否见到过网上失信的问题”85%的学生表示见到过,说明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做的还不够好,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在问到“您是如何理解网络诚信的”时,认为“在网络上偶尔失信可以理解,但伤害他人不被接受”的占48%,认为“人与人之间不一定要坦诚相待”的占11%。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诚信的认识不到位。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时间比较长,在网络的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网络诚信缺失问题在校园中普遍存在。从男女性别对比的独特视角看,男生存在的问题要严重一些。

  1、网络诚信意识较差

  目前,各种网络社交工具花样百出。在对“您觉得网上交际时撒谎是否是不符合德行的做法”调查中,45.2%的男生觉得是不道德行为,然而有75%的女生觉得是不道德行为。可见,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普遍较差,而且在网上交往时,男生更容易隐瞒其真实身份,所以广大女生在进行网上交往时,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信息,以免使自己蒙受损失。

  2、网络诚信行为有失规范

  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相比,它是一个匿名的平台。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不受现实生活当中的道德、身份的制约,释放生活中的压力和不满。因此,大学生很容易把内心深处的一些不规范、不道德的东西释放出来,以获得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满足感。在对“您在网络社区中和别人聊天时说谎吗”的调查中,在男生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经常说谎,有时也说实话”为57%,而在女生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偶尔会说谎”为36%。可见,大学生普遍存在网际交往说谎的失范行为,且男生比女生失范行为更严重些。

  在对“您会上网发表虚假的个人简历吗”的调查中,男生选择不会的居多,占到总数的54%,他们认为虚假简历有损自己的人格,并且他们相信自己的实力。女生选择会的居多占总数的74%,原因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女生间相互攀比,虚荣心在作祟,这就直接导致了女生往往会在个人简历中掺水。所以在这一方面,女大学生要以求实的态度对待网上求职,实事求是地发布个人简历,树立自信心。

  3、网络违法犯罪频发

  大学生虽然是智商比较高的群体,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由于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大学生很容易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或者别的手段来谋取非法利益。当这种网络失范行为严重危害到他人利益时,就会演化为恶劣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在对“对于网络犯罪行为,您的态度是”调查研究中,男生认为“不能接受”的为58%,女生认为“不能接受”的为67%。然而,仍有42%的男生表示可以接受,有33%的女生认为可以接受。男生可以接受的比例大于女生可以接受的比例。由此,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迫在眉睫。

三、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现状,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培养网络诚信意识

  大学生应该将网络诚信内化为一种修养,通过主动接受科学理论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修养水平。第一,要善于激励大学生自律的动机。动机是指一个人做事的动力,它源于个人的需要和追求。没有网络诚信的动机就没有网络诚信的行为。要建立激励表扬制度和惩罚制度。第二,要改善大学生自律的周围氛围。如果周围环境充满真善美,那么一些失范的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校园网站应该充分发挥其宣传组织作用,多在校园网站平台上发布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先进个人事迹。第三,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学生应该在与别人的沟通交流中形成自我修养的方法,逐步形成社会所期望的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自律好习惯。

  (二)注重家庭网络诚信教育,增强网络信用观念

  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使大学生利用好网络,增强网络信用观念。

  第一,家长要了解和使用网络。九零后的家长年轻时互联网并未普及,但是他们应该尽全力地了解网络,然后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网络和提高孩子在网络中的辨别和选择能力。家长要知晓孩子的不良行为,并帮助孩子排解消极心态,引导其走出泥潭。第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父母要改变传统的成绩第一的观念。注重养成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观念,引导其在网络社会中要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诚实守信。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头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激励子女做一个在网络社会中诚信的人。第三,家长要加强和学校的互动沟通。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活动,只有节假日才会回到家中。所以家长往往不能及时知晓孩子最近在忙什么。这就要求父母要加强和学校的互动沟通,掌握孩子的思想行为。

  (三)落实学校网络诚信教育,建立网络教化平台

  高校应创新和改进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并将其实行。

  第一,注重男女区别教育,因材施教。男生和女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男生头脑比较灵活,而女生则比较细腻,所以学校也应该对男生和女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对策。学校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给男生创造适当的身心独立的空间,采取恰当的对策。要了解男生心理活动和动机,寻找缓释和调节的方法。学校老师应该鼓励男生独立自主、诚实守信。女生温柔细腻,所以学校老师应该多与女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女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她们的网络诚信观念。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网站的宣传作用,开展专门针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不同的网络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构建网络信用平台,形成大学生网络诚信规范模式。现实生活中有信用体系,所以人人都比较诚实守信。然而,当前,高校仍没建立系统的网络信用体系。因此,网络社会中也应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信用体系,建立网络信用体系,即网络实名制度。大学生虽然相对于高中生而言,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是较差,所以一套现实可行的网络约束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四)开展社会网络诚信教育,营造社会网络诚信氛围

  现今,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面临许多挑战。然而,生活在提倡诚实守信的社会,为了让诚信蔚然成风,必须倡导创办多种社会网络诚信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自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第一,加强三严三实理论灌输,增强网络诚信观念。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大学生的三严三实理论的灌输。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其中,使大学生逐步增强网络诚信观念。第二,开展社会网络诚信活动,树立人们心中的模范榜样。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诚信教育正能量活动,树立网络诚信道德榜样,并进行表彰,鼓励全体社会成员向网络诚信道德模范学习。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是一个深远、持久、复杂的过程。它虽然得到了重视,但是做的还不够到位。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不断完善需要大学生自身、家长、老师、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共同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网络诚信问题上的表现不一致,所以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对男女大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以便弥补大学生网络诚信现存的缺失。希望对本选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田丽苗.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与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王晓雅(1994-),女,汉族,山西太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