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作品的思想性
艺术哲学是一种图像思辨,艺术哲学是以艺术为对象作哲学思考和哲学反思。艺术作品是物性存在的,艺术作品所需要的材料也是有生命的,有艺术观念介入的材料才是艺术作品的材料,才能展现艺术思想,展现艺术作品的灵魂。艺术作品的材料所具有的属性是一种带有自身的肌理、质感、材质等特性的物质,它作为一种载体之外也具有某种特性,它与画面结合时运用形式语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又产生了另一种视觉语言。艺术作品具有思想性,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是把形式语言与精神相结合,形式语言是艺术家融合了视觉感知和意识情感的图像化的产物,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义需要通过画面来表现。艺术中的思想与艺术形象融合在一起,才能转化为作品的灵魂。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为了传达艺术家本身的艺术情感,需要艺术媒介材料和形式语言的共同配合,艺术媒介材料本身作为一种艺术视觉语言,在与形式语言不断地碰撞中会形成新的艺术语言,这是一种艺术传达性活动,主要表达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与创作意图,形式语言的运用能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特审美和内在的思想。
艺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审美判断的过程,中国传统绘画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指的是主客观相统一,自然与本心相契合,外在美和内心美相生为合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画竹时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竹”便是郑板桥眼中的艺术形象,而艺术思想却在他的头脑之中,通过他手中的笔传达到画上,形成适合画面的形式语言,向我们表达其中的艺术思想。这眼中之竹并不是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也不是手中之竹,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郑板桥的艺术创作便是从观察开始,这种观察为视觉的“发现”,是他用眼睛、心灵去感悟自然中的艺术形象,从中体会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而转化为艺术思想。
二、艺术作品的独特性
每件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特性,艺术作品可以复制,但是它却是独一无二的。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写道:“只要我仔细的看,就有办法体会到它是真迹。因为是真迹,所以也是美的。”书本上、网络上的艺术作品与博物馆中的“真迹”,也就是艺术作品的不同体现,这种博物馆中的“真迹”,这种被保护着的作品具有一种感染力,首先是它的市场价值,艺术是高于商业的,从而让人体会到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真迹”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指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特殊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结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把个人的主观情感流露其中,艺术家在表现艺术的同时也需要艺术符合自己的情感,“艺术语言是和情感思维相对应,它不受一般语法的限制,是情感化的,因其情感的丰富和词汇贫乏,因此必须寻求新的语言表达形式。艺术语言往往用情感思维来取代理性思维”,艺术作品的内容需要相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构成了“真迹”的独特性,也只有在细细观摩原作的时候才能体会其中的艺术价值,就像是与艺术家对话。当然“真迹”的“复制品”也存在一定的价值,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真迹”存放的地方,比如博物馆面对面地观看“真迹”,艺术作品并不只是让人观看的,艺术作品所提供的艺术价值是巨大的,艺术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真迹”的“复制品”不仅仅只是原作的附属品,它可以传播,也就变成了一种信息,一种艺术语言,可以供人交流、研讨、学习,可以让观看、学习的人创作出具有新的艺术价值的作品,创作出新的艺术语言。
三、书法艺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从书法艺术作品来说,比如一些碑刻书法,广义的碑刻包括庙碑、墓碑、墓志、造像,还有天然岩壁的摩崖题刻,也就是古代的石刻文字。对于碑刻书法,我们所见的较多的为拓片,拓片是通过传拓制作出来的艺术品种,并不是用印刷的手段去复制碑刻,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传拓是一种文化遗产,是一种传世技法,它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传拓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传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信息,拓片既保留了对拓片本身的欣赏,又具有碑刻本身的艺术价值。原碑刻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巨大的影响,沙孟海先生说过:“真迹是最上等的书法范本,比任何碑帖都要好”,以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图1、图2)的原碑与拓片为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由此可以看出原碑刻体现了一个年代的文化语言,它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信息,还有文化信息,从中可以学习领悟到的书法艺术也是独一无二的。原碑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吹日晒以及时间的磨砺以后,已不再是最原始的碑刻风貌,这并不是艺术的缺失,这种时间流逝的痕迹反而给现在的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可能,因为每个人对碑刻上的字的关注点都不同,都会有不同的创新见解,而这些都可以在临摹中展现出来,这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与原碑拓片不同,拓片可以复制、印刷,但是原碑不行,这就如同一些艺术家在博物馆中的“真迹”画作与日常见到的印刷复制品是不同的。

图1 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与拓片示例一

图2 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与拓片示例二
这些拓片经过分类、整理、印刷之后编成册就是字帖,通常会配以文字,加上文字说明后,又与原拓片不同,文字说明并没有改变原碑帖,但是却与原碑帖不同,文字作为信息有很多的作用,可以进一步解释原碑帖,让观看的人学习、领悟到其中的内容、思想、技法等方面,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原碑帖的权威性。拓片具有“复数性”和“间接性”,无限复制的拓片往往让人感到审美的同类化,但是在拓片周围配以不同的文字内容,就会使每一张拓片具有不同的面貌,这种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相结合,保存珍贵史料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碑刻到拓片到字帖,从这三者上能学习、领悟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不同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