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侯英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肩负的历史担当。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信息网络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挑战。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正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 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运行机制。而积极推动以“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引领的思政课整体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目标发展,则是在教学实践中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 菜单式教学 实践 教学模式
教育系统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思想的生产过程,即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一个是人的生产过程。第一个过程影响现在,塑造未来;第二个生产过程直接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二者的结合,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十分重要。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诸如教学过程固化、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课程体系中的实际位置被边缘化等现实困境。面对困境,要提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全方位地推进“菜单式”实践教学改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涵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手段,通过科学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并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包含多样化教学主题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活动过程和组织管理方式,进而为解决当前困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难题提供思路。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如何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如何消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如何使大学生在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相互辩论和比较中实现自我建构、并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以及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一)教学理念
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师单方面操纵控制的班级授课制,“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动参与者。这种组织形式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课程设置
“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程设置不同,“菜单式”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包括调整课程结构、提供菜单式课程、菜单式教学内容、菜单式课堂教学、菜单式实践教学、菜单式网络教学以及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等一系列子系统。
(三)教学组织
在教学组织方面,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利用观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调研,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时代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紧密结合,精心设计问题和选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菜单和专题菜单。
(四)课堂教学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教学单位,针对学生所选的专题与问题,结合基础知识菜单和专题菜单进行分组学习讨论。学生在搜集资料以及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还要对一些涉及课程核心内容的关键问题进行详尽深刻透彻的讲解,最终使教与学达到相对的平衡。
(五)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要时刻关注理论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过程,把握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习兴趣,结合教材大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菜单和专题菜单。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确定基础知识菜单,依据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确定专题菜单,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学生各个层次的学习需求,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体现教学的公平性。
(六)网络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和大学生的即时互动,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精心设计网络教学板块,完善时政要闻、互动论坛、学生作品展示等模块,增强网络实践教学的理论性、趣味性。教师可以将重点和难点以文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等形式发布于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参加网络实践教学。同时开拓多种渠道,通过BBS、QQ、微博、微信交流学习心得,进行问题讨论;通过电话、电子信箱进行个别答疑;通过网络提供重点难点辅导;通过计算机小课件和书面作业、网上测试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
(七)考评体系
有效的考评体系及机制是“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最终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要树立考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及重要环节的理念,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系统设计流程,精心细化标准,科学设计分值,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全过程评价。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落脚点应在于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多元评价方式,采取模糊性与精确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评价主体来说,改变老师一元评价的局面,采取教师评价、同学间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从评价客体来说,改变单一认知评价指标,采取评价学生的认知情况与评价学生的道德情感、团队合作等方面内容相结合的模式。从评价载体来说,采取主题演讲、讨论、辩论、科研课题、科研论文等教学环节综合评定的模式。从评价手段来说,采取课堂点评、网上点评、意见、建议、综合测评、自我评定、颁发证书及物质奖励等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亟待强化的几点问题
(一)“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定位“菜单式”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都被定位于增加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的开展重点在于强调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这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单方面的灌输方法相比具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然而,大学生的需要未必都是合理的。鉴于形势的复杂性和自身的社会阅历以及政治鉴别力的局限性,大学生抗拒各种错误思潮侵袭的能力有限,面对潮涌而来的涉及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的重大事件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大学生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正确辨析形势政策绝非易事。这种不确定性或者不准确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而难以承载课程教学的目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南辕北辙。因此,“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满足大学生需要”应定位于把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只有根植于这种土壤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培养大学生宽阔的胸襟,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讲授原则
虽然“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仍取决于课堂讲授的效果。为此,“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安排与实施都要与理论性教学相协调。比如说,“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中从菜单来源看包括由教师制定的教学菜单、学生根据个体需要制定的教学菜单以及师生共同制定的教学菜单三种类型。其中学生根据个体需要制定教学菜单的前提是必须对学科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为依托,盲目突兀地提出缺乏积极的、正面的具有建构性的问题而使菜单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虽应尽量减少,但又是不可或缺的。课堂讲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主讲教师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以及精华部分,实现知识性教学目标。教师可用约1/2学时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系统介绍理论知识。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解决好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问题,必须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讲好热点,不必面面俱到。
(三)“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在“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非意味着要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反,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要进一步强化,而这种强化要以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为基础。新时期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直接将教材搬到课堂,而要将学生的关注点和研究的关注点结合,将课题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也是科研骨干;既搞好教学,也搞好科研;注重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总之,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都直接影响着其指导作用的发挥,进而最终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强化阵地意识,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导不动摇。其次,教师在科研上求精求深,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以科研促教学。第三,教师要在教学上接地气,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高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菜单式”教学模式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回应大学生的疑惑和希望,打造课程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的有益尝试。由于受理论条件和实践条件的限制,“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网络教学方面“教什么”和“怎样教”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过度技巧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改革考核评价方法等相关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1]许海东,吴先源.菜单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5~119.
[2]辛朋涛.道尔顿制与”菜单式”班级授课制的结合——兼论文科研究生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49~53.
[3]《广西教育.C版》(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3(11):74~75.
[4]张鑫,王学春.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菜单式”教学模式探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31~34.
[5]关秀献.高校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探究[J].高教论坛,2014(1):63~66.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
本文系沈阳医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课题《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侯英杰(1976-),女,辽宁凤城人,硕士,沈阳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