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Hemingway)于一九五一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该书以古巴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经历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一段海上捕鱼经历。几十年来,文学批评界多以该作品的人物形象为研究中心,探寻硬汉圣地亚哥身上的人文精神。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批评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也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尽管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老人与海》体现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不过从故事情节、环境刻画等角度上看,《老人与海》却闪耀着绿色思想光辉,引导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一、危机中的反思


二、追求自然、尊重生命


三、对征服自然的控诉
人类征服自然、蹂躏自然的行为,在部分人眼中是一种『人的伟大』的体现。不过从生态批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忽视人与自然平衡的错误行为。《老人与海》中,老人远海捕鱼可以作为征服自然行为的表现,而鲨鱼和海涛则是自然力量。老人出远海捕捞大鱼,一方面是为了生存;另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不过这种行为显然不符合自然规律,影射的是当时人类无视自然环境、蛮横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老人在与马林鱼的搏斗中,表现出的勇猛和智慧令人赞叹。不过对于生态批评家来说,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蛮横的掠夺行为。老人圣地亚哥虽然收获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不过这条马林鱼也成为他后续悲剧出现的原因。在老人带马林鱼回家的路途中,鲨鱼出现并盯上了马林鱼,这预示着自然力量即将反扑。鲨鱼一次接着一次地啃食马林鱼肉,老人一次次的反抗于事无补,最终马林鱼成为一副骨架,老人的精神也被击垮。老人圣地亚哥最后明白,『自己已经被打垮了,并且无法进行任何补救』。作者海明威用老人的经历告诉世人:人类无法征服自然,过分的掠夺行为必将受到自然的回击。四、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统一
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工业资本急剧扩张,经济社会的巨变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越来越明显。作者海明威不仅经历了经济社会的巨变,还作为战场记者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痛苦的回忆给他带来创伤,也让其产生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与控诉,促使其拨开现实迷雾,挣开『迷惘的一代』的枷锁,在《老人与海》中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探寻。主人公圣地亚哥捕鱼失败后对自己的行为展开了反思,『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只怪我出海太远』;『如果人每天都要去弄死月亮,会发生什么』——『月亮会跑开』。此类寓意深刻的话语在作品中多次出现,作者以圣地亚哥之口,暗喻式地表达出人之所以遭受自然的报复,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自然可承受的范围,也借此表明工业社会为了牟取更高额的利润不惜开采大量自然资源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出海太远』这种行为损伤了自然利益,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是错误的,是破坏二者平衡的错误关系。海明威反思并控诉当时错误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应当具备的正确关系。《老人与海》开头部分写到,军舰鸟的出现给圣地亚哥带来希望,因为军舰鸟的出现代表鱼群的出现,只要跟着军舰鸟飞行的方向就一定能找到鱼群。《老人与海》的中后篇也处处体现此类顺应自然、感悟自然智慧的情节,此外老人圣地亚哥还习惯与自然生命为友,将海鸟作为朋友,将鱼作为兄弟。以上情节中所表达出的尊重自然条件、顺时而取物的思想和亲近自然生命、以自然为友的思想,都是作者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思考与探索:人类在适应自然的过程可以适当改造自然,但不能破坏自然。五、结语
《老人与海》以老人圣地亚哥的捕鱼经历为引,随着情节推动不断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不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探索,同时通过老人的悲剧经历给予世人警示和启迪,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最新评论